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是一本由MISS蔷薇 著著作,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读后感(一):接纳自己并寻找内心真正的需求,我们也可以勇往直前
当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曾经我和朋友路过一家正在维修的马路之上,仅仅可以通过一辆车的马路堵车了。堵车的原因我们不清楚,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一辆小面包车的车主和一个喝了酒的男人在吵架。那个面包车主显然已经到了愤怒的极限,我们看着他一路奔向了车头打开车门,然后掏出了一把刀。 我和朋友目瞪口呆,然后小心翼翼的退后退后在退后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重新寻找我们能够通过的道路。我看到周围的人有的躲在一旁围观,有的拼命的拦着这个面包车主,而还有的人死命的拉着喝酒的男人往另外一个没人的方向走。 我不敢想象,如果没有那么多围观的人各自分工的拉开这两个争执的人,最后会发生什么样不可挽回的后果。当今社会,我们每一个人就如同一颗又一颗的爆竹,不经意之间一点就着,并且没有任何预料的原地爆炸。是我们的情绪管理太差了吗? 《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这本书最先吸引我的,便是它的名字。我一直认为,一个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是非常厉害的存在,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我表示赞同。厉害的人,其实并不是没有情绪,而是能够通过当时自己的内外情绪,如发现自己在这个时候所作所为是都正确。总的来说,这是一种能够自我剖析的存在,而这样的人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敬佩。 简单来说,厉害的人知道自己内心深处想拥有的是什么,所以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他才能够选择从容。我们所有的人,其实也可以如此,前提是我们需要知道自己是谁,我们需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是什么。而这所有的一切,在不被任何人定义、在我们做真实的自己时,才能更深刻的感知到。 只可惜,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人,都并没有探究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我们存活在这个世界,被这个世界包围,每天看着身边的人大迈步前进,自己却只能越来越焦虑越来越绝望。 《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这本书解释了一个词——绝境思维。对于陷入“绝境思维”的人来说,由于内心的创伤被激活,瞬间被黑暗包围的他们,会将自己囚禁在主观的内在现实中,失去看见客观现实的能力。 我们知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我们对于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的念想,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所以调节“绝境思维”最关键的一步在转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才能够转念? 首先是接纳。《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是这么说的:不论发生任何事,也不论外界如何评价,当下请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一切。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比自我珍视更重要的存在了。 其次是察觉。觉察需要有意识的检视和区分“内在现实”以及“外在现实”这两点,我们只有从痛苦的情绪中抽离出来才能够更多的关注到外在现实,才能看见自己的优势和资源。 最后是寻求支持。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所以必定会有需要其他人帮助的时刻。当我们觉得自己无法完成现在需要解决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寻求朋友、家人或者咨询师的帮助。在这些帮助之下,我们才不会觉得势单力薄,在所有人的帮助之下,我们才能够感受到自己并不是孤独的存在。 这个世界没有完全能够脱离社会的人,每一个人都一样能够获得肯定。所以,我们首先需要自我肯定,毕竟拥有爱自己能力的人才能够更用力的爱别人。更何况,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又怎么能够指望他去爱别人呢?爱是一种能力,自我肯定是一种动力。 除此以外,学习也是一种寻找自己,让自己成为情绪主人的好方法,毕竟在学习中,我们能够获得提高,还能够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 学习是进步的必经之路,关键还在于我们是否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学习,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有清晰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 为自己而学,看见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激发内心的深层活力,我们才能够建设理想的自我。所以,与其害怕自己不受自己情绪的控制,还不如好好的放宽心的去学习,然后通过自我剖析发现自己情绪不稳定的来源。如此一来,找到根源之后的情绪问题,自然就不是问题了。 《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我想这个世界上厉害的人很多,但只是我们彼此还没有发觉出内心深处的自我而已。不要害怕情绪管理,也不要担忧情绪不受控制,当我们接纳了自己并寻找到内心深处真正的需求之后,我们将会成为厉害的人,然后继续在这个世界里勇往直前。
《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读后感(二):情绪崩溃的时候,来看看这本书
最近,在新闻上看到一个令人非常心痛的视频。一个31岁的年轻男人,在送完妻子上班回去的路上经过一座大桥,突然停车,翻越栏杆,纵身跳入江中,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么一去不复返了。
我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或许是刚购买了新房,生活压力太大;或许是刚被领导当着众人的面训斥,自尊心受到打击。
虽然人们都说“未经他人苦,莫说生活易”,可是,我依然觉得他非常自私。一时冲动的后果不仅让自己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同时也让爱他的妻子经历了丧偶之痛,更令他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在余生都要品尝难以承受的丧子之痛。
冲动是魔鬼,魔爪轻轻拂过,所到之处却是家庭支离破碎,亲人们陷入无尽的伤痛之中。
如果,他能控制住一时的情绪冲动,生活未必没有转机。
如果那个弃车跳桥的男子早点看到MISS蔷薇写的《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这本书,或许就不会那么冲动的跳下去了。
人的一生总是要面对无数的问题,有些人选择解决问题,有些人选择逃避问题,而MISS蔷薇却提出了第三种观点:带着问题生活。
问题能够被解决,当然是最完美的结局。但是,生活中很多问题却并非那么容易被解决,如果执念在解决问题的想法中不能自拔,反而会令自己的人生陷入困境。
就像书中的那个例子:有个男人得了胃溃疡,经过多次治疗依然效果不佳,于是自暴自弃,极度消沉,还因此辞掉了工作,沉迷于游戏。
其实,他的病跟那些更严重的病人相比根本不算什么。温州19岁的女孩包珍妮,自幼就被诊断出患了脊髓性肌萎缩症,医生说她最多只能活到四岁,但是,她的父母却没有放弃,她也没有放弃自己,凭借着只有一根能动的手指,她写出了上百篇动人的诗歌,成为了知名的作家。
我很喜欢主持人大张伟的一句话:想不开的事情先放一放,到时候就忘记了。虽然听起来很像一个段子,却包涵着豁达的人生态度。
带着问题的“枷锁”起舞,虽然不易,却让你的人生更有品质。
《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这本书从对情绪的认知,如何克制情绪,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如何避开亲密关系中的雷区和高情商都是练出来的等五个方面来帮助读者摆脱情绪失控的困扰,从而赢得人生的主动权。
作者MISS蔷薇不仅是厦门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多平台的签约撰稿人。她拥有用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人性有深刻的洞察。
她是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的资深主笔。插一句题外话,曾奇峰他也是心理学界的传奇人物,被业内称为是中国精神分析学界“黄埔一期”的学员,拥有深厚的专业造诣,在业内广受好评,能得到他的认可的人,可想而知当也不会差。
更何况,MISS蔷薇的文章还曾被“壹心理”,“武志红”,“张德芬空间”等多个平台疯狂转载1300余篇,点击量近十亿。
《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一书用近百个情绪案例,科普了35则心理学知识,让读者做好情绪管理,告别失控人生。
为什么人们常说,你懂的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被冲动的情绪所影响,做出不理智的选择。是时候戒掉你的消极情绪,保持头脑的清明,即使抓得一手烂牌,也能打好它。
你是否也有情绪失控的烦恼呢?觉得自己经常控制不住情绪的人,就来看看这本书吧!
《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读后感(三):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负面情绪
严格意义上来说,MISS蔷薇写的《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中的情绪指的应该是负面情绪,毕竟积极正向的情绪是会推动人往更好的方向发展。真正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负面消极情绪。
是人皆有情绪,七情六欲更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只不过这些情绪里有好有坏,喜怒哀乐,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才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只是有些人轻而易举的就会被情绪支配,做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却不自知,而有些人却可以完美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将之化成利剑从容斩断人生路上的各种障碍。 在MISS蔷薇的笔下,消极负面的情绪包括:抑郁、嫉羡、自卑、焦虑、自怨自艾、不甘平庸等。
抑郁是最近比较流行的话题,或者夸张一点的说,现代社会十个人里就会有一个抑郁了。生活压力与日俱增的当下,各种不理解、无端谩骂指责、玻璃心太脆弱,可能都会让人陷入消极中不能自拔,继而抑郁。抑郁面前人人平等,谁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会在下一秒就被吞噬,因而大部分人共情能力都非常强。 不过这些在MISS蔷薇眼里,不过是自我定位不清晰导致的泥足深陷无法自拔罢了,抑郁了换个角度自我反思,或许可以成为助我们成功的东风。如果能将抑郁的力量转化为生的希望,或许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风口上的猪,从而开启人生第二春,走向辉煌的明天。
嫉羡,则是比之忌妒(嫉妒)而言更为低劣的一种情绪。是人都可能会嫉妒,会有酸柠檬心态的人比比皆是。只是大部分人都是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正视自己的情感,而另一小部分人则化身柠檬精,恨不得用自己的内心的酸水腐蚀所有美好。 且不论嫉羡这个词是不是羡慕嫉妒恨的浓缩,或者干脆就是嫉恨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嫉羡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已经比之嫉恨不相上下了。对于消解嫉恨这种低级的情绪,不外乎就是发展自己,丰富自己的内外,从内而外破除自己的低级情趣。那么同理,对MISS蔷薇的提出的嫉羡,同等待之即可。
说到自卑,其实也不在乎是对于自己的定位不够清晰,对于自己的能力极限只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自卑让人只会盲目试错,结果却感觉越试越错,最后成了干什么都错,干什么都不适合自己。怀疑人生,怀疑自己,最终自然而然地陷入焦虑、自怨自艾的情绪中。自卑可以说是很多负面情绪的导火索,有了它,何愁其他糟糕的情绪不找上门来呢! 而如果应对自卑,当然是接受平凡的自己,并积极开发属于自己的优势。是个人都会有自己擅长的地方,一味拿自己的弱点和别人的长处做对比,嫉羡、抑郁、焦虑怎么会不缠死自己呢!
当然了,如果实在是自我疏导无用,也不要一个人硬抗。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作为社群动物的人类,我们有很多途径可以消磨自己的坏情绪。每一次的情绪崩溃不需要一味地隐忍不发,每一次的愤怒无助也不需要非要拼个鱼死网破,我们有朋友,有家人,我们可以勇敢地开口求助。生活允许我们示弱,允许我们有自己小脾气,不要自己为难自己,自己惩罚自己,别让羞耻感成为阻止我们向外求助的阻碍。人无完人,但我们可以努力学着做一个更阳光更积极向上的人。 可能因为是身为女人的缘故,《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更多的还是写给女性朋友看的,不仅仅是只局限在前几章的各种情绪,更是提及了女性在婚姻、生活里的为人处世之道。
不说绝对的好恶,喜欢的人自然可以在本书里发现如何应对婆婆妈妈们的无端刁难,应对甩手掌柜一样丧偶式育儿的伴侣们的无情无义,应对自己从出生开始似乎就枷锁在身的各种标签。不喜欢的人也可以挑剔出无数种诸如说教感痕迹过重,很多举例说明不够贴合实际也不够掷地有声等等。 不过正如本书的主题,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的出现何尝不是给了广大女性同胞们一个发泄自己的烦恼的地方呢。这本书让我们明白世界上伤心难过的人千千万万,有人失败了成了书里的反面教材,但也有无数的人戒掉了自己的消极情绪走向了美满幸福的人生。 早点戒掉自己的消极情绪,早日发现生活里的点滴美好,才能成为真正厉害的人呀。
《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读后感(四):好好修行
情绪很难压抑住,这应该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烦恼,也都有过被情绪“支配”的经历。
在生活中,父母经常会告诫成年后的你,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要理性一点,不要情绪化。
在工作上,很多职场前辈会告诫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做事不要情绪化。
在婚姻中,伴侣也会在吵架时对你说,不要无理取闹,不要情绪化。
······
这样的告诫听得多了,我们也会渐渐将“情绪”视为洪水猛兽,也会想将自己修炼成人们口口称赞的那种“不动声色的成年人”。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当你某天发现自己能控制情绪的时候,是成长,也是悲伤。
对于“情绪”,我们通常会觉得它是低级的、幼稚的,而只有“理性”才是高级的、进步的,所以我们都会崇尚去戒掉情绪,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
但当你真正做到对着外人不动声色时,你就是戒掉情绪了吗?
也许你当众控制住了你的愤怒,但在独自一人时却会因此而对自己生闷气。
也许你不在外人面前袒露自己的悲伤,但在夜深人静时依然会反刍自己的痛苦。
这并不是控制情绪,这只是学会了压抑情绪,以此来维持自己的形象。
而压抑情绪其实也是没做好情绪管理的一种表现。
《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这本书,在刚看到书名,很害怕是那种鸡汤文。
但在细看过内容后,觉得还挺有意思的,也挺有帮助的。
作者MISS蔷薇将这本书划分为五大思维板块,运用了近百个生动的情绪案例,还有35则专业的心理学科普,从各个方面来告诉我们应该要如何消灭负面的情绪、掌控自己的人生。
这本书的内容是通俗易懂的,没有那些过于高深的概念,而是用一个个事例来为我们解读情绪背后的原理,让人很容易看明白。
就像书中所说的,当我们能减少负面情绪的干扰,遇事就能保持清晰的头脑,也就能做出对自己更有利的选择。
当我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不再被“情绪”支配,也就能做一个能够控制自己人生的人。
蔡康永老师说:“承认自己是个有情绪的人,也承认别人是有情绪的人。”
在《奇葩说》中,詹青云说:“最重要的情绪管理,就是你要相信,没有任何一种情绪是不应该的。”
我觉得这是一种对待情绪的正确态度。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是有情绪的,而我们应该去承认这一点,并且学会接纳它,这才能真正帮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而当我们学会管理这些情绪的时候,往往也是我们突破自我的时候。
真正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真正厉害的人,都是不动声色的。
真正厉害的人,他们很清楚自己内心所追求的是什么,所以他能做到比其他人更加从容。
就像书中所提到的那位淡雅低调的舞蹈家,她在尝试着过自己想要的人生,也许这样的人生是他人无法理解的,但她依旧让自己活得尽兴、舒展、愉悦。
而她在回应争议时说:“望我们都能自在,如我。”
毫无疑问,做一个能够控制自己人生的人,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真正的“自在”呢?
书中说到了“30岁之后,照顾好自己”。
对于像我这样即将踏入30岁这个关口的女性,还是挺有共鸣的。
有人说:“三十多岁,是人生最好的年纪。”
30岁之后,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应该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年龄,因为在时间的冲刷下,已经褪去了青涩和幼稚,这时候更清楚自己拥有什么、能把握什么、想追求什么,这时候也更不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离真实的自己更接近。
愿你我,不管在什么年龄、什么环境,都能好好修行,最终都能得偿所愿,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