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棵杨》是一本由寒川子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6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二从寝室妹子那儿借来看的,好厚的一本带在包里很痛苦但是每天都舍不得不带它因为真的好好看。我发现建立在土改背景之下的小说大多都很不错。
●横跨三十年,几乎没出现“19xx年”这样的字眼,所有的运动都是通过四棵杨人的日常生活体现出来,是一种很不错的表达方式。但是情节就像文中双龙河水,年年那么流,没有太大的起伏。另外神秘色彩稍嫌浓重了些。
●手法有些简单,情节多些怪诞,但不能否定这是一部农村题材的好作品,可惜宣传的不够让它有些寂寞
●真的好看!
●农村的故事总是那么沉重,又令人深省。语言略显造作,不如《白鹿原》那么流畅。
●总体没《白鹿原》好,人物的刻画不够细致,名字过多,突出几个重点不深刻,不过建国30年的大背景描写一个村庄的变迁也是一大看点
●第一,封面所谓评语推荐纯属胡扯;第二,印刷错误,204-204插在218-219之间。
因为喜欢《白鹿原》,在看这本书时难免作比较,但是作为一部中国农民的史诗我想他已经很全面,有过相似生活经历的定人会揪心,因为有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在回看历史的同时,冷眼看现在的社会,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只是我的感觉。
《四棵杨》读后感(二):中国百年来难得的好书
我的苦难深重的中国农民,终于有人愿意为你书写近半世纪来的人祸,终于有得让本书出版的环境,尽管只是局部的历史,尽管书中夹杂神鬼故事,但已经是中国百年来难得的好书之一。每次看到伤心处,不禁泪流长啸:什么时候,这个国家能让人民过上真正是人的生活?
《四棵杨》读后感(三):差把火的乡土小说
说点缺点:
1-结尾收得不太好
4-土改、大锅饭、炼钢、放卫星、三年自然灾害等的描写,基本取材史料摘抄,缺少独到见解和分析
《四棵杨》读后感(四):抄书匠
故事情节太老套虚假,像电视剧里抄来的。场面描写语言表现力很差,隔靴挠痒毫不感人,作者引用哲理生搬硬套,故意装出一种形而上的姿态,捉襟见肘就像70年代引用毛语录似的,可见作者没有农村生活的体验和和作家应有的素质,只是个写好人好事通讯报道和大批判稿的料_只会抄书没有自己的东西是不行的,没有才气就改行吧!
《四棵杨》读后感(五):现实比文学更魔幻
单从文学角度来说,这部书头重脚轻,在布局上时而过简,时而过繁,且有些情节设置过于俗套。但这些都不能抵消作者的创作勇气。几十年前的历史不应该被眼下的虚火吞没,以史为鉴不应只停留在话语中。当下类似的作品实在是太少了。尽管Marketing的时候都拿《白鹿原》来说事,但其实它们是不同的,不同的时代里虽然有人性善恶的相同,但背景的差异带来的悲剧不能只归结为人性和民族性。假如只停留在这个讨论层面,那会辜负了作者这么多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