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博国学
最 有 格 调 的 国 学 微 刊
关注01你的一句“随便”,暴露了你的人品
“你想吃点什么?”
“随便。”
但是,当别人真给你随便点时,你真能心甘情愿地随便吃吗?
要是别人给你点的正是你最讨厌的菜,我想那一顿饭你怕是“坐食难安”了。但通常,这种情况,我们会为了顾及朋友的面子,而掩藏自己内心的不悦。可,你说这样多累啊。
不过,尽管累,但我们却已经习惯了这样。
为什么我们都习惯说“随便”?
因为从小的教育,教我们要做一个“不给人添麻烦”的好人,这是一种美德。
所以,不自觉,我们就会往这种美德上靠。
但,这样做人,真就是好人吗?不是。显然,你不够真实,不够坦诚。
当你说“随便”的时候,你以为别人能get到你的“好意”,会认为你真的是随便吗?
他一定会去猜你的心思。你越是对方的重要客人,他就猜得越厉害,生怕怠慢了你或者得罪了你。所以,你看,你一个“随便”,给人家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就是因为每个人心里都装了一个“随便”,然后,大家都相互猜来猜去。心累!
你的一个“随便”,暴露出你是一个不够真实的人。
在我看来,真正的好人不是见人就“随便”的人。真正的好人,很简单,就是一个“真人”——真实、真性情、率性的人。
你看道家,修炼到最高境界,都称之为“真人”,为什么不叫“善人”或者“好人”?这说明,人到高处,“善”,“好”,都算不上什么境界,真正的境界就是“真”,真实,真性情。
02一个活得真实的人,他会清晰干脆地告诉你,我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我的原则底线是这个,不能接受的是那个。那么你们俩到底合不合拍,一目了然。如果合拍,咱们就进入下一个环节,不合拍,当即友好分手。
这样的话,即便大家因三观不合而一拍两散,你不觉得也比给你个“随便”让你猜半天的人,好很多吗?起码能为自己赢得时间去寻找下一个合作伙伴。
有一次记者约访王健林。
记者未按约定时间到场,迟到了三分钟。王健林是一点面子都不给记者,当着记者的面坐着车绝尘而去。
有人就说,这也太绝情了吧。
其实,我倒是觉得这样处理最好了。因他的这个率真之举,后面想采访他的记者在采访前准备问题时,什么能问,什么不能问,采访时应当注意什么,不都一目了然了吗?岂不是要少花很多心思去瞎揣测?
所以,要说与人方便的话,跟“真人”相处,你才是真的方便!
王健林
03跟“真人”相处,你更心安
通常,我们听到别人评价一个人,说他城府深时,我们会是什么反应?
如果要和这个人交往,我们就会打起十二分精神提防着。相反,听到别人评价一个人,说他很真实呢?
实际上,经历多了,你也会发现,最终能一直与你掏心掏肺,走得很远,很久的那个朋友,多也是个活得很真实的人。
在他面前,他不会装,你也不用装,你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快意。你当然愿意和他长久保持关系了。
实际上,你并不是喜欢这样的朋友,而是本来就喜欢这样的自己。
只是,在社会上混,很多时候你不得不放弃真实的自己,把自己伪装起来。当我们伪装得太深时,就会有一种强烈回归真实自己的渴望。
你那个活得率性、真实的朋友,无非就是你的这个渴望而已。
人生一世,要面子,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你把自己活成了面子,那就悲催了。这样,不仅自己活得累,与别人相处,也累。
那么,见啥都“随便”,是不是就是丢了里子,把自己活成了面子了呢?
▼关注京博国学 获取更多精彩文章▼真正高情商的人,从不说这“六句话”
有偿投稿
※ 本文系京博国学原创,转载请注明
京博国学
最 有 格 调 的 国 学 微 刊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