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是一本由乔纳森•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元,页数:2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前几章心想那个时代的人还是刚强,引起的共鸣里不会有自怜。然而看到主角离开慧骃国之后,对同类“既害怕又厌恶”,感到“耻辱、惶惑和恐惧”,就发现这种感受果然是永恒的,再这样的视野中,人类本身已经成为了一个可怕的秘密。现实生活里,流里流气满脸无所谓的人,像是纸老虎,反而不足为惧。而那些自以为活得正派,有资格指指点点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体内包藏着完整的罪恶。小孩子举止中的蛮横,被当作优点而纵容着...
●我读的那本是妇女儿童出版社的,豆瓣上找不到。那个版本的翻译我不知道怎么吐槽才好,真是连小学生都会嫌弃。这个故事除了登上课本展示作者如何隐喻当时的英国多么腐败,我看不出其他作用。
●为了看洪老师著作先预热一下
●014。小朋友们的书。
●格列佛的游记,斯威夫特的理想国。这本书应至少读两遍,小时候当奇幻游记读一遍,长大后当讽刺小说再读一遍。小时未读,抱憾终生。
●一本有趣的书,最喜欢小人国部分。作者的某些观点过于偏激了,在慧骃国游记中,他赤裸裸的表达了对人类的厌恶,他只能看到人类的恶,却不能发现人性的善。严重怀疑作者写慧骃国游记的时候精神方面出现了问题
●半听半读完的。奥威尔貌似很喜欢这本书,还为此写过书评,说自己的创作风格多少受了斯威夫特的影响。不过因为年代的久远,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根本就感悟不出作者文中的讽刺奥妙。放在18~19世纪,此书能算得上既讥讽上流社会蔑视权贵又不失诙谐幽默的一流文学,可现如今来看,却只能当个纯游记读物来欣赏了,因为文章中黑英国的那些梗都没有意义了。
●不管你是在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不管你是有什么样的优势还是劣势,最终还是要回到正常人的世界当一个平凡的人。
●补
●小时候看的“名著”之一,没找到看的版本~突然想起来里面有个国家每一代里都有几个长生不死的人,今天看到节目里讲人类简史说说到这个愿望的时候,并不觉得这是每个人的愿望…… 感觉这本书扩宽了很多思路和想象认知呀,小时候看了有大概三遍,大人国小人国马国…塑造一个世界模式然后讲故事,好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一):《格列佛游记》
它是英国杰出的著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讽刺小说巜格列佛游》。
《格列佛游记》讲述他到"小人国"、"大人国"和"飞岛国"和"慧洇国"。这些国家都很奇妙……
从这本书里,看到了太多社会的堕落,"大人国"的平民为了赚钱,把格列佛当做物品来展示,拍卖,使他生不如死。"小人国"的人为了升官,不惜去诬陷别人,用别人的痛苦来换取自己的幸福。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二):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融讽刺和冒险于一体的小说,在这些作者虚构的国度中,有着18世纪英国社会的浓重痕迹。作者通过主人公途经不同国度的游历,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矛盾,并对英国的政治制度作了辛辣的讽刺。 因为在一次海上航行中遭遇风暴,外科医生格列佛意外闯入一个陌生的地方,不可思议的冒险从此开始了:在小人国遭遇战争,成功退敌后成为万人崇拜的大英雄;在大人国被当作玩偶,冒险出逃九死一生;在飞岛国,黑自颠倒、是非混淆的怪现象让人哭笑不得……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让人快乐大笑的同时又引人思考。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暗讽,也为本书赢得极高荣誉,使其成为英国讽刺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三):格列佛游记
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利立浦特人用专车把体积巨大的格列佛运到京城献给国王,他的出现几乎吸引了小人国所有的人。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当时,另一小人国不来夫斯古帝国准备从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国,格列佛涉过海峡,把50艘最大的敌舰拖回利立浦特国的港口,立了大功。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这时,王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王后大为恼火。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到不来夫斯古帝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四):大人的故事。
大概我小时候读的是带画儿的硬皮书,不然也不会觉得它读起来竟这么让人悲伤。可是我都不记得小时候的快乐了,只在印象中有一个是一大群小小人把格列佛绑起来然后他用手挣脱绳子,绳子断裂的镜头还慢慢的回放,似乎还有声音,就那么一根一根的(谁知道我脑子里想的是什么...)。还有一个是他在大海中站立着,周围有好多小船游来游去的。也就是这样而已了。
现在我有20岁了,看书时从不喜欢看正文前编者的话,因为我想没有比提前知道故事情节和结尾更加糟糕的事情。20岁的我看这本书的时候不开心,会发脾气,心想它绝对不可以给小朋友看,要是图画版的就另当别论。书里面的故事整体感觉都很消极,不论是对国家,战争,人性等等方面的讨论,有适合我们当今世界形势的但也有守旧的部分。还是要在心里有保留和抛弃才好。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五):呵呵
..新批评主义?可能是吧。大旅行家的口吻和叙事结构让我想以前又一本小盗版书里阿里巴巴的故事(小时候尤其喜欢)。 我会给这本书打两颗星,完完全全毫无资格做一个儿童读物,或者被称为名著一样的东西。 第一人称的视角充满了殖民中心主义的傲慢、“谦卑”,所有一切事实上令人作呕的随波逐流的平庸。 真是莫名其妙,你随便到哪个国家这个国家都把你奉为上宾?小人国倾尽国库服侍你,你随随便便就皇宫撒尿,捞来另一个国家战力核心的舰船吗,到一个国家就当一个国家国王忠实的仆人也是绝了。大人国也好好对你,慧骃国也好好对你。品性都好,原始的最好,人类都在退化。 确实,那个历史时期所有错误的自大思想几乎都体现在里面了。退化论,性别歧视,殖民中心主义。 无论你立意如何吧,如何暗讽,主角就是一个资本主义的小人和罪犯,毫无品格。教坏小孩。 这些殖民者大旅行家最可笑的就是自以为是,永远在道貌岸然地强加自己的价值观。 野胡就是人类,这个主角用原始人的毛编制各种东西,用人皮缝制衣服和各种东西,一点点心理障碍都没有。 确实,这就是个反人类的小说,并没有错。它极尽讽刺手段抨击了人的恶,它自身却也成了恶。 人类就是喜欢自知恶而装不知又为之。 看到最后真是要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