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原理》是一本由阿历克斯·伍·怀特著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14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平面设计原理》精选点评:
●翻译简直……不能忍
●翻译的很不好
●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是本好书吧
●除了被广泛吐槽的翻译,内容还是很充实的,尤其是结合好的排版案例的分析,不至于看得一头雾水
●后部分不如开始部份看得愉快,因为前面比较有惊喜。
●翻译差,令我怀疑自己有阅读障碍。 内容好,实用、浅显,入门好书,实践一段时间再参考下或许也能常读常新
●我看不懂。。。
●这杯具一般的翻译啊~ 它教会我学英语有多么重要,翻译总是有可能不靠谱的!!!!
●平面设计
●书籍内容5星不容置疑,可惜翻译拖了后腿。去找原版再读一遍~
《平面设计原理》读后感(一):好书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在学校图书馆借过很多次·这本书很适合一遍又一遍的看·里面的很多观点都非常经典·是平面专业很好的一本理论书·很想买这本书 但是没找着·网上也都缺货···貌似已经没有了·很多年前的书·· 郁闷啊郁闷········
《平面设计原理》读后感(二):不可多得的好书
如果有机会 我觉得还是要原版
翻译的简直不是一般的差!
概论 第9页:“水壶的用处是在于它是空的,水可以倒进去,不在于水壶的形象,或它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老子(公元前604-531)《道德经》。
看后简直笑晕了,这两个翻译者肯定不是学设计出身的——不然怎么会不知道不知道“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啊?
《平面设计原理》读后感(三):极品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但唯一的不足就是翻译的不流畅.如果英语语法基础比较好的看起来会轻松很多.
但还是极力推荐这本书给大家.国人写的书很多都是骗钱的.买了几本.看了等于白看.甚至仍掉了.但是这本书是非常的优秀.语句简练独到.我快速看了一遍已经获益良多.
一直在想,那么多高学历的科班设计师(中国)为什么碰到版式设计就总是很糟糕.希望大家可以交流一下这个问题.
《平面设计原理》读后感(四):设计的目的是要传递信息,所以要简洁清晰
这本书是presentationpro的作者推荐的设计界经典之作,所以借来一看。但是书的翻译实在是很烂,有一种很不流畅的阅读体验。
作为一个门外汉,看完本书后对于设计的粗浅理解如下: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传递信息,其次才是装饰美化。所以,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简洁和清晰。
设计是3维世界在现在的2维媒体上通过图像和文字的呈现,可以抽象的理解设计的基本要素为形状和含义(因为图像和文字都有形状和含义两个相对独立的内涵)。
要达到设计的简洁和清晰,就是要通过形状和含义的把握,利用他们的相似性和对比性来达到协调统一(简洁)又重点突出(清晰)。
《平面设计原理》读后感(五):设计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
说来惭愧,自己学的是广告设计专业,直到毕业才抽出时间来研读这本书。大学的课程毕竟是学校安排的,发的各种教程书籍,暂且不说,书本本身的好坏,至少专业课程的老师给我的一个印象是,学校发的那些课本根本就没多大用处。这个误导,导致后来,我几乎没认真看完一本关于平面设计相关的书籍。三大构成给我的印象也只是完成一些作业而已,这一切就感觉是个过场。我们在疑惑中地否认这些构成课程的作用,直到参加工作,有了一些实战经验以后,才发现设计离不开构成的这些课程。
平面构成即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中构筑造型,构建美的形式。平面设计离不开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而比之更重要的目的是信息的传达!这些形式都只是服务于这一个目的而已。做到清晰明确的传达,强烈的视觉表现,那么这个平面设计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关于“空间”这个概念的理解。作为初学者,很容易忽略空白空间,结果这个元素就成了废弃的空间。在平面中,空白处就是空间。恰当的利用好这地方,对于提升设计质量有重要的帮助。空间也是一种形状,也是参与传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协调性,格式塔,优势地位、等级与平衡共同组成了平面设计的7个部分。在设计中“空间”也成了优先考虑的要素。
书中强调的另一个观点也颇给我启发。字体包括特排字体与正文。特排字体的作用是,吸引浏览者,参与信息阅读。而特排字体,常常是标题,字体相对正文来说,要大很多,这给了字体很大的表现空间,进行艺术化的表现。而正文的字体选择,字间距,段间距,往往也决定了这个版式的可读性与浏览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