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白全集》是一本由(唐)李白 著 / (清)王琦 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14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太白全集》精选点评:
●老子要把所有的星星全给男神
●这就是我在京东用3.20买回来的那套了。。嘿嘿嘿
●君有闲钱去买书啊!!!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简体横排,清人校。中华文库系列似乎是专门为我这种半瓶水准备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能不爱诗仙?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真古往今来第一人也
●“宗杜心浅,爱李心深”。读完才知道为什么芸娘有这样的评价。
●这个版挺好的,注解的很多典故我没仔细看(我想打自己!)。
●好即是好,只伪作太多。怎么分辨伪作呢?其气不畅不谐,打眼便觉。虽然编者眼光不甚佳,还是对他抱有极大的感激。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李太白全集》读后感(一):一读二读三四读
一
最近看李太白全集,仅仅看了不到四分之一,却已经觉得不能再坚持下去,其实原本是很喜欢太白的,但是却莫名地感到厌倦。思来想去,我想也许正是太白过于才高之故,才高却不能情深,豪气凌云然无法持久,豪华而缺乏应有之朴素,初读时不免为太白之才高倾倒,久之却觉无法动摇人心。读书也许真是讲求缘分
二
在家里收拾书柜,找出半本李太白全集,王琦的注本,于是睡前就拿来翻翻。我想起前面读杜甫时看到的那句话,“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我们常以为李白之寂寞乃是由于他的天才,其实李白之后的千百年,未尝没有如他一般的天才。也许伟大的天才的确是不复出的,伟大的时代何尝不是。
《李太白全集》读后感(二):读书有感
通读《李太白全集》,我们不难发现,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他成功地在诗歌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傥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李太白全集》读后感(三):最华丽最孤独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谈到李白时,几乎所有人都惊叹于他雄奇豪迈的诗风,觉得他的诗体现出一种积极豪放的政治、人生态度。其实不然。鲜少有人能够读懂李白,但是杜甫算一个。他在《梦李白(其二)》中说李白“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虽然那是在李白被贬时期,但是真正懂李白的人知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怎会因被贬而一蹶不振。但是李白依然“憔悴”了,那种憔悴不是因为被贬,而是一种与盛唐时代一样,与生俱来的繁华后面的孤独与苍凉。
初唐的时候陈子昂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登幽州台歌》)这是怎样的骄傲,前面没有古人,后面也没有来者,这是陈子昂自己的感慨,又何尝不是唐朝的感慨。历史上没有如唐朝一样璀璨的王朝,而之后也不会有。多么骄傲、多么自负。但是同时,在这样一个没有古人、没有来者的地方,那种孤独感也油然而生。以这样的句子来作唐代的起始,再好不过。
唐代开国之年一直在北方用兵,大唐帝国让文人跟着军队到塞外去,当时的诗人开始真正把生命放到广漠的荒原上去,于是在那种无限巨大的空间中,诗人意识到生命的骄傲、壮阔。在感叹这样的宏大之后伴随着一种苍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唐代能够产生这样的句子,因为唐代诗人在那样一个可以包容阿拉伯人、少数名族、汉族等等世界各国人民的空前繁荣的时代,面对异族文明的入侵,唐人从游牧民族强烈的歌舞、个性中开始追求感官上的愉悦,并发展成为后来李白诗中经常涉及的“积极的即使行乐”情结,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的人生态度在李白很多诗文中都有涉猎。
这种面对人生、面对困难不放在心上,今朝有酒今朝醉,洒脱、自由的处事态度,正是盛唐诗气势宏大、英勇豪迈的根基。如果把盛唐诗文化的繁荣喻为一棵大树,这课大树就是从初唐的边塞是中发展出来的“贵游文学”。这样的文学形式一扫传统农耕文明“努力加餐饭”、“长跪读素书”的朴素。盛唐的人们张口就是“葡萄美酒夜光杯”、“玉盘珍馐”、“千金裘”,他们通过对这中一掷千金的生活的描写,却是在夸耀生命的华美,表现出对美的强烈的追求和直接抒发内心最热烈的情感的追逐。从而表现出惊人的华丽与壮美,体现出我国诗歌史上极致的浪漫主义情怀。
但如果仅从这一点来解读盛唐诗歌却又欠些许味道。唐朝,格局变大了,唐人喜欢游历祖国名山大川,不停地爬往更高的的地方直接跟月亮、太阳、山川对话,因为他们都骄傲自负,自觉超越古人今人,站在最顶峰了。只有这些亘古宏大的物象有资格与自己对话。而当生命被放到这样的巨大空间中,就会觉得骄傲、悲壮。当生命意识放大之后,就会有宇宙意识,又感觉到如此辽阔的生命并不多,所以就出现了巨大的苍凉感。同时在面对永恒华丽的自然时也会意识到人生命的短暂,在这样强烈的对比下亦有对自我短暂生命的感慨与悲伤,而唐人对抗这种惆怅的办法就是“及时行乐”,就是洒脱。所以在这样潇洒的及时行乐中又无可奈何地添了悲壮、苍凉的色彩。这一点也是隐藏在繁华盛唐背后触手可及的悲剧情。
李白是一个真正的天才,他出口成诗,所有的诗几乎都是出自天性,没有规律。让文字表现出一种最自然的生命状态。看他的诗《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字数的凌乱组合,几乎觉得他就是一个抛开诗词格律随意书写的狂人。但是,李白的律诗,绝句都是写得十分高妙的,这种独属盛唐的完美、华丽和自由在他的山水诗中展现淋漓。
《秋浦歌》其十中写到:“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珊珊白鹭满,涧涧白猿吟。”不管是在格律还是对仗中都十分完美,李白不是不懂得诗律,相反,他是非常精通,但是他就是要交错自由地运用句子,正是他跳脱于传统格律之外,将文字用活的表现。这是在盛唐独有的高度和自由,也只有李白才能仅通过文字排列展现这样跳脱潇洒的浪漫主义情怀。
有一位学者讲到《蜀道难》开头“噫嘘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时说,其开头运用了一个三、二、九的句式排列。“噫嘘唏”三个字相当于三个感叹,史上重从来没有人敢这样用感叹词,“危乎高哉”中“乎”和“哉”都只是助词,没有实际意义,也就是说在这一句中只有“危”和“高”两个字具有实际意义。实际翻译过来的表达效果就像“高啊,好高”的表现方法。紧接着就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个句子不宜在“难”的地方断开,因为这里营造的不止是言语上的感觉,更是视觉上的感觉,不管是从上往下看,还是从下往上看,两端的空间都是非常大的,视觉上就是拉长的感觉。没有前面两个短句字,这个长句子也出不来。而开头用了两个短句字突然出现长句时就有一种视觉上的对比。仿佛高山就在眼前。
对这样的解读我深以为然,李白这样的天才营造的不仅仅是意境创造的华丽,在文字的应用上也是极为完美华丽,不管是读诗的感觉还是诗本身视觉上的体验都尽皆华丽。
其次,李白的诗运用的意象都是繁华的,他喜欢运用“花”这一物象。最有名的“花间一壶酒”在盛开的繁花之间喝酒,运用“花”和“酒”的物象,从而营造出一种繁花美酒的华丽,也体现诗人自己对待人生的态度就是与这些美好的东西一起,极尽奢华的享受。这样运用花的诗还有很多“树树花如雪,纷纷乱如丝。”(《望汉阳柳色寄王宰》)、“手执一支菊花,调笑二千石头。”“杜鹃花开春已闭。”
虽然花的意象很多了,但是还有一个意象是李白最爱用的——月。李白的游历名山大川,很多山水诗都有在晚上写到月色,以及月下的江山湖海。“浦沙净如洗,海月明可缀。”(《江上寄元六林宗》)“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横江词》其六)
诸如此类的带有浓浓月色的山水诗数不胜数。可以说这是李白山水诗的一大特色,有山有水有明月。在他的山水诗中除了豪迈壮阔的山水形象,更是用花月来提升全诗的奢华度,渲染意境的同时也展现了盛唐华美壮丽的气象。
很多人读李白,可能看到其雄奇壮阔就停下了,但是在他的诗中还包含着的化不开的苍凉与孤独。这样的苍凉与孤独,不单单来源于李白的自负与骄傲,更是盛唐整个繁华背后深藏的寂寞和悲壮。是盛唐隐藏最深的气象。
前面已经说过,几乎唐代所有诗人都有这种特征,就是巨大的自负与巨大的孤独,这当然也是时代特征,而这种特征在李白身上极为明显。他可以在同一首诗中即展现其华丽壮阔,又同时表现孤独悲凉。这本是一个矛盾体,但是李白或者说盛唐诗人就是有这种本事,将这两种极端矛盾的元素糅合在一起,浑然天成。
李白是一个绝对骄傲自负的人,在他的诗中也将这种自负与骄傲表现无遗。先从名字上看,李白写过《月下独酌四首》、《春日独酌二首》、《独坐敬亭山》、《自遣》、《秋夜独坐怀故山》等等的诗,光从题目上看,就是“独酌”“独坐”这些从题目上看就知道只有他一个人。喝酒本应是热闹的,但是李白光“独酌”就写了那么多首,“独坐”又写了不少,就连玩似乎也就是他一个人玩。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对酒不觉瞑,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但看这几句诗,李白喝酒只与花月喝,永远看不够的只有敬亭山,就是出去玩也只与美酒花月玩。这并不是说没有人和李白同游,而是在他看来没有人有资格和他对酌和他游山玩水。所以他一个人喝酒,一个人消遣,只有明月、山花、美酒为伴却依然自得。这是他的骄傲与自负。而与这种骄傲自负如影随形的却是深深的孤独与寂寞。纵然有花月陪饮,李白还是不由得发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的感慨。面对从亘古照来的月亮,感叹生命易逝。只希望喝酒唱歌,让月亮尽可能长久地留在金杯里。看到这样的句子,在无限放大的时空中自能体会李白当时的寂寞感怀,而原本极尽繁华的美酒、花前月下与这种巨大的失落悲伤对比起来,却更是在无尽的繁华中展现悲凉。而结句的及时行乐也不过就是一种无奈和暂时的聊以自慰。
李白的十七首《秋浦歌》是最见他孤独感伤的一组诗了。“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这些句子都来自李白的秋浦歌,没有一句不见其伤感寂寞。但是在写其他物象的时候却依然要用“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黑貂裘”等等奢华宏大的意象。若是单首读来或许会被那些雄壮奢华的物象遮住了其本身的悲凉,只有整组读下来才顿觉李白在秋天江浦上的惆怅。
李白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他的美学风格非常清楚,他的美建立在生命的极致华丽上,跟哀伤形成互动。美到了极致的确会给人伤感。李白的豁达与豪放背后一直有一种感伤,这个感伤是时间的感伤。再美的事物,再伟大的功业,在李白的生命当中是春风吹过,时间会把一切美好都冲淡,这是非常美的浪漫主义文学。见之于盛唐,在那样一个处于世界、历史顶峰的繁盛的朝代,没有哪一个王朝可与之媲美,这是怎样的骄傲,但不管如何的繁华也只得史书上寥寥几笔。这不就是盛唐的伤感。
在李白的山水诗中我们不难见出盛唐的恢宏大气,同时在这浪漫的极致书写中看到那一抹恰似曲终人散的孤独和凄凉,让世人得以一品那独属一个时代、一个诗人最华丽的孤独。
《李太白全集》读后感(四):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
卷二:
古风其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雄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古风其十一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吾当乘云魑,吸景驻光彩。
古风其十二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清风撒六合,邈然不可攀。使我长叹息,冥栖岩石间。
古风其十五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方知黄鹤举,千里独徘徊。
古风其二十一
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徒劳歌此曲,举世谁为传。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吞声何足道,叹息空凄然。
卷三 乐府
公无渡河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径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冯,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梁甫吟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百六十钩,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辨,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声正悲。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行路难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行路难其三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前有樽酒行二首
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君起舞,日西夕。当年意气不肯倾,白发如丝叹何益。
其二
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
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卷四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于阗采花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司马将军歌
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台。北落明星动光彩,南征猛将如云雷。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我见楼船壮心目,颇似龙骧下三蜀。扬兵习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身居玉帐临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羌笛横吹阿亸(duǒ)回,向月楼中吹落梅。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
接客少年场行
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武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妾薄命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雨落不同上天,水覆再难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鞠歌行
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听曲知甯戚,夷吾因小妻。秦穆五张皮,买死百里奚。洗拂青云上,当时贱如泥。朝歌鼓刀叟,虎变蟠溪中。一举钓六合,遂荒营丘东。平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
幽州胡马客歌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何时天狼灭,父子安得闲。
卷五
白马篇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塞上曲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塞下曲六首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曲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其二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其三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其四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无时独不见,泪流空自知。
其五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宫中行乐词八首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其二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珠殿锁鸳鸯。选妓随雕辇,徵歌出洞房。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其三
卢橘为秦树,蒲萄出汉宫。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笛奏龙鸣水,箫吟凤下空。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
清平调词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w Rom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忆秦娥
箫笙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