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是一本由阿来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是第二次读这本书了,第一次是在初中。结尾有些潦草,之前的内容全五星。这么好的故事,为什么没有人拍电影?电视剧倒是有,但是那个粗糙程度和改编的残度,是糟蹋了。
●傻子:无法理解别人的话、做出别人无法理解的动作、说出别人无法理解的话或智力有障碍的人。 并非因为做了以上的事才成为傻子,更多的傻子是被周围的环境赐予,正如好坏,有好才有坏,好的价值建立在坏之上。傻在聪明人面前就才变得更加刺眼。问题在于好坏的标准,如此标准是否准确?也许众人皆醉我独醒,也许众人皆醒我独醉。 傻,有何不可。
●一段西藏历史。
●读过的第一本魔幻主义色彩的书籍,很喜欢。之后读《百年孤独》时,想起曾有人评论过《百年孤独》对中国作家的影响,我想《尘埃落定》是一例吧。再有余华《在细雨总呼喊》中的时间乱序也是一例。
●读了第一段立刻就喜欢,这样对胃口的小说还真是不常遇到。其实作者阿来就好像是书里的翁波意西,土司制度消亡前的那段边境历史通过他传奇般的戏说而被栩栩如生地留下来。大智若愚的麦其家二少爷,老天派来的旁观者,见证了尘埃落定前的喧嚣,也一次次痴语道破"天机",预言康藏地区统治权的颠覆。聪明人往往自作聪明,被欲望蒙了眼睛,看不到连"傻子"都能看到的真相。
●小学时看了电视剧,剧情不大记得了,中学看的书,想我一纯情少女就是被这本书给腐蚀了,有的部分看得我面红耳赤啊
●置身其中 超然物外
《尘埃落定》读后感(一):因稚拙而智慧
春节,假期。
在书架上寂寞了似乎有一个世纪了,可一旦打开,墨香竟然还是那么浓烈。
两个悠闲的午后,读完了阿来的《尘埃落定》,我把自己埋在沙发里,闭上眼睛,仿佛自己也化作尘埃,飘向那神秘的藏区。
稚拙,多好的一种活法。
《尘埃落定》读后感(二):傻子的预言
去年买的书,翻了几页就搁置了,如今闲来拿起来一口气就读完了,感觉也有些意思,语言犀利而轻柔。
傻子的神奇预言成真了,土司时代终结了。随着主角在复仇中死去,剧情也完了。
《尘埃落定》读后感(三):谁才是真正的傻子
傻子显露的聪明
以及聪明人的犯傻
深深的形成了对比
这本书的文笔我其实不是很喜欢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是一本有内涵的好书
尤其是结尾更加的引人深思
现如今总是有大批大批的人自作聪明
却不想其实自己有时也很愚蠢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是非的评定并不绝对
《尘埃落定》读后感(四):另一个世界
381页、31万字,作家阿来用自己的笔端将所有的读者领向了另一个世界。如果说一方土司是一方王者,阿来正是这另一个世界真正的土司。阿来作为《尘埃落定》的主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土司家族命运沉浮的波澜画卷。诗意般的文字,使得画卷中的人与景、物与情闪烁着熠熠光辉。如果说开启《尘埃落定》的扉页,就如打开一扇神秘的大门,那么另一个如幻如梦、光怪陆离的世界正在等待着你的光临.....
《尘埃落定》读后感(五):喜欢文字的一种疏离感
秦腔写的是个“疯子”,而《尘埃落定》却是在写个“傻子”。
由于刚放下前一本,就翻开这本,不由自主地发生了记忆上的模糊。
毕竟是两本书,仔细回想区别是很大的。
作者的文字流畅优美,特别是读到中期和后期,由于所有人物背景已经铺垫完成,读起来更是一气呵成。
尤其吸引人的是那种淡淡的隐藏在“傻子”外表下的那种疏离感,作者与作品,文字与现实,历史与回忆,都有种疏离感。
距离产生美。
信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