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时空》是一本由[美] 加来道雄(Kaku, M)著作,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越时空》精选点评:
●爱因斯坦先是从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学的矛盾处得到狭义相对论,从狭义相对论伪欧氏几何推广到黎曼几何推理出力=曲率,光=测地线,时空=流形,场=流形上的函数。关键涉及到过程(动力学)语言到对象(静态结构)语言
●第一篇讲了黎曼度量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从纯几何的角度考虑宇宙。提出了5维空间,真是迷人的理论。好想能操纵5维空间的能力。第二篇讲了量子力学的进展,无法和广义相对论统一,以及最终如何通过超弦理论进行了统一,虽然作者努力写的通俗,但我这块理论看的不是很懂。第三篇第四篇对一些猜想进行讲述,包括平行宇宙、虫洞、三级文明和宇宙最终的热寂。
●科普的话,还是更浅显一些的好
●那个著名的视频。高维空间的奇妙图景。但并不是每个理论都可以图景化的,终有深奥的理论是不能等待科学自动下降来配合我们,而必须我们自己努力越过知识的障碍去积极了解它。这本书就体现了这样一个例子,简单的过于繁琐,艰涩的过于省略,因而此书至多展示了奇妙的图景,却无力解释理论的内涵,这是过于迁就读者的结果。这无疑使科普变成了科幻,虽然这是有趣的。终有些科普无法做到的事情,它无法替人简化漫长的科学征途,无法使人不动脑子就理解某些理论。简化就是减少,科学不同于技术展现的成果,过于沉迷简化只能落入歧途。然而科普的意图乃是引发追求科学的兴趣,这一点有时是最重要的。另,蛀洞人存原理等倒无妨,毕竟也不是严格的科学术语。
●好久不看这类的书了,感觉还是很好看,很过瘾。
●不要看《三体》,直接看这本书就行了。非常好的科普书,把当代物理学最艰深的思想用最易懂的方式写出来,相比而言《三体》在科学上就太小儿科了。如果我小时候能看这样的书,现在就一定会去学物理啊!
●有四分之一完全没看懂,其余的四分之三可能也没看懂。但确实让人回想起熬夜看三体的日子,两者都是那么吸引人。一种时空之外的想象。
●如果在对的时间读,算是一部可以改变人生的书。
●关于阐述黎曼度规张量等几乎所有“数学”的段落读来都十分晦涩,一方面因作者未下笔墨解释(非要解释清楚明白大概能再多写一本书了),但也或许是因为书中将其他大多数物理思想描述的都特别全面细致之故,而使得自己仅为无法理解那些高等数学,所对比产生一种不能彻底知晓一切的遗憾。 然而事实正如此,我不可能因读了一本书而顿悟诸多科学先辈们做出的全部成就。即使有幸吸收其中些许的精华,也能受益许多。 不可置否,本书干货十足,读完一趟书,便领略了十维时空的风采,一个字——值!不过在此诚荐另一本优秀的科普著作——上帝掷骰子吗。我自以为如若书桌上置有二书,互相翻阅,受益无穷。相映成趣,其乐无穷。 PS:拿到书时就觉得这本书的装帧很漂亮,一翻,便发现了陆智昌+朱赢椿之名。
●物理告诉你的最浪漫的事:你们都是星辰。
《超越时空》读后感(一):有时间的话,看看还是不错。
行文确实非常流畅,但是涉及的各方面内容基本浅尝辄止,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概貌都没有介绍清晰。当然,要了解上世纪末物理学发展的最新进展,看一下本书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我严重怀疑《三体》从中获得了大量灵感,不少情节几乎一一印证。
《超越时空》读后感(二):配合三体三一起看
配合三体三一起看,我是先看了三体三,后买了这本书
读完后发现这本书是对三体的良好补充
四维碎片撞击地球
11维宇宙
........
都有相关描述
所以强烈建议两本书一起看
最好是先看超越时空再看三体3
《超越时空》读后感(三):有一幅图不是很懂
一开始就略翻看了下,发现一张图很有意思,一个人把一只手伸入了一个虫洞口,那此时其身体的一部分在一个时空中,另一部分在另一个时空中,如是个死物就没啥奇怪了,但人是活的,有血液循环、有神经感觉,那在这样的情况下,理论上人会是啥样的感觉了,假如是头伸进了虫洞了?大为不解,物理学和生物学交织的困惑...
《超越时空》读后感(四):这本书异常的好看。。。。。。。
这是我读过最好看的科普著作,加来道雄确实是有水平啊,看那些国外的科普纪录片的采访对象都是他,很会教育大家。我最喜欢的物理学家之一。虽说霍金的时间简史也很不错,不过写的确实是没有这本书好看,真的非常棒。。。。。。。。。。。。。。。。。。。。。。。。。。。。。。。。。。。。。。。。。。。。。。。。。。。。。。。。。。。。。。。。。。。。。。。。。。。。。。。。。。。。。。。。。。。。。。。。
《超越时空》读后感(五):从人文角度的感受
“现有四维世界下所割裂存在的一些自然规律,在更高维度下有很简单的统一”。对外对客观的探索和对内认知的探索也是同步的,就像在计算力和判断力均匀的前提下,卡住的还是想象力。
这种数百年内可能都无法基于人所掌握的生产力所能产生的能量而去证实或证伪的理论,让如此多最优秀的大脑和精神投注在里面。再次说明,人世间最大的愉悦和高潮体验还是在精神与灵魂中,这些人在纯数理公式与高层概念中所享受的激荡,我隔空想想也会觉得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