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但这句话其实经不起推敲,因为伤疤永远不会完全好,看见伤疤就感受到了疼。
伤疤越深,痛苦越久。
这是我在慕子三岁半时才明白的。
一个成长于热带地区,习惯了赤脚在室内跳来蹦去的孩子,回到国内阴冷而无暖气的南方,在家中穿着厚厚的毛绒拖鞋四处摇摆。
一不小心,他被鞋绊倒了,摔倒在洗衣池前,额头被洗衣池腿上的瓷砖狠狠划过,犹如锋利的小刀直接在额头上深深割了下去,瞬间皮开肉绽,鲜血横流。
老家在县城,事发时是晚上,我们想也没想,抱起孩子,用纸巾按住他一直留血的额头,就迅速跑向医院急诊室。
值班医生用最平常的心态和最简陋的方式处理了孩子的伤口:消毒,缝针。
慕子的坚强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一个幼小的孩子躺在那里被大人按住手脚,硬生生地挺过了额头上的两针。
直到后来,我才听这边的医生夸奖道,没有麻醉就可以缝针的孩子,他们几乎没见过。
直到现在都让我耿耿于怀的其实不是没有麻醉,而是医生没有缝合伤口内层,只是缝合了表皮外层。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缝合的时候没有做好充分的皮下减张缝合(我的孩子是根本就没缝合),切口的张力全靠缝皮肤的缝线拽着,缝线因此不得不选比较粗的,便会切割皮肤形成疤痕。
直到我从医院回来,给一个市级医院的闺蜜打电话询问后续事情时,才得知我们犯了一个多大的错误。
我无奈又内疚,一边照顾着孩子,一边不停地刷手机来更新知识想要弥补错误。
最后得知创口的伤情,愈合情况和医生的外科处理在瘢痕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创口伤情,是天定。
前者也是天定,无能无力。
所以我用血的教训建议大家,如果所在城市级别够高,可以第一时间联系信誉良好的医院整形科,去找那里有经验的医生缝针。
事发当时,几乎每一位家长都是非常慌乱紧张的,只想着尽快处理伤口,而不会想到要美观地处理伤口。
等想到美观这一层时,已经是伤口缝合好,心里安定下来了。
但却没想到,若是第一步有了差池,则会极大地影响后期伤疤的恢复。
时光倒流,我当然肯定不会在当时,不顾孩子的哇哇大哭,还能淡定地驱车一小时去缝合那个伤口的,毕竟防止伤口感染也是极度重要的。
但是,我一定会强烈要求医生缝合伤口内层。
这点特别要送给十八线小城市的父母们,如果医生没有这个意识,请你们一定要懂得这点后去要求医生如何做。
内外层缝合伤口,内层一定是不拆线的。
但是很多人会认为,外层不拆线也是更好的。
他们认为不用拆除的缝线是更高级的缝线,伤口疤痕也更不明显。
其实这是错的。
对于人体来说缝线也是一种异物,容易出现炎症,一旦发炎,伤口疤痕就明显。
即使不发炎,皮肤里的线最后会和皮肤长到一起,也会有明显的痕迹。
这是我回新加坡后约的整形科医生告诉我的。
所以记得提醒你的医生,内层不拆线,外层要用可拆线。
02
那天晚上当我搜索“疤痕”时,映入眼帘的是大量求助贴,男女皆有,他们都会因为身上的各种疤痕而深陷自卑,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工作和婚姻。
令人惋惜的是,他们拆线之后往往什么都没做,都是在疤痕成形三四年、十几年,深受疤痕困扰后,才想到去寻找什么灵丹妙药来治疗。
悲哀的是,那几乎徒劳。
很多人最后是需要靠激光或者把疤痕切除二次手术来完成最终治疗的。
疤痕药的影响因素其实偏小,但是疤痕药的应用在疤痕增生时期还是非常必要的。
而家长们往往很容易错过这个用药的最佳时期。
就像那天晚上我的父母也是非常自责难过,但他们看到我的内疚担忧后,一直试图宽慰我:
“没事的,小孩那么小,长大后伤疤就会好的。”
除了用这样的言语安慰我以及他们自己外,他们也不知道接下来还能做什么。
我理解他们,但是我并不相信时光就能治愈伤疤。
我庆幸,那一夜的彻夜未眠,让我从网络上获取了大量的信息来指导自己之后的护理行为。
在此特别提醒家长们,一定不要掉入“以后消除难看疤痕”的误圈,而是“尽早避免疤痕长得难看”。
若受伤缝针后,只是去期待一个“美好疤痕”,待到疤痕刺眼,再去想方设法消除,可能为时已晚。
最有效的药物疗愈方式是帮助伤疤良性愈合,令其不会野蛮生长。
例如号称去疤神器的美国药品芭克。
芭克是啫喱状的凝胶,它是硅化物,把它涂抹在疤痕上几分钟后会变干形成保护膜,通过减少皮肤水分蒸发,抑制毛细血管再生,使得疤痕软化或减少增生。
预防总是胜过治疗的。
03
因此我在慕子受伤的第二天,就带着他去了省会城市的公立医院整形科,想找他们买减张贴。
减张贴又称免缝胶带,即可以粘贴在皮肤和切口的一种胶带,减少切口两侧的张力,可以预防疤痕的拉宽。
但是我认为的专业的医生在权威的医院科室里告诉我:
“我们这里没有减张贴!如果你有,可以用,有效。”
我只能回家后去网上买,结果网上的卖家信息都在强调:
减张贴一定要在伤口拆线愈合后才能用。
说缝针后立刻使用减张贴有效,拆线后无需再使用的医生却没有减张贴给我。
可以给我减张贴的淘宝卖家又异常肯定减张贴只能在拆线后使用。
纠结无助之下,减张贴我也没给慕子用成。
我们就这样头上贴着纱布去了四川的雪山,最后第八天时,在成都市儿童医院,百般周折地拆了线。
医生不仅没有给出任何建议,反而在给孩子拆线后把他的头包裹成下面这样。
我已身心俱疲,无力吐槽。
回到酒店,我立刻拆下纱布,给孩子抹上了在网上购买的无法辨别真假的芭克。
琳琅满目的商家,价格不一,口径都挺统一:
保证进口,保证正品。
我只能花最贵的钱抱着信仰的态度在旗舰店买了一只。
谁让省城医院的整形科医生告诉我:
“芭克,有效,但我们医院也没有!”
我真的不知道他们整形科有什么。
上图就是美国芭克。
两天后我们回到新加坡,立刻约了整形科医生。
她看到孩子伤口的第一句话是:
“伤口愈合得挺好的,不要太担心。”
这是慕子受伤,我奔波了几个医院后,听到的第一句暖心话,顿时眼眶红了。
相比之下,省城整形科医生那句瞬间也让我红了眼眶的一句话是:
“我靠,你这线也太粗了吧,这怎么缝的?你现在来找我有什么用?”
那是我第一次从正反两面懂得了什么叫医者父母心。
面对我的内疚自责,这边的医生一直在柔声安慰我,告诉我这是很平常的小事,我已经护理得不错了,坚持用药,孩子很小,随着他的成长伤疤会越来越浅的。
最后她推荐我用的是美国的舒痕胶二代 ,也叫倍舒痕。
她说药效和芭克是一样的,但相比芭克以及舒痕一代,二代倍舒痕的成分里多了维生素C,更能淡化疤痕颜色,而且提升了工艺,使得凝胶快干。且适用于两年以内的伤疤。
上图就是倍舒痕。
大家购买时,一定要再三确认是否二代产品。
她还推荐了瑞典的美皮护,说二选一或重叠使用都可以。
它是一种自粘性硅凝胶敷料。特点是温和自粘,无需胶布,纤薄轻巧,光滑柔顺。
适用于抑制疤痕挛缩或闭合性伤口,预防增生性疤痕和瘤性疤痕的形成。
最后医生提醒我给孩子做好全脸防晒,不要加深伤疤颜色。
我千恩万谢地拿了这两样药回家了。
之后的处理方式就是:
早晚两次倍舒痕,等药膏干后再用美皮护贴住。如果要出门,记得在药膏干后全脸用防晒霜,再用美皮护。
美皮护是根据伤疤的大小剪下合适的尺寸,贴在伤疤上,洗脸、洗澡就撕下,之后再贴上,可以重复使用。
我一般三天换一张。
如果美皮护上面黏有皮屑,是可以用清水清洗晾干后再接着使用的。
因为伤疤一开始是红色的,很明显,贴上美皮护会好得多。
就像下面这样。
见不到伤疤,当妈的心也就没那么痛,别人看见了也不会说三道四。
半年后,我就没再用美皮护了。
因为伤疤已经变浅了,不仔细瞅,很难看出来。
用了美皮护反而画蛇添足,引来别人旁观和询问。
我一直用倍舒痕坚持到现在,整整八个月了,上个星期去复查,医生说恢复很好,她认为完全不需要再进行激光或手术处理了。
她建议我继续用药直到一年,同时依然强调防晒。
下面我上一个对比图,给大家看一下效果。
上图是刚拆线时在成都酒店拍的。
这是用药一个月后。
这是用药8个月后,也就是现在。
若贴近捋起孩子额前头发时,现在还是能看出痕迹的,尤其是伤痕有点宽。
这还是当初医生没有缝合内层,也没有使用减张贴缓解伤口压力的结果。
现在庆幸的是没有疤痕增生,没有色素沉着,痕迹淡化明显。
这是我第一时间就用祛疤药,并且坚持到现在的效果。
若远看,是几乎完全看不见了。上次带他剪头发,理发师都没有发现。
04
我问医生,
如果当时缝了内层,
如果当时用了减张贴,
如果当时是找她缝的针,
疤痕是不是会恢复得更好?
她笑笑说:
现在也已经很好了。
不要再自责了。
我说,我想把这个过程写下来,跟我的朋友们分享,问她能否给出一些建议,她表示很乐意。
首先她建议家长不要慌张,更不要自责内疚,这非常重要。
之后第一时间防止伤口感染。
家长可以先在家里用盐水冲洗一下伤口,做一下消毒处理,减少感染风险,为之后有更多时间去找好医生提供条件。
缝合程序是内外都缝,内层不用拆线,外层应该拆线。
缝针以后他们会立刻用上减张贴直到拆线。
接着他们会在减张贴上敷上防水胶布,原则上五天后再去撕下所有的东西检查伤口是否愈合。
她建议不要私自换药消毒,避免适得其反。
尤其不要私自换减张贴,可能会操作不当,撕裂伤口。
伤口愈合干燥后开始使用倍痕胶或美皮护,并防晒,至少一年。
吃喝从医学上可以不忌口,但是她说,作为华人有一些忌口的讲究,那就随各人喜好而定。
05
去年12月发生的事情,直到现在才写,是因为我需要时间去观察药效以及缓和心情。
经过最近的复查,得到医生的认可后,我也能以比较平和的心态来跟大家分享这件事情,希望大家不要走我掉过的坑。
由衷地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免受各种意外。
如若不能,我们多知道一些面对意外时更正确有效的处理方式,那也是极好的。
做妈妈的责任和压力都巨大,小孩子磕磕碰碰受伤了,最难过的人就是妈妈,而最需要去进行下一步积极部署的人也是妈妈。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慕子爸对我的宽容和支持。
从始至终,他都没有对我有任何一点的指责和抱怨,也一直在安慰我。
所以特别想跟所有的爸爸说,如果孩子有点啥磕碰,请千万千万别再去埋怨孩子妈妈了。
因为妈妈内心的疼痛、内疚已经快要淹没自己了,作为最亲密的战友,此时,应该是拉她一把,并肩作战!
THE
END
推荐阅读
1 床,是对女人最危险的地方!
2“不就孩子恶作剧嘛,别激动!”行,下次换我“恶”!
3夫妻再吵,也不要踩这三条红线
慕子爸妈
人生美好而琐碎,依然一天一点爱恋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