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及其象征》是一本由卡尔・荣格 等著作,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5,页数:3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及其象征》精选点评:
●翻译毁书,读过这本书的都懂。
●难得的让我实在读不下去的书……
●讲述潜意识,不过有太多的宗教神秘色彩,看着稍微有点不太舒服。
●梦,神话,原型,最后到艺术和实例.总体来说,是个不错的个体化过程的介绍。
●“慎重的运用潜意识,乃是个人勇气与诚实的问题”
●专业必读!
●没读完
●人生的重大转型期总是会频繁做梦,那意味着精神的成长和变革
●图书馆里看的
●我最好奇的是,荣格怎么确定这些得知的梦是真实无误的呀。万一是病人瞎编的呢。。
《人类及其象征》读后感(一):糟糕的翻译毁书
翻译一看就是心理学门外汉,翻得像直译一样,恐怕原著自己都没看懂吧,把简单的意群翻得狗屁不通,看得一肚子火气,毁了这本通俗的好书!
以下是书中一段,就算没读过原著也知道翻得多糟。
《人类及其象征》读后感(二):善于利用潜意识是天才的标志之一
以前,梦要么被认为是毫无意义的,要么就是意识中被压抑部分的展现。但是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在和意识对话,潜意识所用的语言是“原型”——这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语言,根源于最古老的联想和梦境,我们还可以在《周易》和很多民族的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找到这些原型。正如我们的器官是一步步进化而来的一样,我们的心灵也是如此,器官保留着最古老的痕迹,心灵也保留着最原始的原型,这原型被慢慢产生出的“意识”所覆盖,人类是唯一衍生出“意识”的生物,意识靠理性来管理,而古老的心灵原型则隐藏在潜意识之中,只能通过梦等形式来和我们“交流”。潜意识和意识的统一是让心灵健康的唯一路径,潜意识为何要向意识“喊话”呢?第一,潜意识可以处理远超意识的信息量,意识无法处理海量信息,只能从中筛选部分就足够日常生活,但潜意识不同,它如同超级计算机一样,通过对海量信息的处理,它可以“预测”我们的未来,并把它的预测以“原型”的方式在梦中展现,这也是为何自古以来,梦境就被赋予预言地位的原因。如果我们能读懂“原型”,信赖我们的潜意识,也会拥有部分探知未来的能力。第二,很多所谓“灵光一闪”的时刻,其实是信息量足够时,潜意识终于计算出我们想要的结果并给我们提示的时刻,所以,荣格才说能够有效利用潜意识的这种能力,是天才的标志之一。
《人类及其象征》读后感(三):占坑解答对此书的疑问
手里有个英文版(应该是原版——这书是用英文写成的,而不是德文),没有中译本。但据老残对国内学术界的了解,这本书恐怕很难被完全翻译成中文。
原因有二,其一,这书不是本“入门”,而是本”科普读物“,针对的对象是“受过良好教育,愿意思考的人”。荣格的理论又建立在西方的学术体系上,主要是人文科学。
而中国的XXXX体系根本没建立起来,翻译的宗旨里还有个“雅”字,于是,很多名词连译者都把握不准其准确的内涵。
比如,"科学”二字,在西方和在中国,就有不同的内涵和象征。
再比如,“思考‘二字,荣格在《寻找灵魂的现代人》里,有过一句:
When,for instance, I speak of "thinking", it is only the philosopher who does not know what I mean; no laymen will find it incomprehensible.
直译:当我提到”thinking”的时候,只有哲学家不知道我什么意思,laymen(门外汉)不会觉得这有什么不可理解的。
不知道中译本的译者如何理解并翻译这句话。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恐怕翻译这句就没有任何问题。
其二,中国的“文化”是世俗的。(想用禅宗举例的筒子们可以省了。你把禅宗的东西当”中国的“,禅宗把自己当”中国的“么?)
而荣格谈很多“spiritual "(这词不知道怎么翻译,肯定不是”精神“,荣格提到中国人常用的”精神的“二字时,用的是“psychic"。用港台译者的”灵性的“似乎更准确一点。
一个受过足够教育的现代中国人,其collective unconscious(但愿这个词没有被翻译成”集体无意识“)里能被此书唤醒的部分,恐怕要上溯到先秦,起码在程朱之前。
这得作多少梦?
那边《寻找灵魂的现代人》都能被解读得“头头是道”,这本书就更。。。
看过这书且有点兴趣的人,有问题可以来问我。
《人类及其象征》读后感(四):得到自觉的灵荣格
荣格是一位观察敏锐、涉猎广泛的西方著名心理学家,从中国的道家、《易经》、藏传佛教,到印度的瑜伽、日本的禅学,几乎无所不包。荣格的一生都在认识真我,他曾有过以下一段话 “我就是相信,人类自我或曰人类灵魂的某一部分,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法则”。荣格认为,人并非自己的主宰,而主要受一些不为我们所知的力量控制。荣格深信,心理现象必将遵循着一种有别于物理法则的法则。
一位当事人回忆:在荣格应邀去耶鲁大学讲学之际, 此前,在英国,荣格已经习惯了在小礼堂那样的场合对听众演讲,这一次,他也向校方提出同样的要求. 但美国东道主的说法是:一开始,将安排他在一个大会堂作报告. 以后,如果听众减少,再改在小会堂. 东道主一再向荣格解释,不论访问者是谁,其地位和声望如何,都是这样安排的. 出乎东道主意料的是:第一次演讲时,大礼堂中的三千个座位,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空着的. 可以想象,荣格在空荡荡的礼堂中给大约七百名听众作报告时,其心情一定相当沮丧.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当他坚持第二场报告要改在小会堂进行时,校方却告诉他,大礼堂已经座无虚席. 听众对荣格的报告报之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报告结束后,主持报告会的一位教授的夫人邀请荣格去家中出席茶会.茶会上,她流着眼泪告诉荣格:“你的报告我没有听懂,但我却深受感动. 你的声音、你的举止、你讲话的方式感染了我. 我明白你所说的全是真理. 我无法控制自己,实在痛快极了。” 确实,在一些人眼中,荣格简直就像是一位圣人或“先知”。
在荣格的理解中,“金花”是对道家练功时,通过坐禅和沉思,在体内出现的一种神秘光感,它会导致一种精神的顿悟,一种智慧的升华。而在荣格的理解中,金花的秘密也就是人的心灵的秘密,是人的真正内在生命的秘密。荣格提出,尽管西方有科学和逻辑,但是东方却教给了我们另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刻,以及更高层次的理解,那就是通过生命和生活,或者说是透过生命和生活的理解。因此,荣格提出了他所阐述的一个问题——“当代心理学为理解东方,提供了可能”。以其分析心理学为基础,荣格曾着重分析与评价了“道”和“太极”,以及“道”的现象。在其评论的结语中,荣格说:“我的评论的目的,是要建立一种在东方和西方之间进行心理学理解的桥梁”。
《人类及其象征》读后感(五):荣格心理学:心理和文化的姻亲
荣格以为,由于象征或意象处于人的理性概念所能定义和理解的范畴之外,所以人无法用理性对其进行定义和理解。而心灵也无法认识其自身,我们也无法认识世界的终极本质。(可见荣格是个不可知论者。)
我以为,如果荣格生在现在的时代看到科学的发展成果,一定会改变看法的。
荣格以为灵魂具有复数性,原始人认为自己跟某种野生动物具有相同的灵魂看法是有道理的。他以此推断,精神分裂、心理异常都是灵魂不统一及分裂混乱的结果。
我以为荣格的说法中可以找出一定的道理,比如心理或精神因素也可能在引发精神或心理异常中占主要因素(文学化的说法是灵魂不统一)。但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二就是生物或说生理因素。我想荣格一定不能想像,吃药改变生理状况,能够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甚至精神分裂。
荣格说,他听同事说,在火车上一个人通过看一本用他所不懂的外语及Cyrillic字体写成的指南,引发联想,诱发出了潜藏内心的情节,从而受到启发,认为不仅梦可以作为“自由联想”的出发点,存在各种可能。而且他也开始不再关注自由联想,而认为更应该关注的,是梦的象征本身。荣格分析说,用梦来推论性心理毫无意义。梦的象征另有所指。并举了个例子,说一个绅士总梦到一个粗俗女人。荣格解释说这是“阿玛尼”心理作祟。
他说“理解做梦人为什么倾向于忽略、甚至于否认他们梦中的意图是容易的,意识本能地抵御任何无意识和不可知的东西。”
上面这句话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离奇之处:“意识本能地抵御无意识”,这句话就像是在说:“意识在无意识地抵御无意识”,自相矛盾。
我以为,正像荣格所说的那样,象征是理性概念范畴之外的,所以具有含混、模糊的特点,而所有具有这个特点的东西,都可以用来诱发具体的事件——算命的深知这一点,星座占卜师门也是靠这个技能混饭吃。回到诱发情结这个事情,含混、模糊的象征刚好可以用来侦察人的情结,这是一种技术,所以意象对话、画图心理、沙盘游戏、色彩心理及各种算命、看相及趣味心理测试均采用含混大法来引发情结,当然这种技术的缺陷会导致一批人算不准。但因为是引个人发现自己情结,所以应该有一批测完或算完“好准好神”的client。
荣格关于无意识的定义很可能是错误的。“无意识部分是由大量暂时晦涩难解的思想、朦胧含糊的的表征、模糊不清的意象所组成”。或者说,他的这个定义只涉及无意识当中一部分,而非全部。
他举了个例子,说明意识和无意识都在对人产生作用,例如在催眠情况下,一个女人讲出了许多她在意识情况下“不知道”的事情。他可能想说,神经症只是人常态的夸张化而已。因此,在神经症人身上出现的状况,在一般人身上也一样存在(这种生理解释如无意识一样适用)。
荣格提到记忆,并说压抑的记忆是神经症的病源。
关于意识、意识的分裂、记忆的奇怪现象可以参考Searching for Memories一书,看完了基本就会对荣格的错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此外,荣格及弗洛伊德似乎都关注的生病对象是跟所谓“癔症”(somatoform)有关系的,这类人一定具有一种特别的人格特征,比如受暗示性很强、感情用事理性很差。
荣格提到很多关于记忆的例子,把许多隐藏着的记忆理解为无意识在起作用——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不知道为何荣格还执着于无意识,奥卡姆剃刀一挥,“无意识”的概念就直接完蛋了。(无意识就会划归到记忆中,跟内隐记忆发生了关系)。
“我想起了一个男人的例子,这位男子卷入了一系列可怕的事件当中,无法摆脱。他发展出了一种近乎病态的癖好,攀登险峻陡峭的山峰,作为一种形式的补偿。他在寻觅“在他本人之上“的境界,一天夜晚,他梦见自己从一座高的顶峰踏空而跌入虚无的空间。当他告诉我他做的这个梦时,我即刻便感觉到了他所面临的危险。我竭尽全力迫使他注意梦向他发出的警告,劝说他不要去登山。我甚至告诉他说,他的梦预示着他将死于一次登山事故当中。但是,他对我的劝告置若罔闻。六个月之后,他踏空坠入虚无的空间。”(第36页。)
开始算命有木有!!有木有!!!
(续集)
荣格然后说,无意识有一种未卜先知的能力,是意识所不能做到的,它能预知人可能面临的灾难,并通过梦表现出来。
荣格这个说法很缺乏前因后果的关系,是牵强附会的联系,不足信。
荣格提到本能和意识的关系,说古代人更多是听从本能,现在人发展越来越多的意识造成跟本能的分裂,但“幸运的是,我们还未丧失这些本能的层”。
从前后文来看荣格的说法并不针对这些词的现在内涵,但总的来说他在这个问题上错了。本能是无法丧失的,因为本能是维持人存活的机制,是生存中枢(脑干)、情绪(边缘系统)和初级思维(皮层)。没有这些东西,怎可能存在一个能量团,一个精灵,一个灵魂,在思考生命的意义。所以Cold Souls就有点滑稽了,因为一开始就错了。要说到先行的预言,更好的解释是这样两种说法:其一就是可能性和巧合,比如喜欢攀登的人,可能会出现坠崖的情况。其二就是self-fulfilling prophecy,比如觉得自己会坠崖,然后下意识地创造机会坠崖。
荣格说,经常会出现的梦“通常是一种企图补偿做梦人生活态度中某一具体缺陷的梦。亦或,它是可以追溯到遗留下某种特定成见的创伤性时刻的梦。”
荣格说:“无生命客体和无意识协同合作,构建象征形式。”然后他举例说,许多事实证明,人死的时候经常有镜子、相框等掉下来,摆钟停摆,房屋崩塌。(荣格还是个神秘主义者)
荣格说到,他非常惊讶地发现,大量的人都不使用理性,或愚蠢地使用理性。他说,使用理性生活的人是靠思想活着。而另一部分人则靠感觉(feelings)活着。
荣格说,一般准则是,梦要么是补偿意识心理的缺陷,要么是矫正意识心理的扭曲。
荣格的这个说法值得注意。这个部分尚未证实,也尚无其他结论。到目前为止,也就知道梦跟记忆有关(巩固记忆的作用),也跟REM阶段恢复精力有关。
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集体意象和集体象征的概念。
荣格说,现在人因为自己能控制自己,却不知道自己依然受外界种种力量的控制。
这句话说得很有意思,一万年再从头,我们虽然不再像原始人那样,相信神、自然等在操控一切,以此引发迷信和宗教,但却发现新神,那就是基因,于是,人的命运重新又回到外在力量手中。虽然基因只掌控一半命运,另一半命运却又落入环境手中。对于一个人,特别是一个不幸的人来说,他还能做些什么呢?所以说,运气好的人活着是喜剧,运气差的人活着就是悲剧。有些人不好不坏,混着正剧。
荣格说到人内心的分裂,提到compartment心理学。他认为本能、无意识及意识的分裂是人内心生症结的原因。
这个说法应该跟大脑的分层有关系,如脑干、边缘系统及皮层。这三个系统对应所谓compartment,三个作用系统之间的失调问题即是所谓的“分裂”及“心理症结”所在。
荣格数次提到那个女孩献梦给她父亲作为圣诞节礼物,她的梦都是具有象征意象(如天使、上帝、有角的蛇)的怪诞的梦,我怀疑这是一种精神病的特征,不是正常的梦。
荣格曾经提到一种特别的仪式,在这种仪式里人会沉醉并感觉与神和为一体。
我觉得这种神秘体验,以及其他任何神秘体验,和致幻劑、毒品及爱情的作用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刺激大脑快乐中枢或其他什么中枢所造成的一种结果,只是引发的线索不一样而已。
古代的树木或者植物象征心灵生命的生长和发展过程。本能生命由动物来象征。
------------------------------
后面是某位荣格的门徒谈神话作品中意象的文。
他提到四个周期,即“鬼精灵周期”、“野兔周期”、“红角周期”和“孪生子周期”。
我认为之所以神话之类具有象征意义,是因为人的思维结构是适应这种象征或故事型思维方式的,而不适应抽象和逻辑。因为神话在民间广为流传,象征也深入人心,但抽象的著作像康德的作品,则需要具有高度专业知识的人才能看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推断,不擅长逻辑和抽象思考的人,理性很差的人,靠感觉行事的人,讲话喜欢事无巨细反复讲细节而抽象和概括程度不够的人,是意象对话、绘画、催眠和沙盘技术所适用的人群!!!跟我的猜想不谋而合有木有!!有木有!!!
这位老大举了个青年人做梦到白猴子的例子。接下来他的解释让我感觉极为不满意,他说:“做梦者本人无法提供自由联想,来解释为什么猴子是白色的。但是,根据我们有关原始象征的知识,我们可以设想,白色赋予这个要不然就是平庸任务独特的神一般的特征。这就与鬼精灵半神或者半魔相当吻合了。”
我以为,自圆其说不是一个好理论的特征。更何况是牵强附会地自圆其说。一种好的理论,应该具有预言能力,经得起证伪。所以给我的感觉就是这小子在忽悠。
第一个象征:黑衣人,即“阴影”,代表隐秘的、受到抑制的、不受欢迎的(恶毒)人格特征。(但也有有益的方面:常态本能和创造性冲动)
英雄与怪物妖魔的战斗:意识自我与阴影的战斗。
文中所有的神话及原型分析都是来自西方神话,可见在中国这种原型必然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中国人不会梦到阿基里斯,但会梦到观音和孙悟空。
梦中的女性代表自身的阿玛尼,有时也跟母亲有关系。
有怪物、阴影的梦表示一种不成熟。成熟之后,怪物被女人替代。
除了英雄象征,还有成人仪式主题梦。
男人的梦中成人仪式可能会是死亡/sacrifice,而死亡总是与复活有关。
对于女人来说,服从因素经常出现在成人仪式中。
外国人的诚实和理性一直给我一种很好的印象,就像本文的作者经常说这样的话“这大概象征着”.....
女性梦中动物的形象,特别是凶猛的动物的形象,与性心理有关。与凶猛动物的关系象征与男人的关系。注意女性的态度和做法。
仪式代表新阶段、新生,如成熟,或者新生活目标。
男人梦中的阿玛尼对应女性梦中的野兽。
到目前为止,梦所代表的冲突起因有:性压抑;角色转化冲突。自我和集体的冲突。女性文化角色和自我的冲突。
关于仪式为什么与某种重大的变化,如新生联系在一起,我想这跟仪式对一个人态度和信念的巨大影响有关系。仪式直接作用到人的最深层,就像计算机编码中的低级语言和高级语言一样吧。
孤独的旅行和朝圣主题——超越。(包括鸟儿飞翔及其他含有解脱意味的剧烈运动)
后面一文中关于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分析我以为是一种坏理论。
“动物通常象征着无意识自我,动物代表着我们的本能属性,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天然关系。”——他们自己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通常石头或宝石象征无意识自我。
第四部分作者是阿尼埃拉·加菲,没有猫。
荣格及其门徒的分析心理学带有过度阐释和“赋予”意义的特点。“象征"心理学的要义就是类比和比喻。
旅行(未知之地)和歇息,代表新生和成熟。
山道旅行是”情境转化“的象征,代表旧心态像新心态的转化。
梦中的自己代表自我意识,其他则代表未知的无意识部分。
”老妇人“是永恒的女性智慧的象征。
左代表无意识领域。右代表意识领域。
梦里的声音是无意识自我的介入。
===================
终结篇
其一,人是一种悲剧性存在,其自身的存在是一种工具性存在,不是以自身为目的,而是服务于基因。所以,人永恒地,是个悲剧。其二,意识是人存在所使用的工具之一,同时意识不是一种完美的工具,它可能会出毛病。此外它还要跟其他各种工具协调一致地工作,难免会出现矛盾冲突或者失调。
===========================
真正的终结篇
荣格或许传承着人对自身关照的哲学的精神,这个精神从许久以前开始,到现在也没有结束。从最初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荣格的分裂的现代人,接下来,我想,该有人把这种思考,根据最新的科学知识,传承下去。这个人,可能就是我。可是我现在还没空。还在给人端茶递水。那就再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