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是一本由N·H·科琳宝姆著作,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223 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亡诗社》精选点评:
●2007年6月14日
●有感染力的作品!
●MYGOG
●My third book report
●看原文很有感觉
●我的论文。。。。
●(剧本)主旨其实是对整个教育制度的嘲讽和反思。里面有一段Keating教大家怎么水大学论文,妙趣横生,到现在也不过时,可惜电影全变成单线剧情了。这让抒情变得更简单,但深度却不够了。而且电影里尼尔父亲和Keating的尖锐矛盾属于串场。
●翻译不是很好
●刷原作。这个版本是双语对照,中文翻译有点问题。二刷可以用原版和湖南文艺出版的对照来看。
●讨厌英汉对照 还是电影直接啊
《死亡诗社》读后感(一):大风吹
今天,大风。
七楼的高度,我看见,风,扬起红白蓝帆布,扬起对窗的碎花裙子,扬起一地紫荆花,扬起,我的思念。
对家以及某个时间里的记忆的思念——
比如,凉水铺,青花瓷碗,山葡萄,酸味。
午后,杂乱的床上,我静静地翻阅着中英对照的《死亡诗社》,时间悄然流逝。
尼尔用死亡祭奠无可奈何的青春。而我,胆小如鼠。
不用上课的日子,有时也很难过。
美学老师说,你们这代最可怕,因为没有信仰,漫无目标。
信仰是什么?
虔诚的祈祷,安静的等待。
《死亡诗社》读后感(二):我觉得应该译成《诗魂社》
看了书对电影了解更深了一点 回头一想死亡诗社这个名字 觉得不但容易让人误会 (很多朋友光看名字就不想看这部电影)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误译 死亡诗社 换成英文就成了dead poem society 不是poet society了
照电影剧本的意思 死亡诗人社团 是死亡后才有资格成为正式成员的社团
书中把他们译成诗魂 我认为很贴切
可死亡诗社是什么 讨论关于死亡的诗的社团?还是导致死亡的诗社呢? 怎么看都给人一种阴森灵异的感觉 这实在有悖我们真正领悟电影后那种激昂积极 热血沸腾的情怀了 你们觉得呢?
《死亡诗社》读后感(三):我能理解Kate为什么一直离不开Pete了
是的 我不怎么读书
没读过王朔这么高级的文字
但我也没闲着呀
我仍旧被文字感动着
我相信诗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之一
我相信人人都奢望有个基廷先生
恩 我想看它的电影了
托德:
他的手伸出来,扼住我的咽喉。他一直在缓慢地喃喃自语。真理……真理就像一条总也暖不了你的脚的毯子。
诺克斯:
上天创造了一个名为克里丝的姑娘,她的发丝与肌肤如黄金一般,触摸她的感受如进天堂,吻她则是无上的荣光。
他们创造了一个女神,叫她克里丝。怎么做成的?我将永远无法知晓。尽管我的灵魂远远落在后面,我的爱却熊熊燃烧
在她的笑靥里我看到了甜蜜,她的双眸闪耀着眩目的光彩。生活完满,我心无憾,只要知道这世上有她在。
《死亡诗社》读后感(四):死亡诗社
刚刚看了别人的评论,才知道原来这本书是在电影之后才面世的。
且听说电影剧本很精彩,一定要找来看看。
Carpe diem.Seize the day.
以前一个曾任校长的老奶奶得知我读师范类学校时,对我说,很好啊,女孩子当老师很好的。只是我不忍心跟她说,我读的是非师范专业。
一直认为自己不喜欢当老师,按照同学的Q留言“学而不厌,毁人不倦”。越长大,越觉得老师是个神圣的职业,是雕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也许像韩寒之类的怪才并不认为老师比其强多少,但是世界上普通智力的人还是占多数,平凡人如我者,大多希望自己能遇上个好老师。
像KEATING,一个不愿意让学生照本宣科的念着对POET的注解的人,一个让原本内向的TODD在全班即兴作出一首诗歌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并且敢于在最后与家长校长“邪恶势力”意见相左,一个喜欢被人称作“O,CANPTAIN,MY CAPTAIN.”的人,一个经常对学生说“why I want to go into the jungle,because I want to suck the murrow out of life.”的人,一个最终还是离开了的人。
最难忘的,是书里面一段对自我的思考的一段话:What it demonstrates is how difficult it is for any of us to listen to our own voice or maintain our own beliefs in the presence of others.……there is a great need in all of us to be accpted,but you must trust what is unique or different about yourself,even if it is odd unpopular.As Frost said,'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and I-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S.:这本书的不足,感觉细节交代不够,且结局真的是嘎然而止,再多点HOPE就好了。
===========================================================
突然觉得,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或者文学,都没有必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与理解,只要你说的过去,为何不能有多种答案?
语文课有必要,但标准答案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