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好书推荐|真实,是一个人成长的见证
日期:2020-10-30 12:33:40 作者:夜渔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夜渔|好书推荐

  看过一句话:朋友圈是一个人成长的见证。

好书推荐

  我不以为然,我有疑问:朋友圈是真实的吗?

  无论是我们的微信朋友圈,还是我们实际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朋友圈,我们是否敢于确保它们是真实的?

  对于这个问题,可能会让很多人沉浸于思考,沉浸于回忆。

  在我看来,我认为真实才是一个人成长的见证。

  微信朋友圈不一定是真实的,我们实际生活当中的朋友圈也不一定是真实的。

  且不说我们表现出来的是否真实,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自己的内心也缺少真实。

  真实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还有一方面是真实的面对我们表现的、看见的、听见的外在事物。

  真实需要通过思考得出,并且是客观的,而非主观。

  客观的思考自己,客观的思考外在事物,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并不那么简单。

  我们经常所说的真实,所提到的思考,往往是主观的,主观就容易陷入我们的思维误区,而忽视了客观事实。

  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比如我们在网上看到一则热点新闻,我们会很快留言评论,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说出新闻中当事人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却很少去思考为什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就像柴静在《看见》一书中讲述药家鑫的故事,我们原本了解的药家鑫是一个恶魔,他开车撞了人,然后还把被撞的人给捅死了。

  如果我们不去思考,不去追问事件背后的原因,我们只会单纯的认为药家鑫是一个坏人。

  可是有谁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就注定是一个坏人呢?

  这就好比一座雕塑,在雕刻出来之前谁也无法知道这座雕塑是一个好人面孔还是一个坏人面孔,只有雕刻的人才知道他们想要如何雕塑。

  可是有时候,甚至连雕刻的人都不知道自己会雕刻出一座怎样的雕塑。

  这就是很多家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药家鑫事件背后反映的正是这一点。

  《看见》这本书我前前后后读了三遍,前面两遍是对每个故事的深刻理解和领悟,第三遍从中读懂了一个人的成长历程。

  这本书是柴静历时四年创作完成的,记录了中国十年间重大的公共事件,每一个事件我们都非常熟悉,但事件背后的事实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们是不知道的。

  读这本书能够引发我们的思考,会让我们反观自身,反省自己在看待人、事、物时候的思维模式,我们往往过于单一,缺少了继续追问为什么。

  纵览整本书,柴静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的新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尝尽了失败、迷茫以及各种摔打的滋味,直到成长为一名出色的记者和主持人,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缩影。

  没有人会随随便便的成功,也没有人会轻轻松松的成功。

  柴静的经历和思考,伴随着她的成长,她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 END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好书推荐|真实,是一个人成长的见证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