文章吧手机版
《简媜散文》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1-04 04:30: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简媜散文》读后感100字

  《简媜散文》是一本由简媜 / 伊始(编)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页数:3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简媜散文》精选点评:

  ●最喜<鹿回头>

  ●四月裂帛。。。

  ●三月的天书都印错,竟无人知晓。

  ●就是这本书对我开启了简媜,虽然这个版本换了封面。永远忘不了渔父,四月裂帛,对父亲,对情人的至爱

  ●她我看的很少,也不记得都看过些什么了。但是对于当时而言,简直就是个偶像。

  ●诗化语。。有时好,有时力道不合适

  ●唐诗般的散文

  ●我的是1994年版。

  ●文字极其雅致。。。

  ●文字很清丽,佩服她的想象力。

  《简媜散文》读后感(一):彼处浮花浪蕊,留我孑然坐望于此岸【仿简帧】

  距离产生时差,时差制造空间,空间却不原谅我的沦陷

  十月的天书都印错。做不到我佛拈花一笑的了然,却胆敢一夜缱绻

  暮回首,幡然醒悟此情此境一如四年前的癫狂,我所有的小动作都明晃晃指向三个字,却断然不能说出口

  怕三字成谶,从此每天清晨不能再流连于梦境里和你天马行空的QQ对话

  怕终见你如青衫客般,清浅从容一笑,拂袖而去,留我茕茕孑立菩提树下

  从此,爱越繁华,人越寂寥

  若青春可以作注,我已押上一切筹码,只是无需你示我以输赢,结局早已先我抵达

  我在塔里,你处城内,纵使兵临城下,何谈天涯

  抬手落笔,疾书一行,我喜欢你,莽撞发之

  “还不说你爱我么?”

  顿觉科莫湖的水光潋滟了我的眼。朱砂如血,触目惊心,虽然我知你只是玩笑耳

  塔城之间,阳光菲薄,一苇难渡,也罢,且学李太白洒脱作揖: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只是内心格律皆破,如有裂帛之声,独独押一个韵:念念念念念念

  《简媜散文》读后感(二):三月的天书都印错,竟无人知晓

  直到一本陌生的诗集飘至眼前,印了一年仍然初版的冷诗,(我们是诗的后裔!)诗的序写于两年以前,若洄溯行文走句,该有四年,若还原诗意至初孕的人生,或则六年、八年。于是,我做了生平第一件快事,将三家书店摆饰的集子买尽——原谅我卤莽啊!陌生的诗人,所有不被珍爱的人生都应该高傲地绝版!

  品位那些文字,仿佛有了清冷的生灵,她的文字是恋父情节的安逸.犹如青春逆鳞的疼痛,我在里面迷失,不能自已.所成全的道义,将是生命里最昂贵的碧血,她随手抽了把单刀,走了趟雪花掩月,那些月夜,只有鸽子簌簌地飞起,每没质问四月的天空如果不肯裂帛,五月的袷衣如何起头?

  是她告诉我一只鱼与一只鱼如何相忘于江湖

  是她告诉我山与水之间的对话,是她质问醉月湖

  是不是今日的下弦曾是十五的月圆?

  是不是眼前的沧海曾是无际的桑田?

  是不是来自于生的终归于死,痴守于爱的终将成恨?

  是不是春到芳菲春将淡,情到深处情转薄?

  当我再次启程,我是一株行走的草,替仍旧耽溺在红尘里的我,招魂.

  《简媜散文》读后感(三):春天快乐

  能一口气读下来的都是小说。 散文急不得,静下心才能感受行文间飞扬的诗意浪漫。 散文一旦美起来,通体都是美的,直教人唇齿生香,爱欲销魂。任由它带着你的思绪,在树林里穿梭,在云上小憩,甚至回溯到千百年前的光景。随着散漫的联想越来越多,你不得不停下拨弄书页的手指,凝凝神。 年少时喜欢简媜,但耽于嬉游一直都未能全本读完。如今再读,只觉得已经错过了最佳食用年龄。不知何时,情怀如诗已被无声收起,只剩下不能诉说的心事如酒,遗憾就此而生。无论如何, 它还是美的,一向甚我美丽。 仍然细读了一遍四月裂帛,这一次终于发现它原是讲了四个情感小故事。 其一,医生与作家相互恋慕,但因信仰不同前路渺茫,女作家痛定思痛,决心追求自己的迦南之野; 其二,我与学弟志同道合,但学弟积弱难反病入膏肓,我只能又疼又喜地陪他渡过最后的光景; 其三,离异男人与助手心有灵犀,相互影响相互完善,在一次次裂帛后,助手愿意放下坚持尝试婚姻; 其四,重逢深爱过的前男友,心知前尘旧事难以遗忘,温存尚在,但也仅此而已。 四月的天空如果不肯裂帛,五月的袷衣如何起头?

  所以爱情,必先尊重其独立人格,接纳其自由思想;其后坚定信念,处处着想,理解关怀陪伴;在相互之中相互包容修正,裂帛成长,方能结成良果。 倘若终究情深缘浅,也要懂得放下。

  春天快乐,出门踏青!

  《简媜散文》读后感(四):半生漂泊,每一次都雨打归舟

  简媜这一篇长长的散文,毫无疑问,是极能打动人的。她一向知道怎样用清冷的词组来勾勒出一份缠绵。我一边暗自赞叹,一边想着,要读多少书要有多少感情才能这样随意亦成诗。我已经度过我年轻岁月的大半部分了,发现经历越丰富的人就越有气度。爱与恨不容易显山露水,仿佛是局外人一样,干干净净的爱与恨。愿意接受也好,不愿意接受也罢。轻轻浅浅的笑着,虚虚实实的爱着。

  我没有认识一个人太久过,总是三年一个周期,三年一个轮回。周围的人换了一遭又一遭,从未觉得有什么不妥。现在想了想,不够成熟所以总把感情看得不重,总觉得世界上人山人海,有必要边走边爱。

  这大概也是我,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一种感情的原因。我一向怕别人麻烦我,而不能像简媜那样,为身边人的感情惊心动魄。在一起或分开,与我又有何干。这种对万事提不起兴趣的状态,怎能让别人愿意接近我。热情一点,再热情一点。这个笑容,要在灿烂一点。虽然厌恶,但又喜欢。

  但还是喜欢看简媜的散文,也一如既往的被触动。她或许是有些骄矜的。我看见她写“早慧,难享天年的,古来如此”。且用顽桀来形容自己的生命。写四段感情,段段不得善终。印象最深的,却是字字透露出的寂寞。浅尝一口苦茗,面容模糊的不知该何去何从。他离开了,她独自去碧山岩,为他拈香,却什么话都不说了。

  不回便,不回了吧。

  你要眼睁睁地看她粉碎,正如她眼睁睁地看了你七年。

  《简媜散文》读后感(五):对于华丽的文字望而生畏

  慕名下载了简帧的散文,kindle版的,听说她的文字华美,是了不起的女作家,于是带着期盼和好奇阅读起来。

  读了几篇她描写景物季节的文字,个人感觉是她的古典文学气质浓厚,能轻松地驾驭古汉语字词和文风,精通现代汉语中一切华丽的辞藻,果真是个文字作家,文学的素养很能力可见一斑。

  然而,对于我这样才疏学浅的读者来说,她的文字过于华丽而略显雕琢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林清玄,吴念真,詹宏志,三毛,席慕蓉,张晓风这几位台湾作家的文字,清丽,自然,淳朴,甜美,而在他们的故事很文字中,能看到对生命,自然,世界,人情亲情的热爱和真诚。在我看来,散文不必用词华丽,贵在唤起读者对所描写的事物,情境,思想,情感的认同和体验。散文,朱自清,沈从文,詹宏志,丰子恺,老舍等作家的文章读起来优美亲切,文字平易近人,却总能抓住读者的内心和情感,有娓娓道来的感动和感受。大陆女作家白落梅,安意如的文字比较具有古典美和意境,但比简帧的文字来,更显清明自然,让人体会到古典诗词的意境而又不觉得过于艰涩难懂,这是我的个人观点。

  今天读女作家伍尔夫的读书随笔,她对于随笔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共鸣:“支配随笔的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必须给读者以愉悦,或者说,读者从书架上拿随笔来读,其目的就是为了从中得到愉悦。任何一篇好的随笔,从头到尾都应该服从这一目的。随笔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纯真,而题材小,不仅便于随笔定型,更便于随笔作家精雕细作;再说,这样还可以避免古代作家的那种浮华文风,即那种我们鄙夷地称之为「小摆设」的修辞手法。”令我又想起啦几天前读过的简帧的散文。从她的成长经历来看,她的文字里没有从乡村出来的女孩儿那种质朴的气息,如同吴念真和詹宏志的文字,我想,这就是我不能欣赏和由衷喜欢的原因。

  作为普通读者,而不是精通文字和文学作品的行家,我的观点和感受是直接而坦率的。对于辞藻华丽的作品,我是望而生畏的,不敢驻足的,或许,它们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简媜散文》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