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滩上种花:一个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日志》是一本由范蕊著作,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海滩上种花:一个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日志》读后感(一):在海滩上种花
拿着水壶
在海滩上
种着美丽的花
海水过来
花又没有了
可在种下花的那一刻
满心欢喜
海滩上
永远都不能长出花来
可还是希望
种下的花
被海水冲刷之后
能够留下
哪怕一丝痕迹
《在海滩上种花:一个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日志》读后感(二):辅导员工作
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 仝兴华
放飞理想,不能少诗情画意,启迪心灵,应多些人文关怀。海滩上种花,陶醉于美丽守望,辅导员工作,便这样乐在其中。
著名诗人 作家 北野
本书以鲜活的细节和深度的体察,呈现了当代大学生高度组织化与碎片化的原始生态,资讯翔实而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视野开阔,感情充沛,兼具了田野考察与文学书写之双重质素。
《在海滩上种花:一个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日志》读后感(三):致敬辅导员
这是一本真诚的书,范老师并没有将自己树立成高大上,无所不能的“厉害”辅导员。与之相反,她用平实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辅导员的真实生活和心声,真实的辅导员会有心累疲惫、会有生气抱怨、会有心寒失望、会有焦虑烦躁、会有迷茫困惑、会有无奈无力,但是依旧会坚持用良心和责任心,努力尽力做好这份工作,也会从点滴收获之中找到满足感和意义感。
辅导员真的是意义和责任都很重大的职业。这个岗位也是我们特有的教育和政治制度下诞生的,在国外的高校并不存在“辅导员”这样的岗位。不管是因为我国政治体制下要求的意识形态教育,还是中国家庭保护式的教育,都要求在大学有这样一个“保姆式”的人,在学生开始成年独立求学,走入社会就业前的大学时光,有个人能帮助、引导和支持他们。对于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辅导员的眼界格局,给到学生的某个建议,可能影响改变他的一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从来都不好做,因为是做“人”的工作,它不能像工厂流水线一样,机器一开哗啦啦就产出产品了。它是一件需要投入很多耐心、时间去孵化的过程,而且很有可能只有百分之一你的付出真正有了成效,但是哪怕只有百分之一,还是要去做。
但教育从不是某个角色的特定职责,家庭、学校、社会、个体自身,都在每时每刻发挥着教育功能。只有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做好教育。
愿父母对学校教师对一些理解支持,毕竟您们自己十几二十年都未必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又如何要求学校里要面对众多孩子的老师做到完美?教师工作再神圣它也应该是一份有“边界”的工作,不需要“神化”或者“妖魔化”老师。
也愿孩子能多一些对家庭和老师的理解,虽然可能等真正理解的时候你们自己也做父母了。除去身边的教育者,其实最重要的教育者是“自己”,这也是最有效率最重要的方式,只有自我教育才能真正伴你一生成长。
致敬所有用心坚守的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