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解剖之美》影评摘抄
日期:2020-10-27 23:55: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解剖之美》影评摘抄

  《解剖之美》是一部由Adam Rutherford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英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解剖之美》精选点评:

  ●对味~

  ●里面的画作都太美了,解说的发音听起来超级舒服!

  ●有些文不切题之感,主要内容应该是“解剖学与艺术(美术、雕塑)简史”

  ●早期的解剖是艺术,现在的解剖是科学

  ●最早的人体解剖需求来自欧洲绘画和雕塑的发展,以及信徒对造物主创造人的探索,解剖学成为科学研究和艺术发展的桥梁。解剖技术的进步又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进一步促成了解剖学的升级。

  ●解剖本身就是一門藝術。

  ●appetite-diminishing but extraordinarily fasinating

  ●解剖学是艺术

  ●perfect

  ●看了两遍,真的很好看!

  《解剖之美》影评(一):我喜欢的纪录片之一

  

BBC用五集纪录片来回顾人类如何克服恐惧与迷信,鼓起勇气,冲破禁锢和束缚,用解剖来了解自己的身体如何运作。 主持人作为一名专业医生和艺术爱好者,选择了一个新颖的角度:科学家和艺术家眼里手中的解剖学有着诸多不同,却又和谐统一的激励着彼此的发展。盖伦到格雷,达芬奇到伦勃朗,科学和艺术的追光者们总能让人心潮澎湃。然而人性的自私也从不会缺席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于是金钱,名誉,偷窃,争执也几乎贯穿了每一个伟大的作品完成的历程。纪录片的结语我很喜欢:“无论他们的动机是描绘上帝伟大的杰作还是理解身体内运行的科学,这些解剖学家和艺术家们都执着的相信,只有亲眼所见,才能揭示真相”。 疫情期间看完这部纪录片格外感慨,即使数百年过去了,能理解这句话的人又有多少呢?道听途说再佐以自己的小心思渲染一下,炮制一下,一直是最有市场的。这些舆论的粉丝才有最大的声音,叹气,摊手。。。

  《解剖之美》影评(二):精巧而强壮的手缔造出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2016年第8个纪录片节点之《BBC:解剖学之美》,最近要开始新一轮的人体练习,正好拿来酝酿。主持人亚当·卢瑟福博士对于解剖学和解剖学示意图十分着迷,本系列共5集(跪求第五集“熟肉”),他将带我们一起探寻解剖学的发展历程,以及那些基于解剖学知识的艺术作品,还将试图弄明白解剖是如何促生了艺术以及艺术解剖学的,更有幸得以看到世界上一些最伟大的艺术作品。如同解剖学家一样,艺术家同样有精巧而强壮的手,他们以极其不同寻常的视角,用惊人的洞察力优雅地诠释人体的生命力。解剖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剖开死尸,它同样也是一门理解活着的人体的学问,任何人在学习人体的时候都需要超越二维图像的限制,去理解它,去感受它……我惊叹于维萨里作为一个解剖学家所画出的人体解剖图竟然丝毫不逊色于艺术家的水准,并且还是足以砸死人的巨型本;想象一下重口的达芬奇大半夜揣着强烈的好奇心一边解剖一边画画的情景,不论是科学的准确性,还是艺术的优雅,全都浓缩在片张草图间,散发着一种无与伦比的魅力,他们是伟大的探索者~

  《解剖之美》影评(三):人体的构造-维瓦里的痴迷与执著

  深入认识人的内在结构一直是宗教的禁忌。维瓦里迷恋人体解剖,希望能够了解更本真的内在。《人体的构造》乃是其毕生所学的结晶,每一幅精致的图画都来自实际的解剖观察。几乎都是运动中的人体,而且还被维瓦里放置在真实的风景中,这真好代表了他的价值观:这些皮肤下的骨骼和肌肉就是你我的模样,他们的主人曾经同我们一样行走在土地上,呼吸过同样的空气。

  入夜,维瓦里会悄悄地来到绞刑架下,割去死尸的一部分,拿回去做认真的解剖。没有迷恋带来的勇气,是不能够做到的。

  解剖剧院,真是头一次听说。意大利的帕瓦多正处在文艺复兴时期,这里有大学,社会风气相对开放,人们也乐于探索神学之外的真实世界。贵族和医学院的教授坐在最下边的位置,观看即将进行的解剖。开始之前,乐队会演奏音乐,安抚躁动兴奋的观众。这些即将被大卸八块的尸体都是来自处以绞刑的罪犯,公开展示,其实宣告着意大利政府的权威,违背者的下场就是任人切割。

  同时,既然上帝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类,那通过解剖以加深对人的认识,不正好可以窥探上帝的旨意吗?

  社会风气,政府支持,神学默许,所有条件相结合,才能产生这种观赏解剖的行为,正如古罗马的斗兽场。探索某一事物产生的原因,往往才能有更全面的了解。任何现象都不会凭空产生。

  熟练解剖的维瓦里确实收获了名誉与金钱,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私人医生。《人体的构造》也为之后300年的解剖学奠定了基础。探索的执著,给予了维瓦里名留青史的资格。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解剖之美》影评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