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的变换》是一部由朱逢源执导,张沛文 / 张树栋 / 赵桐可主演的一部剧情 / 短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群的变换》精选点评:
●李群(具有群结构的实流形或复流形)、高代(高等代数)、经原(经济学原理)、随机(随机过程)、诗歌、零自旋(希格斯玻色子自旋为零,大爆炸后其它基本粒子在希格斯玻色子作用下产生质量,从而产生宇宙),一起喜欢物理的青春像梦一样奢侈。
●不知道怎么就点进去了这么一个片子,萌点太多!!!
●梦想 坚持
●可能由于是理学院的感触特别深。很感动。很励志。很向往。
●看了这个多支持了我一天搞科研
●1/4 还是有点多 毕业才是开始
●藏了好多彩蛋,场景很用心呐 还有,比赛赢了喝饮料那里,哈哈哈哈,好好笑,沛沛炒鸡可爱*^o^*
●哈啊哈哈啊哈哈
●有幸观赏了友邻的主演作品,一部北大物理学院的百年华诞献礼片。梦想确实常常羁绊于现实,你我都或多或少被岁月磨平了棱角,被落魄的生活打败,被失意的爱情痛击,难能可贵的是那些为梦想矢志不渝的斗士们,无论身旁人来人往,无论生活此起彼伏,热情一直都在。
●片子拍的很真实,但是这特么根本不是教李群变换的啊!妈的我还以为是公开课什么的。。。涵哥你太特么坑爹了。。。。
《李群的变换》影评(一):苦涩
就像原创人员说的那样,这是学物理的人的坚持。
虽然只是个小电影,但是高代这个最大的配角是最喜欢的,聪明,一个问题可以一下子找到最好的解法。对物理问题的解决也有强烈的直觉。也很高兴自己也遇到了类似这样的人,可以一起讨论问题,并且自己总是能有收获。虽然高代最后没能读物理,看着实在心疼。
零自旋这个谐音是在暗示着什么呢,一个玻色子?不能提供能级分裂?或者说,或者说是那种人畜无害到根本就找不到的人?反正我是没遇到那样的人。
至于自己,完全没有他那么努力,想了想自己大一大二大三在干什么脸都红。其实自己也是很喜欢物理的,以后还要有很多的问题去解决,包括自己的知识和生活。
希望自己可以再努力一点。
《李群的变换》影评(二):李群的变换
作为编剧之一 看到自己的微电影被放到豆瓣上了顿时感觉压力很大也很激动...我们都是第一次拍微电影 的确是有很多不足 所以请豆瓣上的伙伴们轻拍...
《李群的变换》讲述的,其实是每个物院人都曾经历过的心路历程。我们都曾经被物理之美所打动,我们都曾立志探索这个宇宙的奥秘。可是,物理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会遇到解不出的难题,会遭遇不理想的考试成绩,会碰到科研上难以逾越的砍,甚至是身边最亲近的兄弟离物理而去的被抛弃感。选择离开物理的人是值得尊重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追求;而继续在物理的道路上继续奋斗的人同样值得敬佩,因为仍在坚持自己最纯真的梦想。追求梦想不一定要以得诺奖或者名垂千古为结果,我们知道大部分人都没法取得那样的成就。科学并不是只靠少数几个天才一蹴而就的,而是靠着千千万万普通的科研工作者进行着的各种尝试和积累。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为有价值的事业添砖加瓦,这样的人生,无憾。
《李群的变换》影评(三):萌点太多
无意中看了这么一个微电影,萌点实在太多了。
1. 岱神演算题目用的是钢笔,而且应该是很老的那种英雄钢笔,09级本科生啊。
2. 岱神书桌上右手边就放着一本唐诗鉴赏字典。要不都说理工男最文艺了。。。
3. “那个闷热的未名湖畔”的对话,凌同学那个小红鞋和小红裙子已出现真是不对了,而且从下往上还露脸的镜头推进,绝逼是要给男主一针鸡血。
4. 旁白说的“我的大一生活就这过去了的时候”,真是让我下巴掉到地上了,我大一的时候都在干嘛?!
5. 男主审稿进房间的时候西装领带都蹩脚的不行,完全不是他的衣服,不过真是萌的一塌糊涂。
6. 虽然我09年的时候也是用的诺记的手机,不过那个铃声一响的时候真是觉得有些意外。一开始看外壳还以为是蓝色版的5c。
7. 岱神的班衫上写的是 I gay I happy,男主写的是I wave I love,配图也很萌。纵观我旦也是,理工院系的那些班衫设计出来都蛮有的,相反我们这些院系的学生的班衫一点想让人穿的感觉都没有。
8. 最后片尾曲的配乐,啥也不说了,文艺到底啊。如果这整个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啥的都是北大物院自己做的,必须竖大拇指。我旦广电系也不一定能到这水准吧。
这理工学术男真是都萌的可以。前一段本来是抱着给韩姐捧场的想法去听了那个思源峰会,四个嘉宾都算是学术男女,就觉得他们和他们的生活真是非常的adorable。学术女都女神范十足,比那些混金融圈的bitch们有魅力多了,学术男都萌呆萌呆的,段子巨冷,不过又特有主心骨的样子,反正就是特别叫人喜欢。
-------------------------------------------------------------------------------------
这个小片主旨无非还是想表达男主的梦想,对物理的专注和热爱,并最终能够pay off。说的再大一点就是(北大)科研的精神神马的。其实对这点我特别有感触,喜欢某一个行当也好某一门科学也好,专注下去热爱下去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坚持下来的这个过程中真是好多时候是孤独的,经历不断的自我否定与自我肯定而不放弃,还能强化这种信念。这样的坚持,最终都会有好的结果,如果结果不好,只能说明还没到最后(语出张安琪,我旦“门萨女神”)。
其实一度我也希望自己喜欢和专注的是类似于片中的物理啊,或者某文科之类,这样至少看起来是真的所谓“喜欢”。不像现实中,我跟人家说我就是喜欢投资啊,人家好的笑笑啥也不说,不好的直接觉得你在装逼。不过想开了也无所谓,人家爱怎么觉得就怎么觉得呗。
就我现在粗浅的理解,其实(价值)投资这事,更多的跟物理这样的理科是差不多,道路是艰辛的,过程是孤独,对意志是极大磨练的,是跟多数人在多数时候不合拍的。跟投行/咨询/PE那种fancy的工作方式两码事。投资更多时候是个相对独立的工作,work/think indepently 真是比所谓teamwork重要多了。记得在某次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我和绝大多数人所持观点相左,得到了最多的出局票,HR让我申诉的时候我很硬气的说“我也从来没有希望自己能够在所有时候跟多数人观点一致,也没有希望在所有时候都能够说服大家能跟我想法一样,投资要成功就是要人弃我取,敢买别人不敢买的东西”。虽然HR和众面试者一阵唏嘘之后我还是出局了。不过我觉得这倒真的无所谓,一方面这种投资岗还要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单位也是不要去,挂就挂了;另一方面,说违心之话特别是对我爱的投资事业也真是一件难事。真的喜欢某个行当或学科的那种感觉,我想应该不是多数同学都能感受过的。
怎么扯到这儿了,好吧。总之,这个小短片还是很有看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