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星球》是一本由(英)贾尔斯•斯帕罗 (Giles Sparrow)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9.00元,页数:1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Mars,一个罗马战争之神的名字,不同于朱庇特一样受万人敬仰,也不同于维纳斯的美貌与婀娜,更不同于墨丘利的善良纯朴。也许从一开始,这颗行星就与众不同。它闪烁着红色的光芒,炽热,浓烈。恐怕只有战争的火焰才能形象地凸现出对他的敬畏。
不知何时,火星成为最好的外太空殖民目标的说法甚嚣尘上,与月球的一片死寂不同,火星表面充满着各种可能性。马克达蒙在《火星救援》中种土豆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说不定有一天我们真的能就地取材,种植出“Mars牌土豆”,改良火星的大气,创造出第二个earth。然而在这一切之前,我们只能期待人类的探测器给我们传输回来关注他的更多信息。
《红色星球》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我直观感受到了火星的世界,那里有大规模的沙尘暴,有超大的温差,甚至有液态水的存在可能,随着人类探索的加快,也许几个世纪以后,人类真的可以实现在其他行星的“第二家园计划”。
《红色星球》读后感(二):异世界的奇妙冒险
想象一下独自一人在没有人烟的沙漠中穿行是怎样一种体验?那一定是孤独且绝望的。何况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异域星球?但真的有这样的勇士,体验着或曾经体验过这样的旅程。它们是上世纪以来,人类相继发射到火星上的漫游车。
最早的旅居者号在1997年成功登陆火星,之后又有勇气号、机遇号、好奇号,以及正在路上的毅力号。这些可爱的小机器人们在火星表面以蜗牛一样的速度缓慢前行,将人类未曾看过的火星风景图展现给远在地球上的人们。漫游车没有同伴,终日只能与荒凉的沙丘为伍,但也不乏找到一些乐子。它们在赶路的时候也会挖挖地下的宝藏,射击沿途的岩石,无聊的时候还会自拍几张,尘暴经过的时候会欢快地搭讪。步数排行榜冠军是机遇号,它历经15 年,行驶了45.16 千米,用一生完成了一场名副其实的火星马拉松。
如果这些机器人有意识,它们会感到孤独吗?或者是探索异世界的兴奋?想想就觉得很悲壮。但是,未来终有一天,你们将不再孤单。所以,好奇号、毅力号、天问一号,请一定要平安地在火星等我!
《红色星球》读后感(三):火星探索之旅
说实话,刚拿到《红色星球》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本书具体是讲哪个星球,看了才知道原来是讲火星。火星,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它是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也是迄今所知的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这是我们初学地理必学的课本内容,没记住的童鞋要自行面壁啦! 相信这本书是喜欢天文学的读者的福音,里面主要以黑色为背景更像是黑漆漆的夜空,代入感很强。且全书采用的图片都是火星真实情况的图片,使其更具有真实性,里面对火星的观测数据也十分详细精确,科学严密。纸质也非常高档,是一本极有代表性的精装版的天文学图书。 《红色星球》的主题是讲火星的物质形态世界,将对火星诸多惊人之处作出客观阐述,也包括对人类逐渐揭开其面纱的历史进程作出总结归纳。从人类发现火星到对火星的初次勘测,再绘制火星地图,还有利用好奇号等漫游车收集数据,最后再对火星的探索这一过程中的经历做出了一一阐述,无不体现出人类科技的不断强化。 看完《红色星球》的读者,相信你们一定从中学到不少的天文学知识,了解了火星的运动规律,火星地表的标志性地理特征,以及火星的历史和现状等等。不得不让读者们惊叹火星的神奇并陶醉于其中,让没有条件的读者也能有机会去了解火星的真实情况,间接地探索了火星的奥秘。在此非常感谢作者和翻译编辑的辛苦付出,才能让我们有机会直观阅读了解火星。 再讲讲本书的小标题,小标题起的比较能够突出文章主要讲的特点,具有吸引力,比如火星人出场,失踪的卫星,最后的火星水手等等,非常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内容科学严谨,数据精确严密,体现人类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 没看《红色星球》之前,但知道了是讲火星的状况,我还想着火星的各个地方都长得差不多,觉得没什么好探索的,看完才知道原来小小的行星还有那么多知识奥秘可以探索,感觉没点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都没办法去探索了,比如火星外层的变化是怎么回事,还有转轴倾角,岁差摆动等等的探索。 不过里面讲的都是国外的研究成果,比较希望我国的天文学事业有朝一日也能绽放光辉。
《红色星球》读后感(四):火星之谜
宇宙起源于大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我们的太阳系有8颗大行星,5颗矮行星以及165颗已知的卫星,有数十亿颗小行星,彗星以及“柯伊伯带天体”绕太阳运行。其中备受瞩目的数火星了,第一个给火星起名“红色星球”的人真的是非常形象的描述的火星的外貌。后来人类发现除了地球,火星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火星表面是红色的,这是因为它的地表岩石中含有氧化铁,而且火星曾经要比现在更像我们的地球。 一、围绕着火星的卫星 火星有两颗小卫星,分别为较小火卫一“德莫斯”和较大火卫二的“福波斯”,科学家认为,他们是火星很久以前捕获的小行星,火卫一的直径不足27千米,表面有巨大的陨石坑,火卫2的直径是12千米,表面相对平滑。 二、火星探测器 在之前人们曾经向火星发射过许多无人探测飞船,但都没有成功,20世纪70年代才成功的进入火星的长期轨道和在火星表面着陆。火星探路者号的成功着陆为后来数代的自动化探测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探路者号观察到火星的气候变化的原因, 对保护地球的气候条件具有重大意义。更让我们骄傲的是在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其任务目标是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 三、火星上的定居者 火星的土壤和岩石具有独特的红色,是因为其中含有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氧化铁即铁锈。现在火星上的气温比较低,空气也很稀薄,不可能在地表存在液态水,一直到现在,火星上是否曾经存在过液态水的问题,仍然没有准确的定论。 尽管火星比地球小得多,但它的表面积却相当于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从长期来看, 火星是一个可供人们移居的星球,试想一下人类迁居火星的壮观模样何其壮观。在大约40亿年以前,火星与地球气候相似, 也有河流、湖泊甚至可能还有海洋,未知的原因使得现在的火星变成这个模样。虽然我们对火星的认知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几乎所有的事实都让我们实实在在的看到了一个严酷、寒冷、干旱无法生存的火星世界这无疑又回到了令人冷酷的事实,不过科学家们并没有因此止步而且更加奋进的开始了下一阶段的火星科学探索之路。 短短几百字把自己理解的知识点汇集到了一起,却是无法表述完整科技工作者为探索火星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科技成果。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也希望我们“天问一号”顺利完成任务。
《红色星球》读后感(五):趁“天问一号”还没到站,我们先了解一下火星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进入了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的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其实,古人早就对这颗红色星球感兴趣了。古代把火星叫作“荧惑”,是凶兆,因为它“荧荧火光,离离乱惑。”《吕氏春秋·制乐》:“荧惑在心。” 也叫“荧惑守心”,是我国古代最凶的天象。因为,心宿二象征着帝王,火星侵入心宿的天象,象征着帝王有灾。例如,秦始皇驾崩前,汉成帝中风暴毙前,都曾出现过“荧惑守心”的记载。
从左到右,第四颗行星是火星无独有偶,外国人对火星也没有好印象。他们用古罗马神话中的战神马尔斯来命名火星,认为火星是战争、流血或厄运的象征。在很多科幻小说中,火星人都凭着他们的高科技来侵略地球。
“天问一号”的成功发射,再一次掀起了国人对火星的兴趣。在全网热议的同时,大家也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这颗红色的星球。于是,大量有关火星的书籍,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个人以为,英国科普作家贾尔斯·斯帕罗的《红色星球》,应该是其中的佼佼者。
拿到这本《红色星球》时,我才发现是精装版,有些意外的惊喜。书是250mm×250mm的大正方形开本,全铜版纸全彩印刷,看起来非常高级。
同样高级的是书的内容。除了序和简介之外,全书一共有五章,既全面地介绍了从古人到目前为止对火星研究的所有主要情况,也详细地讲述了一代又一代的天文人坚持不懈探索火星的历史,人文性和科学性并重。
第一章“初识火星”,讲述了从史前到刚刚使用望远镜观测火星时人类的发现。原来,人类对火星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的苏美尔人。最早用文字记载和描述火星的,则是古埃及和巴比伦的天文学家。在望远镜发明之前,古人就已经注意到天空中的这颗红色星星了,并用肉眼做了大量的观测。
火星全球地图第二章“初次勘测”,记录了人类初次尝试探索火星的太空任务及其成果,一些火星的标志性地理特征开始为人类所知。第三章“绘制火星地图”,详细介绍了第二代火星轨道飞行器及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四章则专门介绍了“好奇号和它的漫游家族”,应该是本书的重头戏。这些漫游者,火星探测的“先驱”,分别是“旅居者号”“索杰纳号”“勇气号”“机遇号”“凤凰号”和“好奇号”等。“好奇号”至今仍在火星服役,还在源源不断地发回大量的数据。正是它们在火星表面的不断探索,我们对火星的认识才不断深入。
第五章“向着火星,前进”,则是介绍了人类未来关于火星的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计划,包括探寻火星生命和载人火星登陆计划等。也许有一天,人类真的可以在火星上建立居住点,定居生活。当然,目前是不行的,毕竟火星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超过95%,地表夜间温度低至零下90度。
除了深入浅出地介绍有关火星的研究进展之外,书中每一章都配有大量精美的高清火星图片(主要来自好奇号以及它的小伙伴们),每一页至少有一张,图文并茂,老少咸宜。很多图片相当壮观,此前很少见到,个人甚至觉得,这本书里面图片的价值更高。
略觉遗憾的是,除了提到我国古代的“荧惑”之外,这本书里的所有研究成果都是外国的。但好消息是,“天问一号”此刻正在茫茫的太空中,孤独却异常坚决地朝着火星前进,预计明年的2月份或3月份左右到达火星。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国家就可以出一本自己的火星探索图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