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间词话》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11-25 04:00: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人间词话》读后感锦集

  《人间词话》是一本由王国维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00元,页数:15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词话》精选点评:

  ●2014读过并记录过。 以前走马观花看过一点。 最近潜心看,慢慢看,一句句看。不求速进,但求心得。

  ●当初考研的时候读的

  ●相见恨晚。五代两宋至近代,词人甚多。静安先生所推崇的人寥寥几个,后主,美成,子瞻,少游,稼轩,纳兰性德。至于他本人写的词,俺不敢妄评。

  ●读着静心

  ●细腻,耐人寻味。不过读的繁体。费劲。值得多读咀嚼

  ●艺术的哲学,哲学的艺术, 想到了黑格尔,想到了什么是“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不错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没读完。。貌似很难再有那份心境了··

  《人间词话》读后感(一):诗人的情怀何须揣摩!

  RT~~~

  欲说还休也好 为赋新词强说愁也罢 这世间的事儿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风和骚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的共鸣

  《人间词话》读后感(二):人在行云里

  王老是从诗词里挖出了深境界,其中的见解果然是我辈无法道破的,从诗词中看人我物我生我,梵唱三千,一点而已。与其说是析词,倒不如说是对人生况味的解读,字字句句自在胸中,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皆似成了眼前一盘棋,或清婉或豪迈或迤逦,嬉笑怒骂,贪嗔痴怨,泾渭分明。字里行间,天上行云,人在云里

  《人间词话》读后感(三):有学问但是不好看的书

  人间词话 怪不得,大家老说王国维那人生三个境界。。。。因为一开始就是这个,后面恐怕都没看过吧~hiahia

  还不如直接看古诗词鉴赏词典,每次他只提到一句,我就觉得很难受,非得把原文查出来。强迫症。

  有Ipad看书真舒适。也不用花钱,好爱padi呀~~~

  《人间词话》读后感(四):片段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翻看纳兰词: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着实悲伤。关于他,传言颇多,然早逝是事实。不知道他是有多苦闷惆怅才致早逝,也许天资聪颖的他过早的看透这人世的一切,无力改变的现实令高洁的他难以忍受?唉,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人间词话》读后感(五):关于极端推崇天才

  开始还以为是一本该正襟危坐地看的书,但后来就变成吃着零食歪着看。这是一本香书,看得我口齿生津,配零食随便看刚好。

  王国维爱天才性灵,庸才的多少想破头的斟词酌句,他都不屑一顾。他推崇“不隔”的自然之美,不喜“隔”的堆砌造作。有人可能会以为这样讲未免太极端,但也并不是。

  “不隔”要作好其实是难的。内心缺乏情致的人,要作直言,就常常要失之粗陋;只有真正有诗魂的人,才能随口直言就是绝顶的妙语。好的不隔要靠天分心气儿,是抛弃了技术的神韵,是可遇不可求的礼物。

  而要作好的“隔”,也不算容易。但一个人只要愿刻苦学习,博览群书,仔细斟酌,总能磨出几分样子。好的隔是可以习得的技艺,也精致,也美。但最后啊,人努力过了,也还是总要羡慕那点子求不得的天分,这也是常情。

  自己是庸众的,肯真心赞美天才,也算是可喜可敬了。若为了使自己的平庸成为正义,就非要说天分性灵没什么了不起,大概也是自欺欺人的话了。

  况且表达观点,如果不激进鲜明,大概也相当于没说;表达了激进的观点,反正也未见得能做到。学上得中,学中得下呀。赞美天才,保持骄傲的品位,大概也算是摸到了天才的衣角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间词话》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