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是一部由丑丑执导,王嘉 / 萧浩冉 / 韦礼安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侗族大歌》观后感(一):情怀电影的真实评价
算是一部情怀电影吧,对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怀。但是作为一部电影而言,还是很多不足,电视剧的节奏,不太经不起推敲的剧情。
最需要吐槽的就是女主,业务水平太差了,作为一部以唱为特色的电影,女主所有嘴型完全对不上,看得蜜汁跳戏,双下巴倒是很抢戏,女主的年龄感太明显了,完全没有那种少女感啊!
全剧的演技主要靠出镜很少的老戏骨,有惊喜的是这个叫萧浩冉的,颜值演技担当,微博特意关注了一下,有点小靳东的意思。
《侗族大歌》观后感(二):立意很好,注重细节会让电影更好
花了50,爬山涉水,看到这部拍片极其少的电影。或许对于“民族风”的喜爱,电影当中的侗族大歌、文化以及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让人眼前一亮、赏心悦目。但也有不少遗憾之处,年轻女主是个败笔,演技差,扮相老,有剧情狗血导演能力等因素,但更多还是演员业务能力差。很多细节真不细心,唱歌口型都对不上,电影的逻辑、整体把握也很有问题。两位老演员王庆祥、卢燕最后的发挥感觉拯救了电影,好演员就是这样的走心。老年那福走的那一刻应该是全片高潮,还可以处理得更好。但是那富走的那一刻真的很让人揪心。
《侗族大歌》观后感(三):应该叫 那福少爷自虐的一生
侗族版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是我看过最感动的爱情片。
那福少爷每次主动送上门求虐的时候都是我在撒眼泪的时候。千树一脸绝望送嫁的时候,那福少爷的小眼神我仍然在撒眼泪
唯一有瑕疵的大概就是阿莲有的时候演技很尬吧,应该演的是个少女,偏偏很多时候像大妈。最后的老年阿莲路过花店都演出了那种少女感
看的贵州提前上映场,最后导演也来了,导演眼光真好,被男主角帅哭,感动哭了一百回,不停擦眼泪。看完提感受,一个老太太声音洪亮但是包含感动,我觉得她说的真好。我差点又哭了(´•̥̯•̥`)
《侗族大歌》观后感(四):尴尬的点
1、那福对于阿莲的喜欢铺垫不足
2、剧情太狗血,先是订亲然后是火灾最后又被盗,一个个情节没有铺垫,这些剧情转换仿佛是为了推进剧情而服务的,太突兀了。包括最后阿莲醒来的时候那福死的点也很狗血
3、女主演技有点尬
4、时间线有些乱,因为主演妆容都没变,后面突然就变了都认不出来了
5、千树就是一个炮灰是吧。。。。。
6、那福没有工作么?每天都躲在旁边看阿莲,真的很creepy,怎么过日子
我觉得后面没法带入的原因就是前面那福太招人讨厌了,且他喜欢阿莲的原因没法说服观众,导致后面半段看起来一直是在瞎矫情。
不过给三星的原因是音乐和摄影,黔东南太美好了。过两天要去。
《侗族大歌》观后感(五):《侗族大歌》影评
电影《侗族大歌》
个人影评:关于民族风情,景色建筑都较为原汁原味,以对唱为主,故事取材纯朴,也有侗族传统食物香糯米情节(百度了),讲述一段相知相守的感情,由真人真事而改编,比较感人,有重要现实意义,传递我们贵州大山中的爱和感动,让我们一面欢乐一面流露情感。
电影简介:影片《侗族大歌》讲述了阿莲(王嘉饰)与千树(韦礼安 饰)以歌结缘、互相爱慕,然而富家少爷那福(萧浩冉 饰)也对阿莲情有独钟,对她展开猛烈的攻势。阿莲被逼嫁给那福后,与千树相约私奔,却因一场火灾意外导致精神失常,千树死亡,全寨被火烧毁。那福找到精神恍惚的阿莲,默默守护在她身边,但阿莲却一直忘不了此生挚爱的千树。三人经受着爱情与友情的煎熬,那福用六十载相守与陪伴(阿莲),诠释世间平凡却刻骨铭心的爱。
人物性格及遭遇
阿莲:敢爱敢恨,为爱而疯,独养儿子加木,魔怔60余年,一朝终醒,那福已死。
千树:沉静内敛,相爱相守,因救挚爱于火灾而亡。
那福:花花公子,用情太深,父母遭土匪而枉死,散尽家财重情义,60年陪伴阿莲感人一生,未能情终人已逝。
优点:总体故事设计合理,感情线和故事情节还不错,演员演技值得肯定。
不足:(资金不足)化妆技术不算合理,年龄变化没有体现出来,时间层次有些模糊,男女主人公、加木样子变化也有些突兀,以及故事中阿莲和那树老年年龄样貌不统一,环境随时代更替也有些不合理。那树的生活来源也有些没交代清楚。
六年时间拍摄,在国际引起影响,还是比较用心的一部传统民族电影,个人比较推荐,也衷心祝愿《侗族大歌》能够火卖。
这是一部能够传承一个民族文化,树立民族自信,表达少数民族风情的电影。
个人观点,合理之处还请采纳!
《侗族大歌》观后感(六):我们不只是“曾经”憧憬过爱情,一直都是
侗族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侗乡也一向被誉为“民歌之乡”。“饭养身,歌养心”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也就是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电影《侗族大歌》就是讲述侗族大歌所带来的美好爱情故事。
这不是一个关于“在一起”的故事,而是关于爱情中最难的“相守”。电影通过对阿莲、千树和那福三个人物的塑造,展现出了三个人物之间不同的爱情缘分,让观众看到,爱情除了像阿莲与千树之间那样互相爱慕,还有像那福对阿莲那样无怨无悔的相守。
六十载相守与陪伴,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于现在快节奏的社会而言,这种长情的付出更为少见。其实看电影的时候会有些羡慕故事中的阿莲。哪一个妹子不希望生命中会出现这两个男人,可以陪伴自己深爱的人,也可以被深爱自己的人追随着。
记得曾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句话“我爱你就是我愿意留下来陪你生活。”而这往往却是最难的承诺,两个异地的恋人、一起在大城市奋斗的情侣,也许打败他们的并不是什么没车没房,而是我愿不愿意舍弃自己陪伴你。
如果你不再像初遇时那样决心相守,两个人不愿为对方妥协退让,爱过,只是最后却在现实面前输了底气,直至渐行渐远。
年轻时的爱情,懵懂而冲动,然而,正是因为奋不顾身的孤勇,一鼓作气就跨过了所有障碍。也许激情过后依然是生活的琐碎、无休止的烦恼,但这种看似平淡生活的背后其实包裹着彼此之间相融以沫的爱。
不管距离还是时间,真爱必定能战胜一切,只看两个人有没有相守到老的心。
大概是看多了好莱坞式、都市等类似的狗血剧吧,都快遗忘了真爱该有的模样。尤其是长大之后的我们,对于每天忙碌的我们而言,静下心来感受爱的存在好像成为了奢侈品,仿若生活中的一切,比如事业、权利和金钱等等,都超越了“爱”,人人都成为了一个“无爱”之人,这种形同行尸走肉般的人生着实没什么意思。
其实人越长大,越应该懂得自己才对。我们虽然忙碌,但是我们也会渴望那种平淡的爱情,从一而终的爱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还有可以忽略掉所有客观原因而存在的爱情。说实话,谁又不想谈一场一辈子不分手的恋爱呢?答案其实显而易见,每个人都想,可很多人都力不从心。
电影《侗族大歌》将在11月17日全国上映,去看看这段真实却又不可思议的爱情吧,当我们被现实中的各种诱惑冲昏了头脑,也忘记了自己曾经那么憧憬爱情时,来被爱“洗礼”一下吧。其实那并不是“曾经”,其实我们一直都憧憬着。
《侗族大歌》观后感(七):王珂刘涛令陈翔羡慕不已,那是因为他没看到阿莲那福的爱情
陈翔在《亲爱的客栈》里突然泪奔,一边是王珂刘涛的大秀恩爱,一边是阚清子纪凌尘打打闹闹,夹在中间的他的确令人心疼。如果说,泪奔是一种很好的宣泄,那他至少用眼泪来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有血有泪的汉子。
陈翔一直都羡慕王珂和刘涛,羡慕他们的幸福。而王珂刘涛在见到结婚了37年的老夫妻之后,更是感慨万千,从王珂的一段感叹里就能让人感受得到。
爱情的方式有很多种。
王珂刘涛是现实版,也是我们看到的最真实生活。网剧《春风十里,不如你》里秋水小红赵英男的感情,磕磕绊绊,最终还是开放式的收场,大概是想让网友自己去猜测和判断,秋水到底是应该和小红在一起,还是应该和赵英男在一起。同样,看了电影《侗族大歌》里的阿莲和那福,则开阔了人的视野,原来,爱情也可以是这个模样。如果陈翔看了陈莲和那福的爱情,怕是他不仅仅是羡慕那么简单了吧。
是的,《侗族大歌》的电影名字听起来欢快流畅,故事讲述起来是这么的平淡真实,比起那些好莱坞的“狗血”爱情,我更欣赏这种最纯粹的爱情表达,这是属于善良东方人的含蓄表达,也是属于中国人最为传统的认真和执着。
有人说,王珂刘涛参加真人秀,让人看到了明星夫妻的日常,原来,最简单的快乐就是陪伴,即便是每天都忙碌在厨房,也是一种幸福。
有人说,赵英男就是秋水的现实,也是大多数男人的选择。而小红就是属于梦想的一部分,可以风花雪月,可以浪漫如斯,却只能属于爱情。
然而,当《侗族大歌》来袭,你才会发现,原来,爱情可以如此的平凡,若时间是爱情的标尺,那福用这一生,守护着阿莲,守护着属于自己的爱情,看到最后,令人潸然泪下,这才是爱情的模样。
听张惠妹的歌曲《听你听我》,很多人会不自觉的啼哭,因为,歌里有太多的惋惜,也有太多的不舍。后来,被很多人翻唱,也被很多网友赋予了歌曲更多的意义。《侗族大歌》里的阿莲和那福,其实也有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正如歌词里唱的那样:“你是我的宝,我一直为你感动骄傲,外面的世界再多纷扰,你依旧把单纯拥抱……”阿莲对于那福来说,就是他活着的意义,所以,那福的每一个举动,看起来都有点不可思议,但这就是爱情,你若把对方当宝,就会单纯的拥抱,你若爱对方,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都觉得幸福又满足。
《侗族大歌》用最朴实的手法把音乐和爱情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让人觉得,很有温度。而歌词所表达的意境,相当的扎心,直戳观众的泪点,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慢下来去爱,这是何等奢侈。那福从一见钟情到爱你一生,用时间诠释出了爱的真谛!
《侗族大歌》观后感(八):最纯粹的爱情在这里!《侗族大歌》:爱你 是我执著一生的信仰
文/桃妖不是妖
很少有人这样纯粹的歌颂爱情,电影《侗族大歌》却像一缕清爽的风,一汪甘冽的泉,让人从心底燃起对爱情的渴望。诗里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可灯红酒绿的现实生活中,又有谁会用一生的时间去提炼爱情的纯度呢?可《侗族大歌》却用质朴平淡的镜头铺开一幅侗族寨子里的爱情水墨画,画中有悦耳动听的歌谣,有美轮美奂的服饰,有纯粹质朴的人情,更有那爱情里的波澜壮阔。
《侗族大歌》很美,风景美,人情更美。整部影片用24首歌谣,讲述了阿莲、千树和那福之间浪漫、曲折又感人的爱情故事。阿莲是个漂亮、勇敢的姑娘,她的大胆野性和善良轻易便俘获了富家公子那福的心。可是在以歌传情的侗族寨子里,阿莲爱上了憨实能干的千树。三个人的爱情,没有那些炫富耍心机的烂俗桥段,而是扛着梯子爬窗唱情歌。悠扬婉转的歌声传递着情爱的欢愉,也诉说着相思的苦闷。
那个时代的爱情,有刻骨铭心的执着,所以那福夜夜守在阿莲的窗前唱情歌;有冲破世俗的勇敢,所以阿莲和千树私奔上山;也有史诗般的厚重,那福60年的默默守护,散尽家财只为守在阿莲的身边,从俊朗青年到头发花白,那种把爱作为信仰的执着,感人至深。
曾几何时,我们的爱情观被各种商业片狂轰乱炸,留在心上的不是俊男靓女颜控撕逼,便是家族豪门纯情大戏,而真正的爱情,从来都是轰轰烈烈过后的细水长流,是日子里流淌出来的暖意,平平淡淡,却执着此生。千树之于阿莲,便是年轻时的高山流水,海誓山盟。虽然结局无言,但一生曾遇到这样的刻骨铭心,亦是生命之幸;而阿莲之于那福,是一眼万年的劫,前生欠的情债今生来偿还。虽然那福从未得到过这个女人,却抛下了生命中的所有,只是默默陪伴在她的左右。这便是《侗族大歌》里的爱情,无关情欲,只余心中那片痴恋和信仰。
60载春夏秋冬,当年的如花少女已经三代同堂;而那个意气风发的富家少爷,却变得形单影只,步履蹒跚。《侗族大歌》里,流水的日子斗转星移,守护里亦是零散的琐事,犹记得阿莲和千树的儿子渐渐长大,那福默默的扮演着父亲的角色,助他唱情歌追妹子,暖暖的人情味儿暖化了观众的心,也从心底希望善良痴心的那福有一天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看一部电影,品味一段爱情。《侗族大歌》不聒噪,也没有狗血的煽情,慢调子的节奏让人看得无比舒畅。这样的爱情,真像那首回响在耳边的美好歌谣: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 / 可是谁能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 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 / 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2017年11月14日,《侗族大歌》在贵州全省各影城全面上映,11月17日,在全国院线公映。相约《侗族大歌》,不见不散;你没来,是你还没到;你没到,是你在来的路上。我等你!
《侗族大歌》观后感(九):爱情是人类最原始的主题
11月17日全国上映的电影《侗族大歌》,里面描写的“他爱她一生,她爱他一生”有一种“玛丽苏爱情”的感觉,配合着天籁般的侗族大歌,诠释着亘古不变的人心和爱情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侗族大歌最早发源自距今已经2500年之前的春秋时代,在歌颂爱情和周遭自然的同时,其实也记录着中华民族最早期的生存智慧和哲学,现在看来或许这藏于深山的秘境,其实也蕴藏这老庄道家最早期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哲学意味。或许它们有着不融于现代高速发展社会的一面,但是其中真挚的情感却毋庸置疑。
电影《侗族大歌》以音乐为线索,串连起三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也以如歌般的行板,还原最纯真、纯粹的爱情。很有趣的一点是,台湾歌手韦礼安在影片中饰演的是固守山寨的千树,而男演员萧浩冉饰演的却是游学归来的富二代那福,两人对少女阿莲爱情的追寻,充分展示的是爱情原力爆发,没有仇恨,没有暴力争夺,有的是爱作用下的理性或非理性的人类行为,并且最终“胜利”的并不是某个人,而是爱情在少女阿莲的身上发生的长达六十年的奇迹!其实,这就是最本身的原爱。
一部非都市化的爱情电影,《侗族大歌》不仅把人类古老音乐歌曲用到极致,而且从头到尾贯穿全片,歌词内容和情绪完整地融入整个电影故事,从视听角度让电影变得更具观赏性,适合当代的审美,所以,十几天的路演过来,所到之处,都感动了无数观众。阿莲当年一直没有对上那福的歌,就这样被他默默守护了六十年以后,当她突然清醒过来,终于明白那福对她的一片真心,想要完成这跨越六十年的对歌时,斯人却已不再。虽然是个悲剧色彩的结尾,但是对于从来没有求过回报的那福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慰藉,而对于终于清醒过来的阿莲来说,能够完成未尽的对歌,也是一种补偿,至于对观众而言,能否理解其中对爱情的深度解读,并且真正看到自己身边的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当然,电影最重要的目的还是提供于浮躁喧嚣的现实世界,另外一种生活的模板,从2500年以前侗族大歌诞生开始,直到电影中六十年前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以及六十年后,老年那福依旧无怨无悔地守候着那个已经忘记他到底是谁,也忘记了千树的老年阿莲,爱情是人类最原始的主题,但是在这之外,宁静缓慢的生活方式,也保存住这种爱情得以继续发扬的纯净土壤,人类其实远没有必要那么贪婪地索求,谨守好自己内心的一方天地,就已经足够!
最后还是需要再强推一下电影真正的主角——“侗族大歌”,作为最原始也最优美的多声部合唱艺术形式,目前侗族大歌虽然好的联合国非遗的殊荣,但是于世界,于中国,于年轻人而言,还是知名度太低了,电影将在11月17日全国上映,假如通过这部电影,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这种艺术,同时也能了解这种艺术背后所蕴含的生活状态和人生哲理,那么就再好不过了!
《侗族大歌》观后感(十):爱是一种无怨的执念,情是一种无悔的陪伴
爱情,是人类有文明以来一个永恒的主题。面对爱情的时候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这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从古到今,最感人的爱情,无不是从一而终。全世界不管说什么语言的人,都崇拜真诚而专一的爱。《侗族大歌》所展示的正是时间乃证明爱情的标尺,而真爱永远不会在世间绝迹。
影片有着原天籁般的侗族音乐,在余音袅袅的歌声中,故事如涓涓溪水流淌而出。阿莲、那福、千树三个侗族男女,在长达六十年的岁月流转中,各自拥抱着对爱情的执念,经受着爱所带来的煎熬与苦楚,演绎出凄美动人的爱情传奇。
侗族歌谣从大山深处飘飘荡荡传来,归乡的富家少爷那福,巧遇侗女阿莲。虽然后者对他心生厌烦,却不可自拔地爱上这个个性强烈的侗女。然而,当这样的爱照进现实,会让当下的所谓爱情无地自容。对爱的自私、爱的不忠,在当下社会中随时可见,可能你的身边就会有鲜活的例子。电影中这般纯粹的爱、无私的爱,很难会在当下的生活中找到影子。
为了阿莲拥有美好的未来,千树深深地隐藏自己的爱,一度决定忍痛割爱,但却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一场失火意外让为爱私奔的两人生离死别。而当下人的爱情与婚姻呢?翻脸、背叛成了家常便饭,甚至离婚都无比的轻松。我们常说爱是一种无私的执念,爱是一种默默陪伴,电影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所面对的爱情与婚姻,这才是影片深层次的现实意义。
爱的真,爱的深,终生不悔,不离不弃,这是对爱的执着最朴素和生动的诠释。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真的情怀。爱得太真,感情上往往很脆弱。因为动了真心,不经意的漠不关心会隐隐伤心;因为付出真情;情不自禁到倾尽所有的深情。片中那福为爱坚守的行为,证明着爱情的力量,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争取。爱一个人,由天由人却由不得自己;投入一段情,无奢无求却真情难收。不由自主只因刻骨铭心,不离不弃只因无法代替。总是心有期待,才有用尽一生的望眼等待;总是情怀善待,才有心甘情愿地付出所有。不得不说阿莲辜负了那福的深情厚义。对于他简单的陪伴,却总是毫不在意;对于他一直的给予,却时常漫不经心。其实感情的世界里,陪伴与懂得比爱情本身更重要。触动人心的东西,往往是最平凡中的不离不弃。感人肺腑的情意,往往是最真实的风雨同行。
在这个高物质时代下,纯洁的爱,高尚的爱,似乎成了珍品。尽管这个世界的纯爱已被感染,但是我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去相信爱,相信总有一个人会给你带去爱的温暖。看完《侗族大歌》,你或许会让更加珍惜身边的伴侣。因为生命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拥有一个一直陪伴你身边的人。最深的爱无需诺言,总是相依相伴中把体贴展现;最纯的情无需语言,总是默默无声里守候身边。因为人生最长久的拥有,不是珍视一阵子,而是珍惜一辈子。而爱情别奢求完美,拥有一个深爱你的人,就是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