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豌豆花》是一本由诗歌主编:金波 / 绘画主编:蔡皋著作,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3.80元,页数:4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蝴蝶·豌豆花》精选点评:
●冷绿豌豆和白花,原型。蒲公英和被雪覆盖的树木的表达方法。
●越看越有意思
●继续我的"童诗",喜欢
●每一首诗都是一束暖暖的光
●从小就该多读童诗童谣,让耳朵先被叫醒!
●诗也很好,柔软,画也很美 ,舍不得看完 。
●给六岁的时候读吧。
●强力推荐一下!
●12-18M。 非常好的一本童书, 画风也喜欢,诗画都是名家名作。 小主从1岁开始就爱翻, 随意给她念几句,再解释一下画的内容。 她当故事书看咯
●如烟,如雾,如尘,……
《蝴蝶·豌豆花》读后感(一):请教
请教,封面是给长袜子皮皮穿件小棉袄吗????????????????????????????????????????????????????????????????????????????????????????????
《蝴蝶·豌豆花》读后感(二):幼儿与童诗︱宝宝在你还小的时候,妈妈想跟你早早的谈谈诗
本人公众号 欢迎关注哦
《蝴蝶·豌豆花》读后感(三):和宝宝一起爱上现代诗《蝴蝶.豌豆花》
《蝴蝶.豌豆花》是一本其貌不扬的国产现代诗童谣绘本。
1.这是一本经典童谣的集大成者,配图也是大家之作。 2.这是一本让大人爱不释手的回忆之作。 3.这是一本让孩子不知不觉上瘾的现代诗佳作,不管从听觉和视觉是都是难得的享受。 先说第一点:入选这个绘本的童谣都是经典童谣或适合孩子阅读的现代诗,是一本在中国童谣绘本里的“集大成者”!
作者和画者全都是业界大牛:作者有胡适、徐志摩、俞平伯、顾城,以及写过大量童诗、儿童文学的郭沫若、冰心、叶圣陶、郭风、圣野、郑春华等。画者有蔡皋、周翔、朱成梁等国内绘本创作的领军人和佼佼者。 光是本书的作者和画者简介,就是一份送给爸爸妈妈们绝佳的国产绘本选购攻略:
*按照作者买绘本:蔡皋,周翔,朱成梁等 *按照大奖买绘本: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中国安徒生奖,小松树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 *按照代表作买绘本:《团圆》《一园青菜成了精》《桃花源的故事》等。 业界大牛做保不假,但是读者买账才是关键。我也是吃了别人的安利才犹犹豫豫地入手了它,然后大呼:真香!
从小,我就不喜欢现代诗。 *长长短短乱七八糟,处女座表示难以理解。 *押不押韵全看心情,老师还要求背诵?! *硬着头皮背诵课文,这里多个"的",那里少个"了",搞什么啊!有什么意义?我宁愿去把整首《长恨歌》背十遍,也不喜欢去背徐志摩的挥一挥衣袖! *奇奇怪怪的遣词造句,听上去扭扭捏捏,无病呻吟。快给我一首边塞诗洗洗耳朵和眼睛! 转眼十几年过去,我已是个沉迷于给孩子选优质绘本的妈妈,第一本中文原创绘本,在各种安利下,我犹犹豫豫地选择了现代诗童书《蝴蝶.豌豆花》。 诗还是那些诗:天上的街市,纸船,春雨,和小时候课本里的一模一样,然而在大师的配图下,一直让我感到冷冰冰硬邦邦毫无生气的诗,却变得亲切又温柔了。 绘本像一个高明的外交官,一点斡旋和美化,让我放下了芥蒂,和不对付的现代诗握手言和,和诗人一起坐在门前的台阶上一般,肩并肩地听着他们娓娓道来。 我正自己百感交集地和老朋友们打招呼呢,20个月大的娃被我吸引过来:“妈妈新书!”小手手猛翻几页,翻到了最后一首诗 《村小:生字课》
蛋 蛋 鸡蛋的蛋 调皮蛋的蛋 乖蛋蛋的蛋 红脸蛋的蛋 张狗蛋的蛋 马铁蛋的蛋 花 花 花骨朵的花 桃花的花 杏花的花 花蝴蝶的花 花衫衫的花 王梅花的花 曹爱花的花 黑 黑 黑白的黑 黑板的黑 黑毛笔的黑 黑手手的黑 黑窑洞的黑 黑眼睛的黑 外 外 外面的外 窗外的外 山外的外 外国的外 谁还在门外喊报道的外 外 外—— 外就是那个外 …… 第一次读给娃听,我和娃彻底沦陷,真是一首压轴好“诗”。 小时候学习生字,全班一起奶声奶气“唱”的记忆涌上心头,暖暖的。这种感情即将要溢出来了,却又被“谁还在门外喊报道的外”逗笑,这可不就是小孩子学认字时,天马行空的“组词”嘛! 黑板前方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花衫衫的花”是你组的词吧? 坐在最后那个调皮蛋,不要拿青蛙吓王梅花! 情怀满满,大人沦陷了,孩子也一样兴致盎然,读完一遍,刚想翻页,孩子下令:“还要!” 没问题,再读一遍! 一遍结束,“还要!”,看来真喜欢,没问题! “还要!” OK。 “还要!” …… 大约20遍以后,娃终于放过了我,自己一边念叨黑——黑——蛋——蛋——,一边爬进她的小帐篷玩去了。 好诗! 《亲亲我》这首也是我和宝宝的心头爱 海边长大的我,不由得被这一页吸引了,读了两遍,竟然背了出来。 诗歌充满童趣, 配画细节满满。 光屁股的小揪揪坐在岩石上拥抱浪花 抓螃蟹的小肚兜表情逗趣 捡贝壳的姐弟俩温情满满 还有一只不知天高地厚的海鸥在做坏事!
海风真大 冲上来扯我头发 扑上来亲我脚丫 我紧紧拉住栏杆 生怕被海风吹上天 变成一只大雁 海风咯咯笑着说 别怕 别怕 我只是亲亲你呀 出门遛弯,楼下的风很大,宝宝紧紧抓着帽子:“有风!有风!回家!回家!” 正好拿这首诗回应:别怕别怕,它只是亲亲你呀! 宝宝心里的紧张不安立刻得到缓解,抓着帽子的小手也放松了很多。再后来每次读到“海风咯咯笑着说”这句,娃就主动接词:别怕,别怕,亲亲你呀! 俞平伯的《忆》
有了两个橘子, 一个是我的, 一个是我姐姐的。 把有麻子的给了我, 把光脸的她自己有了。 “弟弟你的好, 绣花的呢。” 真不错! 好橘子,我吃了你吧。 真正是个好橘子啊! 只看文字,姐弟的对话好日常。 可是配图却让我停下来,陷入思考。 一边灰色的背景下,是开着灯的夜晚,是成年以后的弟弟;大片彩色的背景下,是明亮的白天,是美好回忆中的姐弟。 这才是《忆》。绘本里的画,让我看懂了忆。 亲子阅读,亲在前,子在后。 妈妈用了30年才读懂了几首现代诗,就让童诗绘本在宝宝心里先埋下一个小种子吧。最开始想要写《蝴蝶豌豆花》读后感的时候,仅仅是真的喜欢配图和诗作,想要记录一下我对现代诗情感上的改变。但当我认真翻阅它和努力遣词造句之时,更多思考浮出脑海: 我们为什么总给孩子买引进绘本?选择多,质量高,画风美都是事实,国产绘本的追赶之路任重道远。 但是我们真的愿意给孩子解释母牛跳过月亮?解释圣诞老人和牙仙子吗?我更想让孩子了解我们的十二生肖,年兽和牙齿扔屋顶。 我们也有童谣、古诗和现代诗,他们植根于中国的土壤,可是大多只能在课本、学校指定课外读物上出现,冷冰冰硬邦邦。请多一些《蝴蝶豌豆花》这样的绘本,多一些温柔的引导,就能多一些爱文学的孩子。
《蝴蝶·豌豆花》读后感(四):一本只有154人评价的童书,却让我和女儿读了一整年
女儿一岁半后,睡前开始给她读诗,我发现每次给她读诗时,平时吵闹不停的她,却会安静下来听我给她读诗。
我在朋友圈感概,诗歌力量的强大。
有朋友回复我说:“你给她读这个有什么用?不如教她学语言学数学。”
我无言以对,的确,她听不懂,就算以后听懂了,或许也不能理解。
可是哪有什么关系呢,我只是希望诗歌的力量可以让她勇敢面对生活的喜怒哀乐。
就像北岛在豆瓣诗歌课的开头说的那样:“让诗歌之光,照亮突然醒来的人。”给女儿读了一段时间古诗后,我想换换口味,给她读读现代诗,于是看到了这本《蝴蝶·豌豆花》(中国经典童诗)。
拿到手,我翻了一遍,发现只有《春雨》这首诗我特别熟悉,也很喜欢,因为是小学课本上学过的,所以我带着女儿从我最熟悉的这首诗读起。
春雨
文/刘饶民 图/俞理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种子说:
“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梨树说:
“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麦苗说:
“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小朋友说:
“下吧,下吧,我要种瓜。”
滴答,滴答,
下小雨啦……
第一次带女儿读完这首诗,她跟着我学会了滴答滴答,随后的几天,嘴里一直念叨小雨滴答,尽管吐字不清晰,但乐此不疲。
之后的一周我们都在读这首诗,确切的说是看这首诗,因为诗的配图太有趣了。
这本《蝴蝶·豌豆花》(中国经典童诗)的插图,是美术顾问蔡皋和老中青三代画家携手并肩完成的二十幅作品。参与者包括王晓明(《雪孩子》)画家,何艳荣,丰子恺原创图画书大奖首奖的获得者朱成梁、周翔等。他们以鲜活有力的笔触将他们对诗作的理解以图画的方式诠释与读者交流,让诗歌产生了第二次生命。比如春雨这首诗整页整页都是小雨滴,小小的可爱至极。上面还画了一个浑身雨滴的小猫咪,一个拿着铲子和桶的粉衣小女孩,一个蜗牛,一棵梨树……
这一切都让女儿感兴趣极了,每天晚上都要让我陪她读几遍,再讲讲猫咪和小女孩小蜗牛的故事。
浑身湿透的小猫咪可怜兮兮跟在小女孩身后,女儿每次看到,都会说,小猫咪哭了。
我试图纠正她,告诉她,猫咪不是哭,是被雨淋湿了。
她却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坚持说猫咪哭了。
我问她猫咪为什么哭了?
她说猫咪淋湿了不舒服,就哭了。
我突然觉得也好有道理。
成年人喜欢用自己固化的思维去看待事物,而孩子总有一双发现不同的眼睛。
我们一起读读看看持续了一周,她才慢慢的兴趣减淡。
我开始给她继续读剩下的诗,大概花了两个月时间,才把这本诗集读完看完讲完。
读完整本书我才发现,选诗的人真有趣,竟然把四季选到了这本诗集里,这本诗集不仅有春雨,还有夏风、秋叶和冬雪。
而我带女儿读的第一首诗就是春雨,真的太太太有意思了。
发现这本诗集里藏着春夏秋冬的时候,我萌生了一个好玩的想法,四季的不同季节带着女儿读不同的诗,从春雨读到夏风,从秋叶读到冬雪,我想那感受会更加的与众不同。
于是
夏天,我带她去河边玩耍的时候,给她念这首《亲亲我》。
亲亲我
文/郑春华 图/何艳荣
海风真大
冲上来扯我头发
扑上来抓我脚丫
我紧紧抓住栏杆
生怕被海风吹上天
变成一只大雁
海风咯咯笑着说
别怕 别怕
我只是亲亲你呀
第一次读到这首诗,心里并没有太多的触动。
夏天带女儿去河边玩耍,再一次给她念这首诗的时候,心里突然有了别样的感觉。
我想如果在海边吹着海风,估计会更好玩,那天女儿一边玩水,一边念叨“亲亲我呀、亲亲我呀。”
当天晚上回家,我们又拿出这本《蝴蝶·豌豆花》(中国经典童诗),翻到这首《亲亲我》。
我又要夸夸插图了,真的是太有童趣了,女儿对这首诗的插图兴趣大于诗本身。
几个光身子穿短裤的小娃娃在海边玩耍,有贝壳,有螃蟹,还有船,远处的海面上还有海鸥,光看着画面,似乎就已经听到了海水的沙沙声,海风的呼呼声。
这幅图女儿看了不下二十遍,每一次她都有新的发现,很有意思。
秋天,带着女儿来了北京,刚好可以去看落叶。
准备带她去看银杏叶的前几天,我又拿出了这本《蝴蝶·豌豆花》(中国经典童诗),翻到了这首《捉迷藏》,带她一起看,一起读。
捉迷藏
文/圣野 图/蔡皋
小妹妹跟风捉迷藏
小妹妹问风:
藏好了没有
待了好一会
没有听风说话儿
小妹妹就从墙角后
跳出来找风
找来找去找不到
忽然“嘻“的一声
风在一棵树上笑起来了
有一张树叶子没站稳
给风一笑
掉下来了
小妹妹连忙跳过去
把叶子捉住,问它:
风呢?
叶子红起脸孔说:我也不知道!
后来,带她出去玩的时候,看到满地的落叶,她自己就开始念”小妹妹问叶子 风呢 我也不知道“。
整个游玩的过程,她反反复复的念叨了好几遍,回家之后的几天里,嘴里还是一直念叨着“我也不知道”。
这是她感受最深刻的诗,所以她记得特别清晰,直到现在还会背。
那段时间带她出去,回来的路上太累,不想抱她的时候,就给她念这首诗,每每这时,她就会忘记了很累这回事,跟着我一起絮絮叨叨的念,念几遍就走到家了。
最初只是觉得这诗有意思,念得次数多了,才发现这诗写的真是妙啊。
风把树叶吹落这样的小事,在诗人的眼里却变成了小妹妹跟风捉迷藏,有画面有声音有童心,真好!
但是,这个插图就不那么秋天了。可能作者本身写的并不是秋天的落叶,只是我一厢情愿的解读成了秋天。
尽管插图秋天的味道不浓,但是架不住闺女喜欢。也因为闺女喜欢,陪她重复看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插图的很多细节。
飘落的树叶、飘起来的蒲公英、放风筝的孩子,还有一只小白兔,我闺女最喜欢这只小白兔,每次看都要跟我讲,小白兔在等妈妈。
我开始试图纠正她,后来就随她去了,毕竟孩子的世界,我们大人有时候并不懂。
冬天,等雪来的时候,我们一起念了这首《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文/金波 图/朱成梁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你猜,我会飘落到
什么地方去呢?
我愿飘到小河里,
变成一滴水,
和小鱼小虾游戏。
我愿飘到广场上,
堆个胖雪人,望着你笑眯眯。
我更愿飘落在妈妈的脸上,
亲亲她,亲亲她,
然后就快乐地融化。
这首诗的作者一定是个很温暖的人,才会写出这么温暖的诗。
“温暖”是我对这首诗的第一感觉,明明是寒冷的冬天,却因为一个吻,变得春意盎然。
女儿喜欢这首诗的插图甚于诗本身,我想如果下雪了,带她去玩雪看雪的时候,她可能才会真的感受到这首诗吧。
插图有一个温柔的妈妈,一个可爱的胖雪人,而且这个雪人的嘴是彩色的,这是我女儿发现的,她问我,雪人在吃什么?
我这才注意到,雪人的嘴巴里有彩色的颗粒。
我反问她,你先看看妈妈提的袋子里装的什么?
她看了一眼,雀跃的说,青菜和胡萝卜。雪人吃的青菜胡萝卜,我也爱吃胡萝卜,小兔兔也爱吃。
所以,她很喜欢这幅插图,因为雪人跟她一样爱吃胡萝卜。
我再不试图纠正她,雪人是假的,不会吃东西,就让她保持着这份难能可贵的童心吧。
因为是童诗集,所以选的诗都比较童趣、简短,比如这本书选了徐志摩的诗,但不是那首出名的《再别康桥》,而是这首《花牛歌》。
这首《花牛歌》只有八句,读起来却朗朗上口,而且真实有趣,比如这句“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见过牛在草地里走路的人,会觉得特别写实,没见过的人,也会觉得特别有意思。
再比如这本书题目中的那首《蝴蝶·豌豆花》,只有寥寥三句,却让我们看到了一副极美妙的画面。
蝴蝶·豌豆花
文/郭风 图/李娜
一只蝴蝶从竹篱外飞进来,
豌豆花问蝴蝶,
你是一朵飞起来的花吗?
简单的三句,从嘴里读出来的时候,却有一种萌到心头的感觉。
读这首诗的时候,我脑海里出现了一幅画,而孩子想象力比我们更丰富、更奇幻,在他们的心里、眼里看到的比我们要多得多。
这本《蝴蝶·豌豆花》(中国经典童诗),我和女儿读了整整一年,从春夏读到秋冬,却还觉得没读够, 因为里面的诗太有意思了,总能在生活中找到这些诗的痕迹。
很多人跟我朋友圈里的朋友想法一样,读诗有什么用?有这时间不如去学点有用的。
如果真的要讲出这些诗歌具体有什么用?很难说清。
我只是希望,当女儿长大了,在绵绵秋雨的夜晚思念亲友的时候,不是只会简单的说一句想念,而是会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当与朋友送别的时候,不是简单告别,而是深情告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就像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说:“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之外,他更有一个“桃花流水育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世界。”不仅仅是古诗,现代诗也可以滋养孩子的心灵,就像《蝴蝶·豌豆花》里的那首《捉迷藏》,看到落叶的时候,不是简单的想到“风把叶子吹落了“,而是想起”小妹妹和风捉迷藏“,那该多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