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芬妮希爾 : 一個歡場女子的回憶錄》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2-05-18 02:09: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芬妮希爾 : 一個歡場女子的回憶錄》读后感精选

  《芬妮希爾 : 一個歡場女子的回憶錄》是一本由約翰.克雷藍 (John Cleland,1709-1789)著作,八方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NT,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芬妮希爾 : 一個歡場女子的回憶錄》精选点评:

  ●从文本角度看,一点都不像18世纪的小说,情节流畅场面直接,说是现代小说也丝毫不为过。人物塑造也很细腻可人,还展现了一派英式优雅。但内容就万分玛丽苏了:Fanny堕入欢场不但寻到貌美多金小男友,在享尽风月敛足钱财后还能重逢旧爱,不仅收获了"甜美纯洁的爱之果"还自诩"德行的信徒",简直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得了便宜还卖乖。更可气的是,Fanny过尽千帆还年纪轻轻只十九半(嚎泣(19.3.19)看的当然不是这个版本啦,简体版条目时隐时现十分鬼魅,只能改标这个了。不过简体版的翻译好棒哦要特别夸一夸!

  ●实际读的是陈萱夏奇的译本 本来m过想读但找不到了。是否称得上 西方金瓶梅 很难讲。一个早些时代的人以第一人称视角优雅地描述灵与肉的H文 无道德羞耻粉饰或假正经。Harlots 原本了。看到后面也倦了 修辞繁重。不得不说男作者总是高估女性性享受的程度以及过度美化男性特征 以及不可避免地对gaysex表现出厌恶却不公正地畸形宽容偏爱lessex。男权主义。loveisthesecretofsex再次无误。最后升华到德行也是万万没想到。

  ●这个版本很多句子都不通。敬请期待我和夏奇的简体中文译本!

  ●是真爱让我如此深情,欲望则永远也无法让人如此情真意切。 世上少有人能欣赏这样完美的身体,只有少数,他们被赋予充满激情的想象力,借由真知灼见的热切引导,得以一窥美的源头,这自然界无与伦比的杰作。它胜过所有艺术对其是模仿,是无价之宝。(我想这正是“虽为情色小说,却全篇没有一句脏字”的原因,因为对造物主、原始本能、真爱以及欲望有着最真实最诚恳的共鸣)

  ●雏妓从良记。结尾处用爱发电,道德标榜,羞煞我辈。读的简体版(网店一铺货即下架,幸亏鄙人下单迅猛),插图比文字更黄更暴力。

  ●无语 低端爽文 横封还写着“与莎士比亚 王尔德等大师著作并列。” 哪来的自信啊?? 看的陈萱译版

  ●读的是豆瓣阅读版的,但豆瓣上没有这个条目,不知道应该怎么标注。书很棒的。

  ●豆瓣阅读版本。好久没看这种小黄书了,还是十七世纪的老古董真是有够难为情的。但是描写的主角生活状态和现在 社会好像啊,人类的情感世界即使历经几个世纪也依然是相通的。

  ●就是一部小黄书......

  ●为啥删条目?

  《芬妮希爾 : 一個歡場女子的回憶錄》读后感(一):h文作者可以提取一到两个场景研究一下

  除此之外本书没什么大价值。

  上月初刚好“有点想看”这本书,腰封上的推荐语让人实在接受不了下架事实,于是苦苦搜寻一晚,最后用网易蜗牛看了一个小时。 然后第二天又看了一个小时。 失望至极…角色都是纸片人,纸片人媾和也是千篇一律非常无趣,第二封信里众妓女讲述自己第一次的经历和后面女主角参与聚众…表演的部分就是这点的最好证明。

  包括情节的设置,被包养…抛弃…包养…抛弃…作者自己都说:

  ┐(´-`)┌

  读到大概四分之三处便放弃了。翻译还是比较良心的,或者此书当时当地影响不小,但对我这种抱着目的读书的读者来说,它真的…在任何方面都没用啊!

  《芬妮希爾 : 一個歡場女子的回憶錄》读后感(二):不合时代潮流了

  这本书很早就注意到了,主要是因为被下架了,有一些卖家就开始囤积居奇。但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微店里买了一本译者签名本,只是书脊有一些折痕,但价格非常美丽。本来看到的时候还有好多,原想多屯几本,结果犹豫了一会儿,被抢光了。

  后来跟卖家恳求了恳求,有多下了几本的匀出来一本,算是终于如愿了。

  很快的读完了,总体印象是一本过时的色情小说。说是色情小说,因为里面有大段的情色描写,说是过时了,是因为随着网络的发达,此类小说唾手可得,并且大有发展。

  说是号称是西方的《金瓶梅》,但真的不是一个档次上的,一个是为了写这个而写这个,一个是为了写那个而捎带这个。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女主人公是半推半就自愿的,虽然有一些女性受迫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内心是有追求的。另外跟序里面说的一样,作者受于压力故意往正确的道德观上靠,所以才会有结尾部分,女主人公重归正途,并且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非常奇怪的是此书的简体中文本竟然能通过审查而正式出版,简直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要知道今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的全本《金瓶梅》还要凭介绍信才能购买。书里面的插图还有书签的图案也很劲爆,如果有机会收一本的话,确实值得留作纪念。

  《芬妮希爾 : 一個歡場女子的回憶錄》读后感(三):纸质书籍依然是现实荒原中无可替代的优美

  《Memoirs of Fanny Hill》,中文名译为《芬妮希尔》,作者是约翰克利兰,陈萱,夏奇译。内容分为序言,第一封信,第二封信,译后记(译者写)。

  我手中这本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不得不提,装帧设计很有概念性。

  查了下,书籍设计者是周伟伟。曾设计过《呕吐袋之歌》《穿越火焰》等书,是业内优秀的书籍设计师。

  此书遵循极简的原则,没有护封,没有腰封,手感极佳。只采用了黑色和金色两种色彩。背面全黑,没有任何标识。这是种纯度很高的黑,接近油画颜料里的炭黑。封面主体是烫金的,在光线下折射出的光使之有金箔的质感,某人穿着宽袍戴帽的形状。在这个图案中间,黑色的剪影勾勒出女性上半身,窈窕慵懒,美好的曲线毕现。书脊上也仅有金色的“Memoirs of Fanny Hill”。插图是铅色油画,均为不可言说的春宫图。除此之外,别无他物,体现了克制的美学。

  整本书看起来非常低调,仿佛拥有沉睡的气息,而当你拿起翻开细读,才会发现满园的春色。这就如同雪白的裸女在黑色的床单上是最诱惑的道理一样。

  书页上都有邮票齿孔,需要自己一页页剪裁才能阅读,增加了与读者的互动性(咬牙切齿)。剪完就完全是毛边纸的效果,侧边参差不齐。设计风格贯穿整本书始终。字号大概是小四,使读者必须费点力气,在灯下去仔细阅读,加强对禁忌事物的探索感。这一切,都强化了它的禁忌感,有种不为外人道也的肃穆。

  这本书除了文学价值,基本满足了我对收藏书籍的要求。书是有文化的商品,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载体。

  希望能看到更多优秀的书籍设计。

  《芬妮希爾 : 一個歡場女子的回憶錄》读后感(四):喧嚣浮华,万籁俱寂

  生活犹如一瓶白开水,平淡无味。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着,没有任何变化,静如湖面。门前的那条路还是那条路,任你走多少遍也不见踏破的痕迹;早上晨练的老人依旧遛着小狗;办公室里身影匆匆,没有人多一句废话;晚上回家的路上,甚至霓虹灯的闪烁都毫无新意……

  这样的日子一天又一天,有人开始怀疑生活的意思,不知道是否存在另一个世界,来满足我们内心的激荡。于是,我们看电影、看书,通过电影和书来宣泄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我们感叹青春易逝,决定不再蹉跎岁月。于是我们豁出身家决定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此时的我们犹如书中主人公一样,我们摆脱了生活的束缚,亲眼见到了我们梦想中的花花世界。幸运的,看到了金碧辉煌的世界;不幸的,汗水和泪水和成一团。我们的每天的时间被拉长,精神始终处于刺激状态,我们应接不暇的看着我们眼前的一切,停不下来,没有时间思考。我们站在漩涡中间,所有的一切如走马灯一样从眼前拉过,五光十色充满了我们的双眼。眩晕吗?不,我们在释放着我们的青春!我们要最大限度的透支着我们的生命。看那街上碌碌无为不懂得改变的人啊!他们多傻,他们根本不知道生命是什么!

  生命的陀螺不停地被抽打着旋转,我们看尽了世上所有能让我们眼花缭乱的事物。我们不曾停下过,我们的世界只有眼前的一切。世界究竟是怎样的?

  生命不停地奔跑,世界持续不断的绚丽。突然,“砰”!的一声……世界瞬间安静,所有事物仿佛定格。这时,我们终于有时间仔细去看下每一件我们怦然心动的东西,去思考我们究竟需要什么。金色的高脚杯,不,它其实只是一个盛水的容器而已;和“朋友“们的眉来眼去,不,这只是无聊人做的无聊事而已……看看自己沉浸的东西,它们麻痹了我们的头脑,它们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我们曾经无法拥有它们。

  生活原本平淡,大部分人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生活不是没有惊喜,而是我们不曾真正了解惊喜的本质。

  欢场女子回忆录,与其说是对欢爱场面的描写,不如说是作者在向大家展示我们想象中的”精彩“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大量虚华的生活在文章结尾处戛然而止,平静的湖水,湖边的小屋仿佛在提醒我们之前的一切从没有发生过。真正的、令人真正快乐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芬妮希爾 : 一個歡場女子的回憶錄》读后感(五):《芬妮希尔》译后记,以及两个中译本的比较

  简体中文译本试读、购买地址

  我与这本书的缘分,从在英国读研的时候开始。那时我在写翻译研究的论文,看到性别与翻译的文丛中提到此书的四个外文译本,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抱着猎奇的心态在ibook上下载试读了100多页,大约看得太急,有点云里雾里。没有想到译言古登堡计划会推出此书的中译本,看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刻我就激动万分,立刻报名试译,没想到顺利通过,就成了本书的译者。

  翻译时我也参考了台湾的译本,感觉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误译,二是漏译,三是部分语句未经推敲,大眼一看还行,仔细看就看不明白了。因此觉得在大陆推出新的中文译本,还是很有必要。经过与合作译者夏奇、项目负责人和译言网编辑的共同努力,这本书在四个月的时间内上线了,目前只有电子书,有人问会不会出纸质版,对此我不太乐观,因为书中有一半都是性描写,你懂的。

  《芬妮希尔》英文原作大约8万字,我们这次翻译、校对历时三个月,中文成书约11万字,力图最大程度上还原原作的风采,并保证中文的严谨和通顺。这是一本很难翻译的书,从初稿到终校,大概总共改过不下十遍,现今终于呈现在读者面前,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喜爱。

  附:译后记

  当朋友听说我在翻译《芬妮·希尔》时,不假思索地来了一句,“情色小说也能翻译?”言下之意,情色小说的翻译是没法读的。或许我可以劝说她来买一本,证明情色小说不仅可以翻译,而且还很好读。

  如果单纯将其作为一本禁书来看,《芬妮·希尔》的故事放在今天算不上有多劲爆(但是许多人试读了以后表示“有生理反应了”,说明作者写得确实好)。在对人情世故的描绘上,《芬妮·希尔》亦无法和《红楼梦》、《金瓶梅》等巨著相比——它显得过于唯美化、理想化了。但这本书很好读,因为线索简单,人物性格形象生动。在翻译的过程中,我屡屡被作者活灵活现的描述所折服。这本书虽然出自男人之手,其对女性心理的洞悉和对男性种种癖好的嘲讽却可谓登峰造极了,实乃大师之作。不得不说,翻译它是一个寂寞而痛苦的过程,但我也体会到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快乐。原作成书于18世纪,读来诗意盎然,但还是有些佶屈聱牙的,有时就忍不住要吐槽,这哪里是翻译,这简直就是破译么!翻译过程中最难处理的莫过于情色描写中的各种比喻了,我要感谢项目负责人和合作译者夏奇,在她们的帮助下我的译文读起来才顺畅了许多,另外还要感谢张亦和葛昱两位朋友,他们不仅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润色意见,还见证了译文从初稿到终校的过程。张慧聪、陈贤也对此书有启发和贡献,特此鸣谢。

  是为记。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芬妮希爾 : 一個歡場女子的回憶錄》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