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爱论》是一本由[保] 基·瓦西列夫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5元,页数:4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情爱论》精选点评:
●據沈昌文說,此書至少刪了五萬字,全部都是關於性愛的描寫。刪節字數,是潔本《金瓶梅》的十倍。當時看的時候,還以為這本書很乾淨很純潔,看來還得找個最完整的版本來汙染我的頭腦。
●sl第二本读物
●读的那叫一个累啊。举证随意,基本是一本摘录+随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开头就用唯物主义阐述其实还蛮中肯的hhhhh
●书中的一个理论是社会主义爱情比资本主义的爱情要高尚……那我也只能笑笑啦
●行文优美而味同嚼蜡,所以我称之为“神奇”。辩证法只能在形式上解决问题,批评来嫌弃去自己的结论却很干瘪,用哲学讨论性别平权还行,爱情的话还是放过它吧。对女性的认识至少方向上没错,这已经令人欣慰了,我也懒得管他批评叔本华尼采魏宁格是基于“资本主义的愚昧”还是别的什么……
●对味得很~
●关于爱情方面最正儿八经的一本著作了吧。还是很有启发的。
●马克思恩格斯论妇女及妇女记件零售或批发问题。
●大学时在朋友处,粗略地读过。
《情爱论》读后感(一):牵强得很
作者看书很多,可惜对于心理学研究不够深入,结论常常牵强得很,且常受社会掣肘。
全当了解一些爱情故事读罢。
《情爱论》读后感(二):摘抄
1:爱情把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联结在一起,他是生物关系和社会关系,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综合体,是无知和意识的多面的,深刻的,有生命的辩证体。 2:爱情的基础是相互的好感,彼此中意。 3:爱情是一定社会结构中人的道德意识,同人的善恶观,同他对于道德和不道德认识联系在一起。 4:所有被掩盖起来不让人看的秘密,正是唤起一种不健康的好奇心,一种病态的遐想。
《情爱论》读后感(三):摘抄
1:爱情不但是延续种属的本能,并且融合了各种成为的一个体系是男女之间社交的一种形式,是完整的生物、心理、美感、和道德的体验。 2:文化修养只有在于精神的最高领域之中存在于道德和优美的王国之中。 3:只有具有在劳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规律的发展起来的意识,他能够跟定一定的原则和准则来权衡并且调整自己的行为。 4:社会调节实质上是为了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达到和维持性生活的最恰当程度而是对立的趋势保持平衡。
《情爱论》读后感(四):想法和摘录
读这本书的目的在于去了解自己,去了解感情本身的一些东西,去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东西,因为自己会有迷惑,失落,思考,这些自己所做的是否是正确的。
《情爱论》中瓦西列夫这么说过 “高级的妓女可以公开的表现自己的个人品质和优点。她是爱情的祭司,是亲昵的情诗的预言家”正是由于在古代妇女地位的低下,社会以恭良温顺准则,以夫家为尊的标准,压抑妇女的性格。方使妓女的真实自我令人感到更加难得与与众不同,才是有很多的妓女与才子之间的风流韵事的流传的原因罢。
古代男性对女性的贬低,不无存在着男性对于力量的极端崇拜,以致于对于生殖权力的崇拜。所谓极致相对于极致,天堂的对面即是地狱,男权的极致崇拜导致的是对此的极致反击,女权主义的盛行对男性多于贬低的抨击。
《情爱论》读后感(五):巨人的爱情思潮都已过去,我呢
很多大作家大哲学家大思想家都会遇见一个女子,体验到真正的爱情,马克思说,她的皱纹都让他为之震动,它使人产生巨大的道德力量,净化欲望的干扰。这一切如此的自然,不像中国传统文化里净是对人性的压抑,相反是对人性的解放。
男性思想家里,尼采,叔本华暂且不提,歌德,马克思,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竟然都把女性看做一个柔软的物体,任他们摆弄,男人的爱情是我要,而女人的爱情是他要。放***狗屁!
女性最大的美德是温顺,呵呵。
我希望,我也能,作为一个女性,拥有独立判断事物好坏,独立思考自我,面对生活挑战,体验真正的爱情,哪怕会面临死亡,病痛,窘迫的生活。
我们从来都是生活着,却从不思考什么是活着,什么是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