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是一本由林语堂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子的智慧》精选点评:
●书是好书,可是看完了以后发现很是不懂。。。其中有些许自我感觉受教的地方,不过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
●好久以前读的,都忘了。
●以听书的形式读的。处于科技发达的新时代有些思想真的难以接受。但大部分思想依然隽永 ,智慧。 以下是我喜欢的思想 1.刚者早逝 柔者长存 2.空杯心态 3.“朴” 4.知足常乐 5.心无物欲 活的简单 6.地低成海 人低成王
●恕我愚笨,盯着道德经原文傻傻看很久,也未能懂得其深意。于是,开始翻庄子,发觉庄子是个讲故事的高手,比较有趣,虽然我也只是翻翻而已。这些天,突然觉得灵魂缺氧,很严重。于是,就买了这本书,站在庄子的角度谈老子。 20140601读完:摘取庄子里的寓言和观点来支持老子。其实是非常非常简单的一本书,一个多小时就看了三分之一。
●老子的论点,庄子的论据。有理有据…
●幽默的大智慧
●庄子翻译
●没看多少…用《庄子》反观《老子》的思想,形成互文,但我想看原文不想看林语堂讲故事…不如现在,我直接去读《庄子》好了。
●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一本好书,不同时期读总有不同的心境。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一):上善若水
晦涩难懂,确实充满智慧。
初春买来,深秋读完。最初只能艰难的一点点读懂,也曾问自己干嘛要来阅读这种类型的书呢?人融入书中后,才越发觉得值得二字。对比当下流行的那些心灵鸡汤,更偏爱这种晦涩难懂,一点点启发智慧的书籍。
多听听老子的话有很多好处,不少人往往是伤痕累累的之后才能深刻体会老子的话。
人生不能缺少,修行与阅读。智慧的提升,内心的宁静。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二):悟不到
老子境界高,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道与名乃玄幻飘渺变化莫测不可名状。
“无为则无不治,虚民之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此亦为愚民之治?
“不尚贤,不学道,不求智,天下万物皆顺应其本性。” 不以规矩,此为任性乎?
我不求智,必有世人求智;我不学道,必有世人学道;我无为,必有世人有为。故出世,乃有勇之士可为,乃参透世事之贤士可为,非吾等凡夫俗子可遑论。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三):逆书
听惯了孔孟之说,再看看老子的理念,不觉的太适合现在的社会了。
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戒刚强,不争,少说话。看望这本书,不知道是老子的道德经写的好呢,还是林语堂先生写的好呢?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这本书适合30岁以后的人读,30岁之前读,还是理解不了老子的良苦用心啊。
慢慢发现世界观真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改变,原因就是我们在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些事情,发现这些事情拿我们以前学习的孔孟之教无法解释,或者是无法更好的解释。随意我推荐各位还是先是孔孟吧,孔孟是人生的第一层境界,老子是人生的第二层境界,再往上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四):用过少的经历读厚重的事
近每日抽1小时不等的时间拜读林语堂先生《老子的智慧》 ,友问:道德经 读唯物还是唯心?私下回:唯心。一件事物:视角、观念众多因素都影响我们对其的看法。因此友觉察我的消极并告诫我。[调皮]。然,不然。拜读,其心就有几点认识:1、山丘是聚集小的才变成高大;江河是汇集了许多小溪才成为大川,近代打孔反孔的都是熟读其精要的才有足以辩证的言辞。2、承接上理,视不同的万物为同体,称为:大;具备所有事物的不同点,称为:高;在书中我更加反思了:持守大小的事物有顺序便是有条理,纲纪即行便有力;顺应大道,则有备;不应外物而动心挫志,外便不会坚持成见,内便不会摒弃有道的本性。3、道就好像大泽一样,各种木材由此而长,合而不同,便是丘里的言论。4、想说什么,脑袋一闪,我给忘了,所以观念存心存行为,可是组成文字,就是那一闪的光芒。[调皮]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五):老子的智慧
充满智慧的佳句:
譬如说,有臧和谷两个人去牧羊,他们都失掉了羊群。问臧怎么丢了羊的?他说是在读书。问谷怎么丢到羊的?他说因为赌博。两个人失去羊的原因不同,而其结果却是相同的。
人莫不因外物而改变了自己的本性:小人为利牺牲,读书人为名牺牲,官吏为家牺牲,圣人则为天下牺牲。
推荐理由:
读完《孔子的智慧》读老子,诸子百家就好像立在眼前的一扇又一扇的门,有的半掩着,有的完全敞开着,有的则紧闭着。国学为国人所著,无论打开哪扇门,走哪条路,都是自己的选择,有时敲敲这扇门,有时又偷窥另外一扇门里面的光景。看完之后,会觉得把自己的人生作为一种实验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孔孟和老庄的入世与出世这两种理论也可以很自然地相处。原因则是,不妨以孔儒之道来验证这世俗成功与得失的不过尔尔之真相,以老子道家之说来保持得而未得,失而未失的心态,一切终会到来,一切又都会离开,物我本为一体,能量终将守恒,这都是造物主的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