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老师的谎言》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0-09-09 19:01: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老师的谎言》读后感1000字

  《老师谎言》是一本由[美] 詹姆斯·洛温(James W. Loewen)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46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老师的谎言》精选点评

  ●中国的谎言更大

  ●比起“黑历史”揭秘或者搞翻案,十二章和十三讨论教科书写作课堂教学有意思

  ●太阳底下无真史

  ●一这么厚就没兴趣读了。。。。

  ●另一本教科书

  ●该书证明美国也在爱国主义幌子之下发布谎言. 五毛无处不在, 不惟天朝独有. 爱国主义是谎言和欺骗源头, 依然服务统治核心.

  ●手机电子书。【已经购买实体书】。此作者在美国绝对左派,但是他反映东西有意义的。可作为我们中国的参考。但是,他对于美国主流批评,就不能被认为和我们国内的左派是同气相求的。---这个区别重要

  ●最末章(结束语除外)对于受教育高的人在历史问题上更易被左右的讨论挺精彩的——allegiance & socialization.

  ●作者还是别独立思考了,思考起来像个傻逼

  ●控制下,就能控制历史。

  《老师的谎言》读后感(一):2012-12-31 ij

  历史教科书,作为对一个民族自我历史的认识可能总有些谎言存在,比如我们常常提及日本的教科书事件。当然,日本可能也同样会指责中国的历史教科书。毋庸置疑,对中国读者来说,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问题是一面铮亮镜子。虽然,我们也已经开始努力纠正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不过,这努力的步伐似乎应该更坚定些。总之,这是一本乐趣横生的书,鼓励你、让你重新思考你在高中历史课上所学的那些使你打瞌睡的知识

  《老师的谎言》读后感(二):此中文阉割译本其实是在继续谎言!

  除了作者的大段前言被删除了外,该中文译本对正文原文翻译也是故意打折扣的。我觉得这非常不地道,本来人创作初衷就是写这么一部抵消历史成见和谎言的书,你们拿来翻译却继续干着这种勾当,这算什么呢?!有条件的去读原文吧!

  去书店里转一转就会发现如下现象:凡是美国人自己揭露自己的,美国人给自己的政府编各种阴谋论的,美国人预言美国就要衰落,甚至就要灭亡的,美元就要失去统治地位之类的书都能很快的翻译成中文出版。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些“正能量”的书,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了其中所谓“负能量”的内容,还是会被采取如此偷鸡摸狗,鸡鸣狗盗,掩耳盗铃态度处理方法的。这气量没法儿说了!

  《老师的谎言》读后感(三):历史书从来不是了解真相可靠依据

  所有的历史教材都带着浓重的当前政府的政治色彩。政府不同价值观意识形态决定了他们想要给读者展示什么和必须隐藏什么。

  欧洲和美国以民主和人权的卫士自居,可是在欧洲众多国家和美国建国和成长的过程中,那些血迹斑斑的往事,是无法真正从历史中抹去的,每一次的疆域拓展,都和杀戮与压迫密切相关。黑人,印第安人,还有已经灭绝的许多土著人,很多时候,已经没有人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因为他们的文字和语言,也要慢慢消亡了。还好,他们现在不用刺刀和枪炮了,现在只要有电视,广播和报纸就行。

  也许,这就是西方担中国崛起的真正原因吧。毕竟,在西方的历史上,每一个强国,都写满了血腥的扩张历史。中国人是不是也会这样:一旦强大就会以暴力影响世界?

  《老师的谎言》读后感(四):公民是自己的历史学家

  “公民是自己的历史学家……”

  也就是说,他们了解过去是什么力量、如何塑造了自己的现在。“他们能够将自己置于社会结构之中,他们知道是某些社会的、以及意识形态的力量影响着自己的生活。”“他们了解美国社会的基本现实,懂得是历史进程塑造了这些现实。”

  反过来,他们也懂得现在应该如何行动,打破旧的社会结构,以改变自己的未来。“我们已经开始理解自身及自身文化……我们需要培养所有阶级、所有种族背景以及不同性别的美国人都能掌握历史的力量——即用自己关于过去的理解去激励和证明自己当前的行动。”

  英国历史学家休·特雷弗-罗珀说得好:“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历史眼光……就会在思想上、很可能还在政治上被阉割。”反过来说,此即“历史的力量”。

  《老师的谎言》读后感(五):有良心的揭露

  我天,整本书主要讲的就是欧洲白人和美国人对印第安人以及北美土著人犯下的罪行,虽然前面有海伦凯勒和威尔逊总统的历史求真,但是篇幅很小。从文风和引述来看,本书算是比较严肃的历史普及作品,就是后面部分越看越乏味--毕竟和我们关系不大。

  任何国家和民族对过去的野蛮历史都有本能的逃避和美化,好在美国还有富有良知和正义感的学者敢于去揭露,这个国家也比较敢于面对真实的历史,此书照样获得如潮好评,这也会让人下意识觉得是不是其他的美国历史会比较真实?不论如何,比起我们的秽史,这个年轻的民主国家的历史应该是比较容易厘清的。

  不过最喜欢这本书的估计要算司马南之流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老师的谎言》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