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长生殿(插图版)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1-03 02:47: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长生殿(插图版)读后感摘抄

  《长生殿(插图版)》是一本由洪昇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生殿(插图版)》精选点评:

  ●唐明皇看似一高富帅,实际特么一屌丝。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全书最搞笑的是牛郎织女好不容易有鹊桥会,然后两人愣是聊了一晚玉环和三郎,“把这度良宵虚废。”

  ●堪胜好莱坞任何一部巨作的煌煌大戏,多线并进、主次分明,着力于李杨聚散兼有群像描写,曲尽开元人间百态。短短五十折戏,囊括爱情、战争、歌舞、阴谋、政变、宫斗、神话、暗杀甚至情色等诸多元素,包含皇帝、神仙、将军、政客、魔鬼、宦官、胥吏、音乐家、道士以及市井小民等各样角色,参差错落,荡气回肠。倘能延揽一上等编剧,斥之重资,以美剧形式拍摄制作,则华夏文化可中兴矣。另:这一版排版很乱,阅读颇多不便,注释也未见得高明。

  ●忽然想到“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各自有银河”这句诗了。写的倒也是真切

  ●實在沒有覺得特別好。【攤手】

  ●配着昆曲看过一遍。唇齿留香啊。

  ●没看完,看不懂……囧

  ●虽然插图不多,但看插图版突然就觉得多了一点小乐趣。这版脚注偶有排版错误。

  ●没有西厢记和牡丹亭好

  《长生殿(插图版)》读后感(一):杨玉环她不是个胖子啊她不是

  终于死乞白赖把这套四本书看完了,桃花扇开头,长生殿收尾,中间夹着牡丹亭跟西厢记。

  四本书连着看下来,长生殿论逗趣不敌西厢记,论词句不及牡丹亭,还好有无聊透顶的桃花扇陪衬垫底。后半截完全当成志异小说在看了。

  单从书里的描述来看,贵妃娘娘她不是个胖子啊她不是,

  第十六出【舞盘】,贵妃娘娘伴舞《霓裳》曲,自制了翠盘,“整顿衣裳重结束,一身飞上翠盘中。”在翠盘上舞蹈,这哪是个胖子做的事啊。。。

  以及第二十一出【窥浴】,贴身丫鬟偷看主子洗澡,里面用到了“亭亭玉体”、“轻盈臂腕”、“绰约腰身”、“纤腰”等词,以及出浴后,李隆基夸“妃子,看你似柳含风,花怯露。软难支,娇无力,倩人扶起。”这都不是胖子该享有的赞美啊。

  第三十八出【弹词】,伶人李龟年流落江南卖唱为生,里面谈及杨小姐,说的是“花输脸颊柳输腰”,应该不是在跟柳树比腰粗吧。。

  《长生殿(插图版)》读后感(二):看不出一点爱情感觉

  1,说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有爱情,

  这肯定是个错觉,

  男方当权者的占有欲和贪念,

  女方被迫接受下的惶恐和恃宠而娇(两次),

  男方不可能坦白说我只是喜欢你的肉体和年轻,

  只能说我喜欢你,

  女方不敢说你个老牛扒嫰灰的死变态,

  只能说我也好喜欢你。

  2,对比汉武帝的所谓爱情,

  金屋藏娇的阿娇到舞蹈艺术爱卫卫子夫到绝代佳人李夫人再到子贵母要先死的钩弋夫人,

  看不出是爱情,只是占有宠爱和权力的计算。

  3,皇帝不配有爱情,

  因为他拥有的太多,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

  爱情是个负担或者点缀,

  对没什么太大正事的平凡人来说,

  爱情或者很重要,

  对皇帝来说,爱情是绝对的奢侈品,

  大概需要半个江山的代价。

  4,洪大师把安禄山和杨的花边给砍了,

  也把明皇干的好多荒唐事给删了,

  像长恨歌一样最后加个仙宫遇合啥的,

  如果真有这样的神仙,

  我大概明白中国人为什么没信仰了。

  《长生殿(插图版)》读后感(三):殿长存,情非长,心不真,何来爱恨之说

  “钗不单分盒永完”是唐明皇和贵妃的誓言;“并头莲傍有一枝开”是二人定情的导火索;“怕花老春无剩,宠难凭”是贵妃月夜秋空下的哀怨,“世世生生,共为夫妇,永不相离”是唐明皇对玉环的月夜承诺,“感陛下情重,妾死生守之矣”是玉环感君恩的拜谢。观此,唐明皇对贵妃有宠无爱,贵妃对唐明皇有依无爱。

  很快马嵬坡一役就验证了他们的誓言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这位信誓旦旦的君王在六军止步不前下,“忍痛”缢死了国色天香的美人;“绝代佳人绝代冤,千古芳踪千古传。”叛乱平定后,唐明皇思念贵妃肝肠寸断的表现也不过是念了几句“猛想着旧欢娱,止不住泪痕交”,请了个道士替他上天入地寻找佳人芳踪。文学家们就一厢情愿地站在自己角度,想着死后的贵妃也应该是很思念这位帝王的,于是制造了一起贵妃升天归位,帝王就有机会请杨通幽上天入地把那贵妃找出来了,然后欢欢喜喜地再续前缘。

  结局很喜剧,想着很悲剧。洪昇若能在马嵬坡下顿笔,《长生殿》也算是完美了。可惜偏偏来了个破镜重圆。杨贵妃本可以作为广大女性的前车之鉴,让女同胞们认识到“红颜祸水,皆君之举”,不应再依着单薄的君恩。可是洪昇这一狗尾续貂,倒写傻了杨贵妃,写高了唐明皇。在他笔下,贵妃是那种看不清男人真面目的傻女人,唐明皇是那种迫于无奈之举才缢死自己爱妃的男人。

  在马嵬坡香消玉殒的杨贵妃若真成了仙,即使没有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气势,也应该要有恩断义绝,从此陌路人的觉悟吧。毕竟,唐明皇是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的男人。

  《长生殿(插图版)》读后感(四):在天愿作比翼鸟,大难来时各自飞

  中国古典戏曲之经典《长生殿》,讲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写得很美,刻意忽略了残酷丑陋,用极美的词曲诉说了一段旖旎情事。 《长生殿》刻意避开了唐明皇与杨贵妃公媳乱伦的事实,这非常有趣。我一直以为,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之所以传唱千年,不是因为痴情高尚,而是因为包含着乱伦、祸国、动乱、惨死这样的猛烈元素,太有戏剧性,引起各朝各代的人的注目。不但有《长恨歌》、《长生殿》这样雅致优美的作品,也还不断有人以唐明皇和杨贵妃作为黄色小说的题材尽情创作——恐怕读者还不少。仿佛是镜子的两面:一面明亮,一面黑暗;一面是琴瑟和谐的爱情,一面是低级下流的奸情。公媳乱伦的事从古至今都有,太阳之下并无新事,何以这两位的故事就被文学家艺术家披上了美丽的霞色面纱,而新闻网站社会版的当代公媳乱伦实例却遭人唾弃没有人为他们唱赞歌?这大约是因为唐明皇是皇帝,皇权之下,赞歌纷涌喷薄。这也与“窃国者侯,窃钩者诛”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些事,皇帝干是可以的,而草民不可以。 然而就算是《长生殿》,也避不开杨贵妃之死。贵妃之死体现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大难来时各自飞”的精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妾也不得不死。杨贵妃该不该死暂且不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为了保全自己,唐明皇只能让杨贵妃去自缢,既不会在这危难一刻挺身而出为自己的老婆说句话承担自己本该承担的那份责任,更不会与她同生共死,什么在天愿作比翼鸟?那是哄人的。利益当前,谈爱情?太奢侈。危难灾祸过去了,流两滴鳄鱼泪,祭奠一下,做几场法事,就算是极其痴情的帝王了。这就是人性里黑暗的那部分,亘古未变的那部分。

  《长生殿(插图版)》读后感(五):长生殿

  不知道怎么想的,突然想看古典戏剧,就去买了一套四大古典名剧,然后乖乖的从《长生殿》看起。不厚的书,三天就看完了,说是看完也只是翻了一遍,没有逐字逐句去弄明白每个典故的含义,也没有去记住哪些脍炙人口的句子。 戏剧这种艺术形式,一开始并不是可以摆上台面的东西,就像相声一样,在被侯宝林先生改革前,艰难地生存在街头巷角,生存在底层人民的生活之间,因此必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粗俗鄙陋的东西,用来迎合受众。《长生殿》的语言工整,朗朗上口,有种独特的韵律美,更重要的是摆脱了下流淫邪的东西,就像污泥里的莲藕,终于开出了无暇的花。但是多年以来的偏见,注定还是让戏剧难以登上大雅之堂,戏剧也一直被认为是小道罢了。 但是戏剧到底是面向大众的,即使是现在,同时面对着诗歌朗诵会与明星演唱会,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去看演唱会。莲花不染泥,自然也不会与污泥打成一片,而不能打成一片,也就不能和光同尘,再高雅优秀的内涵,也只能是对牛弹琴了。戏剧如果真的是好戏剧,起到的教育教化作用可能要远远强于那些古板的东西。 《长生殿》是真的好戏剧,除了艺术性,更有深层次的思想性。关于杨贵妃的艺术作品有许多,大多是从红颜祸水、祸国殃民的角度去创作的。把国家兴旺的责任推脱到几个弱女子身上是不道德的也是懦弱的,洪昇则没有从这个角度创作,他更多的关注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感情,从感情角度出发,去诠释发生在一对爱人身上的爱恨情仇,这也是种人性的解放吧,虽然对这些人性本身的描写还不够深刻,但毕竟还是开了先河。在口口相传之际,这部戏剧的教育教化作用也就悄悄地发挥出来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长生殿(插图版)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