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小孩解道德经》是一本由韩金英 绘著著作,团结出版社出版的简图书,本书定价:41.00元,页数:22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以9为单位,9是乾卦纯阳能量,九宫太极,内经图上头顶部分有9座山,9个窍对应天体9颗星,一般读者一下看不懂,那是人体先天部分先天慧性没开,一定感到陌生。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就是开窍。这种学习是所有学校里没有的,生命的学习,通脉开窍,打开人体先天大智慧系统,对生命发生质的飞跃。2010年是开玄关一年,是元神解《道德经》,偏重于能量,写作一个月。2016年出版《道德经中的圣人》,是开玄关七年,是圣神解《道德经》,偏重于智慧,写作一周。2019年暑假在老子学院讲《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是我开玄关九年大成,写作用了两天。老子、河上公都是太上老君的化身,是重锤棒喝。这第三次才把我敲醒了,学无止境,也许多少年后还会有更深刻的体悟。道是求才能得的,师父是金丹的播种机。有了真种子,三年十万八千刻养成。韩金英
● 看了韩金英的博客,以为是一本神奇的书,买来看,平常。 语言晦涩,多用古文性质,既然都解了,何不明明白白; 多阐述道理,少体证说明; 颠三倒四,内容单一,如果将这本书浓缩的话,一篇博客余以为必然浓缩完毕。 倒是觉得她的画私有独特之处,不推荐购买。
●要表达的意思几个关键词就概况了,干嘛要写一整本书……老子啊,你到底要说什么
●可供参考
●从内丹修证方面解读的<道德经>,韩女士是少数公开的金丹成就者,本书值得一读
●一本还不错的书
●第一眼是被她的畫迷住的。然而她所解的道德經,也絕不是大路貨色。不是說教,而是有真體會的。然,總還是令人覺得其言有所不及。遺憾
●修行的人都要看一下,真正从老子的角度去解释道的书,让人去掉后天意识恢复先天一气才是王道。看此书中者不能用后天意识去看,透过字面上的意思去看(也就是不动念)方可悟透其中玄妙。
●是韓金英老師早期的作品,不錯。
《内在小孩解道德经》读后感(一):不知所云
看了书评不错,买的这本,想说可以通高人的解惑,帮助读懂道德经。。读完却大失所望,感觉被严重忽悠。。作者除了吹嘘自己如何如何神奇得道贯通之外,没有让道德经对它的读者而言简单任何一点点,反而更是云里雾里。。
各位去网上搜索一下韩金英与灵珠子,就什么都明白了。韩的目的是以道为招摇撞骗的幌子,来遮盖自己欺世盗名的恶行。
据说韩开讲座,听课费一两万。试问真修行人是这副德性吗?亏她还拿弘一法师的画为例,往自己脸上贴金。真实目的就是把自己的画卖个高价。这种人不仅糟蹋艺术,也毁了修行人的形象。
万能的豆友,行动起来吧。评一星。
《内在小孩解道德经》读后感(三):~
有一次鼻炎重尝试打坐,没有了呼吸,立即舒适到前所未有的状态,云淡风清时识神退下,元神就上来了,,大多数时间,都是想法超多的,,这本书看着挺感动,,打算把它看完。。
平日不会觉得这具身体是沉重的。进入杳冥再从中出来时,肉身的重量很有压力,,
平常心是活在世间的法器, 道德经不讲打坐,但这是一种度心的方式,在世即修行,,受教
还没看完,,不赘述,,
《内在小孩解道德经》读后感(四):重体悟而略少自省
道德经根据每个人的人生经历读来都有各自角度。韩老师分析的道德经看得出已经经历过非常深的内在体悟和修为。比较起去年我读她早些年写的,并且拿来作为和胡因梦自传相比较的《生命禅》,内容显然厚实深入很多,觉得正如她所说的,必定是经历了一番彻头彻尾的身心世界的蜕变。
但是无论读韩老师博客还是这本书,都觉得她对于体悟相当的敏锐,但在写书和做文字上,似乎缺乏了一种信息的客观对外,似乎也缺少对自我的如实观照。不如她画作所直接传达的自然简朴。她过于强调了自己的体悟,感到文字信息的能量场是她私人的,喃喃自语的,而不是面向大众的。我个人感觉她对自身感悟的赞颂有些过头,已经超过了内在的感恩。
另外,我觉得道德经所写的,正如宗教的很多书籍一般,很多东西只可意味不可言传。如果你很详细的去想某段话是什么意思,反而读不出什么意思。意会,应该是那种眼睛略过文字时,最初传达到你内心的某种冥冥间的心领神会的领悟和某种落到意识田中的幽微的感受。
《内在小孩解道德经》读后感(五):全都是道家修行的方法
解读道德经一向有很多角度,有的人从政治上去解,有些人说是伦理学,当然,最常见是归于哲学.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老子为何被奉为道家的始祖大师??道德经是道家修行的正典,又是为何?
这本书是从道家修行的角度去解读道德经的.他提到的是在进行道家修行的过程中发生的过程,体验,以及修行的方法.
所谓修行,必须"修正"+"行动".如果你对修行的基本方法不了解,读这本书肯定是一头撞到了石墙上,根本不知所云。他所提到修行的心态、注意的要点、精进的境界,估计也是我们这些在唯物主义、一切需是化状态下长大的孩子不可理寓的内容。
仔细想想,道德经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其实是力图用文字去说明圣人内在境界的体验。个人体验及到达的过程却是“不可言”的,所以“道可道,非常道”。老子在试图用一种寓言和比拟的语言,引领我们去至某个境界。
好比一个大学毕业生,要告诉一个对加减乘除都还没搞清楚的孩子,啥是微积分。他会怎么说??对方又怎么才能真正听得懂??
所以说,看不懂是正常。而看不懂还是得继续看。
求道之途本应如此。
当然,奉行机械唯物主义的人类可以暂时闪开——这个体系已在你的信仰之外;另外,完全不知所云,对求道或寻找生命深刻真像不感兴趣的,也可以先行避开,此本对你无用;最后,觉得自己已经了解生命真相了,无需再思考,认为修行纯属自欺欺人的也不用读了,这还是一本自欺欺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