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鲁迅杂文全集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2-03-29 03:37: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鲁迅杂文全集读后感1000字

  《鲁迅杂文全集》是一本由鲁迅著作,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10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鲁迅杂文全集》精选点评:

  ●少年时看不懂,青年时不喜看,如今不忍看

  ●这一本是爸爸当时收藏的,他们读书时期学鲁迅的作品,如今还在书柜里,封面尚存,童年时我一度看过3遍不止,可惜于我年代已远,并未读懂。只觉一些文章比较好笑,笑完又觉得里面的人物可怜。比如《立论》。

  ●补 我妈送我的成人礼

  ●我记得里面好像有一篇名字叫做《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刚又百度了下,差点把这名字写错,多么狂邪酷拽的名儿~~!嘿~!

  ●很早买的盗版书

  ●讽刺与批评艺术淋漓尽致

  ●借给谁了,还没还给我。

  ●现在看鲁迅的作品总感觉有些刻薄。

  ●我之节烈观

  ●少年时的盗版读物

  《鲁迅杂文全集》读后感(一):饶有趣味

  字很小,纸很薄,印刷得还清楚,不经意间从书堆中瞥见一本暗在角落的鲁迅集子。随意(有意)翻到最短的篇幅,鲁迅自述幼时恶恨的撕毁弟弟的风筝,他对此久久内疚不已,即使弟弟笑说已忘,这更让他自责、怕伤害了那纯粹美好的梦想。很有意思,却又很令我可怕

  《鲁迅杂文全集》读后感(二):分为两种,标准是是不是和政治结合得紧密

  该书中与很多的东西是超时代的,中国人还没有走出鲁迅所说的怪圈,是不是真正的人,是不是真的有思想,鲁迅能够告诉我们。

  和政治结合得很紧密的文章,我们可以略读,但其他的我们真的要好好地读一读。

  有不少的问题,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想到的,但鲁迅想到了,如果没有鲁迅的话,我们也许会明白,但是不是很晚呢,这是很有可能的。

  《鲁迅杂文全集》读后感(三):鲁迅——遥远的记忆

  对于一个作家的评判标准有很多,官方的非官方的,不尽相同。我们可以用一大堆的理由去判断某一种标准不够权威。

  而我能想到的评判标准,就是这个作家的文章能否被我们学的语文课本所收录。作为书籍,它背后的读者以亿来计算;作为教材,它承担着传播我国优秀文字文学的任务。所以国家在选材上是甚之又甚。诚然会有很多除开文学性以外的因素在里面。但既然是语文课本,文学性是第一位的。其他的再多都是次要的。那么从这一点上看,能被选进语文课本。作家以及其作品的代表性、在文学文化史上的地位等等。都是震古烁今的。

  对于鲁迅,稍有记忆的人都不会忘记学习过他的作品。《三味书屋》《社戏》《记念刘和珍君》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可能现在的学生对于鲁迅这种“骨灰级”文学人物认识不足。但是金庸总该知道吧,没看过书,电视剧也应该看的不少了!以金庸这种在现在被认为是宗师级的作家,语文课本也只收录其一篇节选而已。那么再拿课本里那么多篇鲁迅的文章与之对比,仅仅是数量上的对比,也能想象得到鲁迅在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地位是怎样的!

  我不是什么书评家,也没有资格去评价鲁迅他老人家。少年时代我看的书很杂,很难遇到几本书或者几篇文章是同一个作者的情况。但是鲁迅是特例之一。我差不多看完了他所有的作品。 众多作品当中,《狂人日记》固然有其独特的历史意义。但我觉得杂文确实是其特色。其他作家的代表作大多都是小说,但是对于鲁迅,当提起其代表作,你不得不说他的杂文!而提到杂文,可能又不得不想到鲁迅。这种概念的等价,可能是由于语文教材对于我们的潜移默化。但当读书多年以后你再回过看。这种等价的概念依然成立。因为我们还是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鲁迅杂文全集》读后感(四):社戏

  2011年春节我看了一场社戏。在五虎山脚下的村庄。是我亲戚的朋友请客。我和我妈做我舅的车去五虎山。上山前的村庄有一排别墅,都是爆发富盖的,传说都是做纸钱烧供品生意发财的人家。但进山后的人家倒没那么富了。多数都是旧房,偶有新房为数也不多。我是在下午3点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进入庙会之中。看到一个吕洞宾打扮的人登台,然后八仙剩下的几位依次出场,恭贺新春。我才意识到我来晚了!大概错过了之前的一出八仙戏罢!然后我在下午剩下的时间里看了一出完整的《小团圆》。

  对于这出戏我没什么印象了。甚至不用记得剧情与细节,因为可以搜索到相关的资料。这次是我第一次看闽剧时有字幕!台词对话都是福州话。演员表演也卖力,反正我是看得挺有趣的。在看完社戏后我迎来了漫长的无聊期,村里没有手机信号。但有广播信号。我用手机搜索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第一次听到了李敖的声音。杨澜专访他老人家。此前不大了解这人。后来,才在康熙上看到他的样子。最后,又在这篇文章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295738/中得知他前妻对他的评价。

  与鲁迅小说描写的社戏有极大不同的地方在于鲁迅看来并不喜欢传统艺术。当然小孩子们多半也不会喜欢这么慢节奏的艺术。哪怕加了字幕。我倒是觉得挺有意思的。最后,在我回来后我上网搜索了一下五虎山文武学校。就是那个最后倒闭的学校,旧校址还在,我就是在学校空旷的荒野里错过了第一场八仙戏。

  《鲁迅杂文全集》读后感(五):叭儿狗和友邦

  鲁迅揭示了中国的两个有趣的现象:

  1.叭儿狗往往比他的主人更凶狠。

  2.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其实也不难理解。

  狗的地位终究比主子低,平时也不少受主子的气。

  摆脱受气的唯一方法就是自己成为主子。可是又不可能。

  所以只好意淫,意淫自己已经是主子对下属苛责。意淫总不免会夸张,所以更为凶狠。

  第二点就能好理解了。

  家奴翻身主子往往要倒霉,因为当主子需要打着旗子建立新党羽消灭旧党羽,最好的旗子就是反腐败。

  然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就能继续过上好日子的权贵当然要“宁与友邦”

  最后使得所有“有识之士”都为统治者服务。

  王小波曾感叹到: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我想对他说:你也太高看自己了,王臣都是“佼佼者”(别名祖国栋梁)了,你充其量不过是家奴而已。

  所以林则徐忧心鸦片:“长此以往,中原几无御敌之兵,且无充饷之银”他是为统治者考虑,哪管老百姓死活。

  但是中国人不愧为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很快就想出了解决方案:网络游戏是最好的鸦片,不仅能充实国库防止白银外流,还能愚民弱民,更不会影响军队战斗力……

  优点不胜枚举。妙策,妙策。

  在专制的国家,长治久安和民富民强是不可兼得甚至是有冲突的。

  民强何以安?民富何以治?

  只有民众没有枪械,军队对内才有威慑力。

  只有民弱民穷,金钱才可以发号施令。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鲁迅杂文全集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