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侦探和汪星人横穿美国的冒险之旅》是一本由大卫.罗森菲尔特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2016-6-10图书,本书定价:306,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侦探和汪星人横穿美国的冒险之旅》精选点评:
●作者的文笔不错,不过书名翻译得非常标题党。实际内容跟侦探没有任何关系(甚至作者的侦探小说家身份在书里也几乎没什么体现),讲述旅程本身的也只有大约1/3的篇幅,剩下的都是在介绍自己收养每只狗的经历……
●2017045:评论里老有称此作为小说的,这咋可能是小说呢?小说也不敢这么编啊?作为关爱汪星人的单一事件,配上流畅的行文也就挣个四星。可让我这个从不打算养狗的人都对他们充满了了敬佩,是因为他们收留的前后300只狗,都是生病、残疾、衰老而无人收养,在收容所里等待安乐死的狗狗。所以…
●记录狗狗的故事,不断的收养这些被遗弃的狗狗,很棒。 如果没有准备养它一辈子,那就不要轻易带回家
●综上所述,自从养了这么多狗狗,我成了一个快乐、有爱的人。虽然对某些讨厌的事物我还是爱不起来。比如电视广告。比如打雷。比如门铃。门铃最讨厌了。
《大侦探和汪星人横穿美国的冒险之旅》读后感(一):一世温暖
献给《大侦探和汪星人横穿美国的冒险之旅》,献给我的Kevin
边江/文
拜伦:一生中最忠实的那个朋友,第一个迎接我,第一个保护我。
————题记
大大的世界,小小的幸福。
《大侦探和汪星人横穿美国的冒险之旅》读后感(二):真心对待每一只狗
首先要赞一点,读这本书真心不觉得是一本翻译作品,译者的语境代入感很好,令读者觉得像是中文原版呢。我读很多翻译作品,都有很强的感觉到翻译的痕迹,觉得有种体验不到原著的原汁原味的那种遗憾,而这本《大侦探和汪星人横穿美国的冒险之旅》这本书在读的时候完全不会有这种感觉,虽然这书名确实有点好长好长好长长长啊。
很多女人爱养猫,而这对爱人却同时喜欢养狗。他们共同养的第一只狗狗叫塔拉,相处快乐哦,他们走到哪里都带着塔拉,可是三个月后的某一天塔拉突然流鼻血,去医院检查后发现是鼻癌。悲痛来得有点太突然,他们即将失去这条狗狗了。失去生命中的一个伙伴……那种痛,也许很难体会吧,他们一开始不愿意面对现实,总是觉得塔拉还有机会,或者总是走不出这个结局,觉得对不起这只狗狗,这样的心情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朋友介绍了一个朋友给他们安慰,那个朋友曾经有过失去狗狗的经历,他们帮到了黛比,他们开始面对这个现实,开始更细心的陪伴塔比最后的岁月,然后在医生的陪伴下,跟这条狗一起睡在地板上,送它走。你可以想象一下,一条狗有尊严的离世,也不过如此,爱着它的两个人,就躺在它的身边,他们一言不发,就这样静静的陪着它做最后的告白,医生给狗狗注射了镇定药,这最后的时刻它不再痛苦了,生命已经被尊严的对待了,足以令人动容了。一只狗狗的生命,完美句号。
又有多少人,获得过这样的完美对待哦。生命总是在一些特殊时期,失去自我,失去自已可以应付的权利,有的人想要尊严的控制自己的行程而不得。
真心对待每一只狗,如果你有缘认识它,而它又有缘认识你。像亲人一样。
本书是以作者的一次真实经历为蓝本写成的,它是一本虚构小说,它是真实的记录,故事是真的,情感是真的,人物是真的,角色是真的,狗狗也是真的。作者和它的妻子带着家里的25只狗,从美国的西海岸搬家到东海岸,一路的冒险之旅。它们几乎横跨了整个美国,这样真实的的故事,人和狗,温暖相待,好感动。
夫妻二人在二十多年间总计收养了300只狗,甚至更多呢。他们陪过很多狗走过狗狗的一生,这些体验很宝贵。我们很少读到这样令人动容的与动物相处的故事,这个故事其实有点超出了我的想象了。他们养过三百只狗……这是超级不容易的,难以想象,这些狗狗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数不尽的麻烦,一般人是承受不了的,比如打疫苗、处理狗屎,许许多的细节以及问题种种,但是还是有许许多多的欢笑,以及最真心的感动。
待续
《大侦探和汪星人横穿美国的冒险之旅》读后感(三):致爱狗人士
致爱狗人士
关于狗,我本来不想多提,不愿多说,但各种蜚语流言,让我出离了愤怒,尤其看了《大侦探和汪星人》一书,我觉得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了。
不知从哪年开始,中华大地上出现了所谓的“爱狗人士”,这是几千年传统文化中不曾有过的。我们的文化悲天悯人,却不局限把爱放在狗这个物种上。狗官!是对领导的爱。狗日的!是对敌人的爱。狗娘养的!是对朋友的爱 。
爱狗人士只是基于一个简单逻辑,简单的令人发指: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这些人的气质修养却没有丝毫进步。怎么样快速提高呢?自然是模仿气质好的人了,于是欧美人落入它们法眼。可是人家的学识,人家的幽默,人家的信仰,人家的契约精神,我们是学不来的,那干脆学学人家爱狗好了。
爱狗的人都说自己慈悲,有高人一等的慈悲心肠,普爱万物,那我长得只有1.53,有眼镜,还是只四眼,体毛也重,您家未婚女咋不来爱我?由此我断定,不爱人只爱狗,那是假爱狗。
我们所谓养狗,很多人整天把狗关在半平米的笼子里,除了带狗出去放风那一个小时。从两三个月就开始关进笼子,一直关到死,这种养法与其说是爱狗不如说是折磨狗,从小一直折磨到死。真的对狗有一点爱心的话,就该放给它自由,让它去流浪。
有些智障人士们认为让狗流浪是很残忍的事情,殊不知狗的生存能力是极强的,流浪狗可以过得非常舒服:自己找吃的,可以随时和其它的流浪狗做爱,可以到处呼吸新鲜空气,可以自由地玩耍。
在此我提议,爱狗人士应该集资买下一大片山林,鸟语花香,溪涧流水,用来专门放养狗狗,起名叫狗林,或起一个类似花果山水帘洞这样霸气的名词。
并且公开招募志愿者义务服务,每个志愿者都可加入一个小组,分组管理,如:狗食组,负责每天给狗做饭吃;狗粪组,负责收集狗粪当绿色环保的肥料;疫苗组,负责给狗狗打疫苗;狗医组,负责给狗狗看病抓药;狗窝组,负责狗狗的睡眠起居;还有洗澡组,服装组,玩具组,狗语翻译组,等等。
这里兼收社会流浪狗狗们(兼顾流浪猫猫),真正做到零门槛,兼容并包,厚德载狗,一视同狗,山林四周设栅栏隔离,以不扰民。
狗狗们沐浴在在大自然阳光下,尽情嬉戏,快乐生存,爱狗人士可自由进入和狗狗们共处(或缴纳会员费),尽享人狗之乐。何不快哉悠哉?
这里充满了爱,堪比伊甸园,爱狗人士轻轻的一个拥抱,就会融化流浪狗狗的一颗层层防御的心。当你为狗狗斟上一杯香醇的骨头汤时,别忘了多加上一个体贴的拥抱,这可比糖和奶精更让狗狗甜在心里呢!
爱狗人士可以预约,与心爱的狗狗共进午餐,牵起狗狗的手,或是紧紧的搂着狗狗,让狗狗有一个温暖的依靠,按摩狗狗紧绷的肩膀,顺势在狗狗颈后磨蹭,或是以视觉、听觉、或香味抓住狗狗的注意力,让狗狗的双眼在你身上多停留几秒。浪漫,就从舍不得离开的眼神开始蔓延……
带你的狗狗去征服每一个漂亮的地方,并把流星摆成心的形状,把狗狗放在中间... ...嘿,要想更多的浪漫,请君试读《大侦探和汪星人》。
《大侦探和汪星人横穿美国的冒险之旅》读后感(四):爱狗人士的疯狂旅行
《大侦探和汪星人横穿美国的冒险之旅》是美国作家大卫.罗森菲尔特的一部小说,不过我倒觉得这其实更像是一本回忆录。
大卫.罗森菲尔特,是美国的一位悬疑侦探小说家、剧作家,曾获得过著名奖项“爱伦坡”奖的提名,也有几部小说和剧本被改编成电影。所以从这看来作者的文字功力还是不错的。
书是以作者的一次真实经历为蓝本写成的,整体脉络是他要从带着自己的妻子以及家里的25只狗,一起从美国的西海岸搬家到东海岸,也就是横跨了整个美国的故事。
乍一听上去,这个计划似乎也没什么特殊之处,只不过是搬个家而已,充其量是要多带上25只狗罢了。然而这个计划或者说是这个故事之所以不同寻常就在于作者的选择。
首先,作者没有选择做飞机,虽然坐飞机会极大地缩短行程时间,但是运输一只狗要450美元,而这25只狗11250美元,而且航空公司一分钱都不打折。。。作者认为花费太大,就放弃了这一方式。而租用校车也价格不菲,用卡车虽然既方便又划算,但是卡车没有空调,最后都只得作罢。
在作者山穷水尽之时,一位热心的读者给他出了一个主意——租用房车。最后,作者租用了3辆房车最为交通工具。然而虽然解决了交通工具的问题,但是这之后的问题还有很多,司机人数严重不足,如何保证睡眠,如何遛狗、清理狗的排泄物等等。
所以说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带来的后果,正是这次挑战的难点所在,也是这本书的主要故事。
之前我说过,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回忆录,不太像是一本小说。因为作者在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回忆。
作者原来也不是爱狗人士,但是他的妻子却是一个不折不扣动物保护主义者,从来“不吃小牛排”、“肉肠卷”等,而且极其喜爱狗。在妻子的影响下,最终作者也成了汪星人保护主义者。
夫妻二人在二十多年间总计收养了300只狗,这些狗有的是在街上捡的,有的是在宠物救援中心领养的。这三百只狗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数不尽的麻烦,打疫苗、处理狗屎(文中详细写了具体的处理过程,以及在冬天如何处理等,给爱狗人士做个参考吧,不过话说很少有人会同时在家里养几十只狗吧)、以及带宠物散步等事情,但更多的是带给了他们欢笑。
相比于作者,我算不得是一个爱狗的人,远没有它那么狂热。所以可能也无法理解他的一些做法,但我相信会有真正的汪星人粉丝喜欢这本书,因为它看起来就是给他们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