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十九讲》是一本由牟宗三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4.00,页数:3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哲学十九讲》精选点评:
●新版的印刷用纸明显不及老版 2000年以后就算学术书都做得很不用心了
●大力推荐 只怪自己才疏学浅 达不到这个高度 生活忙乱 内心依旧静不下来 希望有一天能够认真的走心的慢慢的重新认识重新开启
●牟先生随口讲讲的内容都比某些人挖空心思写字论著都更有深意和内涵!
●近期需恶补康德
●算了吧
●先读此书,再读其师熊十力的书。真是感觉前三十年白活了,原来我从小读过的文字,听过的人和事儿是这么个意思!
●贵有中西贯通之功,先秦诸子的梳理和佛教义理的贯通足见作者功力深厚。然而对于宋明理学一脉的梳理本书比较简单,有些观点需要深入去分析才可做判断。囿于篇幅难以总括中国哲学全貌:两汉经学、明末清代学术没有交代。但是无碍于本书于学于思的深刻启发性。
●至第十三。
●有些地方有点饶,读起来慢,但若是钻了进去,发现里边实在是通透得很,受益匪浅。
●好书!!!
《中国哲学十九讲》读后感(一):请问是否是删节版?
请问读过的网友,这本《中国哲学十九讲 》与台湾学生书局的原版相比有否删减?谢谢!
请问读过的网友,这本《中国哲学十九讲 》与台湾学生书局的原版相比有否删减?谢谢!
请问读过的网友,这本《中国哲学十九讲 》与台湾学生书局的原版相比有否删减?谢谢!
《中国哲学十九讲》读后感(二):对儒家和道家及中西哲学的异同分析的很棒
我不是学哲学的,没有看过多少专业的书籍。
个人认为,这本书对儒家和道家分析的透彻,很精辟。百读不厌。对于中西哲学异同点的分析亦是如此。不仅仅帮我我理解了一些哲学理论上的东西,对于个人的修养和思想也有不小的启发。
对于我来说,读了这本书,胜过十本泛泛讲哲学的书。
《中国哲学十九讲》读后感(三):把握实质,理解内容
我提几个读此书的感受:1,首先要懂康德哲学。牟宗三先生引了很多康德哲学中的概念来比照中国哲学,所以在学习这本书的时候,没有对康德哲学概念的基本理解,是很困难的。
2,在本书中,仔细观察,每一段都是针对一个问题的讨论。整个书划分的都很明晰。可以说,这是对读这本书的一个帮助。
3,牟先生对中国哲学有深深的敬意和感受,这些敬意和感受深深的影响了我。
《中国哲学十九讲》读后感(四):讲课稿
本书是作者在台大哲学研究所授课时的讲稿,由不同的学生记录。这就存在一个问题,会不会有“失真”。因为汉字很神奇,音同字不同,一字之差,可能就是两种意思。而且不知道有没有经过先生的审核,也不知道有没有录音。
再说人都有口误,先生上课总难免有错的地方,不知道有没有人在这方面把关?哎,要是能亲耳听到先生的声音,那该多好。
9.2.28晚写于402
《中国哲学十九讲》读后感(五):严谨的讲课笔录
1978年,牟先生在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给研究生讲课,讲课的内容是“中国各期哲学的一个综述”,学生把讲课录音整理出来,经过牟宗三先生的“稍加润饰”,成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中国哲学十九讲》。因此他保留了很大讲课笔录的特色:言辞之间可能不太严谨,经常例题去批判别人等等...
据韦政通先生的回忆,牟宗三先生讲课的时候,都是从容不迫,铃声响起就结束的;而且讲课内容极严谨,整理出来就是一本书。
联经版的《牟宗三先生全集》里面有大量这种由录音整理而成的文章,部分是在牟宗三去世之后整理而成——据说他的学生还在继续整理他的讲课录音,如果出版的话,会更多——由这些由录音整理而成的笔录,可以略窥一些牟宗三先生讲课时的一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