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诗选》是一本由余冠英 选注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0.88元,页数:3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汉魏六朝诗选》精选点评:
●赞
●三曹【曹植】,七子;【嵇康】,【阮籍】;潘岳,陆机;【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眺】;江淹,吴均,何逊;阴铿 北朝:王褒,庾信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吴均《山中杂诗》
●六朝诗的风骨天下无匹!
●选诗来看,大部分不错,但有些诗选和解读仍存当时的时代色彩。 出注来看,偏简单,太浅;盖因此书性质之故,未可深责。 汉魏之诗,其中风清骨峻之感,悲慨古直之气,实在非亲读之不可以知。诸如“风骨”等语词,在传统的“兴感”面前,如今西方文论的概念解析显得极其单薄而苍白。 注可略,然此书所选诸诗,日后宜再细品。
●感覺是余冠英選得最好的集子了
●再见此书,念及高一后半学期之同桌杨晟,其为余诗歌世界引路人。由兄,乃得在那年纪怀情感之注入搜寻钦读课本内外可及之诗词,得接触余光中之诗作散文及理论译注,及得蒙一无所知之初、起手便硬推此书扔给我读。后来高二分班,难再朝夕共处,大学之后,音讯渐无。但因此缘,建立音律文学之阅读方向与审美口味,遂将宋词、元曲“三百首”,“豪放”、“花间”盗版集,皆一览过,再上寻诗经、楚辞、古文观止,西觅荷马、但丁、浮士德,无章无法一路读来。今日回顾,确仍庆幸当初由汉魏诗而入,因汉语诗歌史上浑厚苍茫一味,过此再无。盖启蒙时高山仰止,则从此除却巫山,既见正念,则邪见难入。
●喜欢魏晋时期的诗,歌的属性更强烈
●那年,水天清,影湛波平。
●从此领略汉魏六朝诗歌的美
《汉魏六朝诗选》读后感(一):真诚
最喜欢古诗。因为它自由。自由又不放纵,是天性的自然表达。
崇尚个性,讽刺当时权势,或是思念他人。
一首首鲜活的诗,一段段感人的情,一个个痛快的人。
缠绵到骨子里,抗争到骨子里,霸道到骨子里。
我痴情于里面的美人,敬佩她们对爱情的忠贞和对感情的果断。
看过浮华,质朴的东西最容易令人动情。
《汉魏六朝诗选》读后感(二):有些诗,在文学史上提的人不多,感觉很好
余冠英先生选注的版本,很经典。 汉魏六朝的诗,是唐诗的先声,虽则技术上没有唐诗那样成熟,风骨上更为拙朴可爱。 这个选本,选了约三百首诗,除了汉魏六朝的诗以外,还包含了西晋、北朝、隋的作品,范围比较广。 一首一首读下来,确实能读到一些好诗。 除去那些名声很响的诗以外,有些诗,在文学史上提的人并不多,感觉也非常好。 汉代诗作中,汉武帝的《秋风辞》、刘细君的《悲愁歌》、蔡琰的《悲愤诗》、无名氏的《饮马长城窟行》《孤儿行》等,均极好。 汉代诗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古诗十九首系列,那种时光难再的悲叹与宇宙意识,叫人心折。 魏诗中,曹植获评最高,但我更喜欢曹操、曹丕。 晋诗中,当然陶渊明最好,几乎篇篇皆好;左思名气大,感到只是偶有佳作。 南朝诗中,鲍照似可,但比不过谢朓,江淹、吴均、阴铿等都也不错,最好的是无名氏的《西洲曲》。 北朝诗中,以庾信名声最大,但用典太多,杜甫说:“清新庾开府。”实际上读来并不“清新”。 北朝最好的诗是无名氏的《木兰诗》。 隋诗,当然要数薛道衡的为佳了。 此外,这个时期的诗中,佳句不少,佳篇不多。
《汉魏六朝诗选》读后感(三):摘录
读诗,只为在心底搅动起丝丝波澜~
几首产生共鸣的摘录如下:
杂诗——孔融
远送新行客,岁暮乃来归。
入门望爱子,妻妾向人悲。
闻子不可见,日已潜光辉。
孤坟在西北,常念君来迟。
褰裳上墟丘,但见蒿与薇。
白骨归黄泉,肌体乘尘飞。
生时不识父,死后知我谁。
孤魂游穷暮,飘摇安所依。
人生图嗣息,尔死我念追。
俯仰内伤心,不觉泪沾衣。
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
古诗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那一系列的羁旅诗太能触动我了,一下午的心情都变得忧郁沉重起来)
情诗——张华
游目四野外,逍遥独延伫。
兰蕙缘清渠,繁华荫绿渚。
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
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
不曾远别离,安知慕俦侣。
归园田居——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陶宏景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敕勒歌(翻译作品)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汉魏六朝诗选》读后感(四):提醒,新版已出
中华书局,余冠英作品系列。
问一下,人民文学当年的这个系列出了多少年?出了多少本?我知道史记选和宋诗选注最初都是这个系列的。好崇拜这代人,以及编者。斯人已逝,已成绝唱。
短注中附带了我的一则短评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发现好多人落入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认定五言诗都是质朴的,可不是这么回事。有人评论余注释太简略,这也不大对头。从诗集的注释讲,除却没有引入会评会注可能还算有道理,就现代注释而言,这已经是最精到的了。
附上几则这一时期几则作品的评析:
为父母的,留给孩子的书,这本是首选的一批,文学需要一种熟稔感。这些诗,成年人除非反复读过十数遍,有些篇章才能入你的心,有所感受;但对孩子而言,这个模糊的底子对他将来的文学历程,就太有帮助了——这是一个异常难得的第一印象。
另外,对有志文学的同志说一句,到图书馆借人民文学这个系列吧,你绝对不虚此行。
几个易读错字:
蔡琰yan3 王粲can4 阮ruan3籍 谢脁tiao3 柳恽yun4 阴鏗keng1 刘昶chang3 萧悫qu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