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者的解答》是一本由(美)克里斯坦森 / 迈克尔•雷纳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5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应该早就意识到,自己的思考大部分都已经被过来人思考过了,带着问题,继续前行。
●: F270/4264-12
●这本书的主题是大公司如何创新,这个前提很重要,不是给小公司写的
●对这本书的英文版评价很高,但当翻了一下其翻译版,无法满意其内容的转述。
●延续在《创新者的窘境》中所提出的破坏性创新的理论,对如何进行破坏性创新给出了具体的指导。看得不是很仔细。
●对于在《创新新的窘境》里面提出的破坏性的创新,给出一种较为系统的理论,从需求、切入点、组织能力、流程、高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比较印象深刻的是提到的奶昔的案例,真正用户的需求不是设计者坐在那里参考各种数据和案例设计出来的,而是实在调研出来的,如果奶昔只是用来打发时间的,在其它方面改进有什么用呢?
●有看没有懂,估计要管理过一个公司或开办一个企业的人才知道这书在说啥。太悲惨了,挣钱还要看这种书无异于是自己找苦吃,那些看得津津有味的人只能对他们说佩服了……
●相比10年前的那本经典之作《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有了进一步的有机拓展。 零消费市场、低端消费市场破坏;从消费行为角度(即客户想要完成的任务)来细分市场;货品化与反货品化的价值链,进而引发的交互专利性或开放模块化的竞争格局;应急型与谋划型流程的应用的本质等等...... 一本延续
●能够更快、更好解决用户新需求的产品,才具有竞争力。人家没有,你有。人家有,你做的更好。人家好,那你就价格低。人家又好又价格低,那你就转移,再去寻觅新的生长点。
《创新者的解答》读后感(一):一本延续性的好书
相比10年前的那本经典之作《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有了进一步的有机拓展。零消费市场、低端消费市场破坏;从消费行为角度(即客户想要完成的任务)来细分市场;货品化与反货品化的价值链,进而引发的交互专利性或开放模块化的竞争格局;应急型与谋划型流程的应用的本质等等...... 一本延续性的好书。
《创新者的解答》读后感(二):关于案例的一些问题
破坏性创新成立的前提条件是破坏创新者技术革新快于被破坏者,而且还需要持续;这个对破坏创新是否限定了适用的情况。
另外,面对新进入者的竞争,被破坏者难道不会采取防御手段,而不是坐以待毙或者主动撤出低端市场,比如在低端市场降价甚至亏本,反正高端市场能赚钱。
拼多多和小米是否是破坏式创新呢?
《创新者的解答》读后感(三):新的视角
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创新打开工作局面。不经意间看到了本书。其中几个观点很具有启发性:
不对称动机
启动零消费市场
低端市场开始进行破坏性创新。
另外一点基于客户完成任务进行市场细分对我是一记棒喝。构建组织能力的RPV模型也很有启发。
《创新者的解答》读后感(四):本周五晚 上海徐家汇有一个《创新者的解答》读书会
报名详情见海报:
https://wx.qq.com/cgi-bin/mmwebwx-bin/webwxgetmsgimg?MsgID=1021180774&__r=408783559
必须通读过原著《创新者的解答》的,才能参加
人数名额:30人以内
原著读书会地址:徐汇区华山路2088号 百联徐汇商业广场715室(韩通韩国语)
《创新者的解答》读后感(五):Memo
1, 按照客户任务来细分市场
2, 开发零消费市场-sony晶体管发展之路
3, 性能缺口到足够好-对应从垂直整合到模块化,System/360,pc等
4, 商品化和子系统的反商品化-增值链转移
5, 核心竞争力蕴含的危险-竞争力的本质在于实现客户价值,而不是只做自己擅长的事。
6, 利润流变换
服装业-品牌到渠道
汽车业-整车到子系统厂商
7, 应急型策略和谋划型策略
8, 资金受限的优势:不会忽略意外的成功-应急型策略管理流程的本质
9, 好的理论通常是基于情境的,能够指导管理者如何根据变化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策略,从而获得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