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0-09-19 19:5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1000字

  《身份焦虑》是一本由[英] 阿兰·德波顿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页数:29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身份的焦虑》精选点评

  ●这本书一般,恐怕只有3星,易读但也没啥收获。目前是我读过的这位才子的最差一本

  ●最早幸福建筑》,感觉不到文字诚意,遂把此人拉入黑名单。之前无意间看到《哲学慰籍》,发现还挺有意思,于是看完后来看这个,看了一半感觉还好。时间真的很奇妙,以后要把原来不喜欢的书找出来再看看说不定能发现宝藏

  ●想要彻底告别焦虑,就好像是要抓住自身影子。这是一个闲暇问题

  ●像我这种焦虑的人,特别需要看这类书,只是看了后还是照样焦虑

  ●因为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事情上充满了严重错乱观点,所以要选择理性的遁世,和之后在基督教一章说的众生平我们同他人并无二致而应建立真挚联系,这两点摆在一起看让我非常困惑

  ●并不是严谨社会学或哲学书籍,而是一位博闻强识作者知识体系梳理,或可列入“文化观察”。想到这本书在英国有一档电视节目,就能大概评判出他的通俗程度了。不过比起ted演讲,比起公众号文章,比起鸡汤,这本还是要严肃认真许多,语言也算精炼有趣同时觉得第二部分要比第一部分更好。翻译有小错,但总体流畅影响阅读。挺适合高中大学的人读,英文版应该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在理解并尊重这个社会群体判断方法的同时,对自我依旧保持着清醒认识并且在精神上绝不流于庸俗,是所有职业人需要努力去做的。

  ●发现的惊喜,救了我很多

  ●意外的浅显……有点不过瘾

  ●大学时读过,要再读一遍。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一):身份的焦虑

  是一本很值得思考的书,相读完这本书的人对自己原先的价值观都会有一定的颠覆。平时太忙了,花了一周时间才看完,就把书放在车上,跟着我东奔西走,最后还是在里看完的,很多内容都是迅速翻过,没有细细思考。等过阵子再看一遍,说不定又有新的感受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二):出精装版的了

  因为《旅行的艺术知道了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今天在书店发现出了精装版,索性全套买下。《身份的焦虑》是读的第一本,没有几页。

  说一下精装版与上一版的区别:将外皮拿掉,是白色的硬皮,侧面写着英文书名正面是阿兰·德波顿的英文签名,放在书架上一看便是一套经典文集适宜收藏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三):身份的焦虑,存在的焦虑

  身份的焦虑,是自我了解正确与否,清晰与否,接受与否。我认同人生来而不平等,这是一个不可置否的事实。然而平等也是相对的,在于个人的意识。有些人愿用生命换平等,有些人宁愿活在不平等的安全下。是否可译作《存在的焦虑》?作为存在的人,没有一个可以逃离焦虑的感受。人类在宇宙中微不足道,但人可以成为永恒的话题。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四):读了快一半,不太符合我的口味

  说实话不太合我的口味,本书一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焦虑的起因,第二部分是解决办法。第一部分我已经看了大半,看到作者对于焦虑的一些独到的、深层次的分析。虽然让我对焦虑多了一些认识,但整体让我很失望,因为作者的语气很悲观,好像说这是无能为力的,是社会的问题,不太有兴趣继续读下去了。

  但鉴于这本书听好多人推荐过,而且公众总的来说对它的评价还是挺高,所以打算再看看第二部分对于怎么解决焦虑的阐述。如果仍然没有大的惊喜,就弃读了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五):今天你焦虑了吗?

  满书的经典之语,想想都是可以明的道理,但是要自己亲身做到,那还是需要不断体会,不断感悟,不断提升自己的一个过程。

  如下某段“

  以前我们处于一种虽然生活简单、但能够追求自己真正需求的特权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人们能够更容易地理解自己,更易于追求幸福人生所真正需要的东西:对家庭的热爱、对自然的崇敬、对宇宙美的敬畏、对他人的好奇,以及对音乐和简单娱乐方式的喜爱。正是现代商业“文明”强行使我们从这种状态下脱离出来,让我们在一个富裕的社会里忍受嫉妒、渴望和痛苦的煎熬。”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