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间词话》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09-16 19:4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人间词话》读后感锦集

  《人间词话》是一本由王国维 / 徐调孚校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00元,页数:12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词话精选点评

  ●王国大概姜夔黑粉 ̄へ ̄

  ●说到词,必然谈到《人间词话》。说到词评,必然提及《人间词话》。书虽小,却深邃。读过很多版本,n多遍了..........

  ●那些人名,我大多都不认识一知半解来应该买一本更详尽的。

  ●境界

  ●慢慢读常常读

  ●见解独到,不愧是大师,然不可尽

  ●第一遍是不能读懂了。 原因很多: 1.古诗词积累不足(这块可以靠后期补上去); 2.审美能力有待提高(以前觉得不可救药,后来发现作品看多了或许有救); 3.对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人格仅限道听途说; 4.自己没有创作过词,等于“共情经验基本为; …… 然,对美的领悟,对“意境”(不能理解为何王静安非取“境界”)的沉醉,会让我继续琢磨下去的,经典也是要反复咀嚼才能懂透的。

  ●这个版本真心不怎么样。错别字多!

  ●看了别人对此书的解读,觉得不可全信。自己的思考纵使浅薄,也该保留自我的判断。随着积累总会深刻起来,而不是硬去附议他人。

  ●我认为此版本最佳,顶

  《人间词话》读后感(一):一本关于境界且有境界的小本子

  叶嘉莹说,境界分作形象感情气氛三种。形象,体现我们事物直观大方一目了然,易于理解。感情,经历多了,对世界报以感性认识,也可以掌握迸发情感。唯有氛围一词,说虚不虚,说紧不紧。主要是有过类似合适经历,从中悟到一些,从而读起诗歌来,能够感同身受。这么看来,一首好诗一定是能在视觉感觉灵魂方面与你共鸣。如此,你才会成为诗歌的一部分,因为这也是找到你的原因所在

  《人间词话》读后感(二):随翻随看

  静安先生接受西方美学后以崭新的眼光写出此书,可算得上是中国近代美学启蒙之作。虽然作者在书中有着鲜明好恶,但对于一般人而言,即使是低处也需仰望。我以为读此书需要学的是审美,是体悟,而非评判,待到阅历足够丰厚思想足够深刻之时,自有一番评断。此类词话最是博杂而精,其本意也并非为普及大众而作,故若无一定兴趣与积累,读来不免枯燥吃力。与其通读,不若随看随翻,只作消遣,反倒有一番收获。却笑如今学生几近人手一本,欲学诗词,却是看也看不进去,学也学不过来,还不如背几个公式套话来的实在

  《人间词话》读后感(三):赏析古诗词的经典杰作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的杰作。我曾经反复读过,书中对词的评价观点深得我。“词以境界为上” 三境界:第一境“昨夜西风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句句珠玑,发人深省。王国维先生从哲学观点出发对古典文学进行赏析的观点在当时是开创性的,今天的读者掌握了分析的方法再来分析其他诗词仍可以给自己带来极大的乐趣,生活不再是平淡乏味,进入诗词的美好天地可以让你的人生开启新的时空。

  《人间词话》读后感(四):最是人间留不住

  这真不算书评,毕业5年后,终于狠下心来开始读书。之前一直在换工作,每次都对自己说等到考完试就可以好好读自己喜欢的书,而不必非要读不喜欢的书了,可是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拖着不看。终于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丧下去了,还是看看吧。花了快两周的时间翻了125页的书,对于考试4年的我来说实在太废了。静安先生对于词人多用字号,中文专业还动了下脑子才想起来词人们的姓名,真是汗颜。这本文学批评的声誉之作看的时候很是费劲,再次印证了我文学功底薄弱。书是好书,值得多次品读。谢谢静安先生,一本小书,开启了我拾起书本的第一步。

  《人间词话》读后感(五):文艺的文艺批评

  挑读完了。上卷,为王国维先生生前手定,妙语频出,故读完了。下卷和补遗,为后人辑集,多为诗词散论,不成系统,挑读了一小部分。 读后,觉得静安先生真是好手笔,把文字理论写得如此精彩!把文艺批评写成了文学作品,真是生动有趣,读来一点都不枯燥!简短精悍,文采斐然,文字理论就应该这么写! 什么客观之诗人,主观之诗人。什么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什么一切景语皆情语。自不必说最负盛名的三种境界说。 对了,书后所附叶嘉莹先生的解读很到位很给力,有理有据,理清了许多模糊的概念,让我知道卷上是有系统性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间词话》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