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每个人心中与生俱来的情感。
愿意怜悯、体恤别人,自然心地柔软、饱含仁爱;有羞耻心,自然做事恪守正义、坚守底线;能谦让,自然举止彬彬有礼、让人舒适;能明辨是非,自然萌生智慧,遇事清明。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不过一场将心比心”。
正是这些将心比心,让芸芸众生到人世间参加一场真情的盛宴。当充满爱的情感在人与人之间自然流淌,人人都是小太阳,温暖自己也照亮他人。
一
真正的朋友,贵在将心比心
俩人合伙做生意,管仲家穷,拿不出多少钱,鲍叔牙不在乎。生意赚了,钱管仲多分一些,鲍叔牙心甘情愿,因为他知道管仲不贪财,只是穷的要命。
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当兵,冲锋打仗时管仲在后,鲍叔牙在前,败退的时候,管仲在前,鲍叔牙在后,别人都对鲍叔牙说,管仲是个胆小鬼,靠你庇佑。
鲍叔牙却替管仲辩护,因为管仲在家是独子,上有老母要奉养,有必须活着尽该尽的义务。管仲听了这话感慨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刚知道管鲍之交时并不理解鲍叔牙,甚至觉得他不顾自己的生死也是一种不孝,长大后,我才明白体恤朋友是多么难能可贵,如果连体恤他人都做不到,就不要奢谈知羞耻、能辞让和明辨非了。
友情像是天平的两端,一边挑的是你的赏识,一边担的是对方的谢恩,这样将心比心,友谊才会像花儿一样绽放。
得到高赞回答的是:“真正的好朋友,就是那个能不因为两个人是好朋友而破坏规则的人。”
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看似是礼尚往来,实则是始于两颗心的真诚相待。
高质量的友情从来不是靠一方牺牲来维持,好朋友不仅是推心置腹,更是将心比心。
二
将心比心,即是情商
你开车时讨厌行人,你走路时讨厌车。
你有一个儿媳,你嫌儿媳不懂事;你有一个女儿,你希望她掌管婆家大权。
你打工时觉得老板太强势太抠门,你当老板后觉得员工太没责任心没执行力。
更多时候,人际关系间的不和谐,皆是源自彼此缺乏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
《论语》中记载:子贡曾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答复:“其恕乎!”
意思是说,“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
人生在世,谁会没点儿难处,看到别人的难处容易,主动理解别人的难处就不容易。
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难得,接受别人不合自己心意的举动就更难得。
《增广贤文》中说“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能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用原谅自己的私心去体他人的难处,自然就容易理解和宽容。
这世间所有的高情商,都是一场将心比心。
三
将心比心,是最高级的善良
人与人之间,说到底是一场将心比心的你来我往,珍惜得到的真心和情谊,不要总是惦记着谁没有回报自己,和已经付出的善,那会离幸福越来越远。
顺从天性、与人为善,不用畏手畏脚,不用担心对方不懂自己,生而为人我们有共通的灵性和情感。
更多时候,人际关系间的不和谐,不过是由于胆怯才会生无谓的隔阂和猜忌,不过是由于冷漠心上才会有厚厚的尘埃。
将心比心,学会设身处地,学会换位思考才能明心见性,让悲悯之情,体恤之心,宽容之意,谅解之举次第展现。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说:“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学会将心比心,才是上等的情商,才是最高级的善良。
时间识人,落难识心。时间会淘汰不能将心比心的人。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感情是两颗心的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如星与星之间,没有彼此妨碍,只有互相照耀。
※ 本文系京博国学原创,作者宁境宁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京博国学
最 有 格 调 的 国 学 微 刊
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