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当乖乖女遇上“悲情男”,一定要警惕的爱情幻象!
日期:2020-08-10 12:01:18 作者:潘升 来源:冷爱 阅读:

当乖乖女遇上“悲情男”,一定要警惕的爱情幻象!

  01

  键词我不知如何减轻他的痛苦

  本段故事即对应今日标题,故事内容概要女,26岁,非独,164cm,55kg,目前自己经营画室收入稳定

  男,26岁,独生,180cm,65kg,没有全职,兼职收入3000~5000。

  我跟他是校友,目前交往2年半,订过婚。我们都属于彼此的初恋,在一起之后我才知道他的原生特别糟糕

  他的母亲被迫结婚,他早产父亲不管。母亲到处借钱救他,想离婚,但一直未能实现。如今分居十几年。

  他6岁前跟着母亲,后来被寄养在二叔家到他读6年级,二叔一家不喜欢他,从小就是打骂教育。竹条、衣架皮鞭什么都有。

  后来他妈妈发现他不笑了,便将他从二叔家寄养到舅舅家。他舅舅一家很严厉,不打他,但是让他精神压力大,各种讨好所有人

  他说自己就是一条生活里因为各种小事冤枉他,舅舅、舅妈哥哥甚至他妈妈一起来数落他,美名其曰不让他学坏。

  19年的春节,他说他想自杀,他想知道妈妈会不会后悔希望别人骂他的时候,有人能唱个脸。

  因为这种环境,他大学去了很远的东北,遇人不淑,被开机构老师上校园贷,不敢跟家里说,各种去凑钱,导致学业荒废。再后来听说那个老师坐牢了。

  从小到大,他很爱书,老师同学很喜欢他。他说在外面一直伪装的很好,但其实早就到极限。遇到不顺心,他会抽自己耳光,然后扔东西,好转后遇到刺激还是如此。

  他这两年工作也不顺利,都没超过3个月,不会处理人情世故,而且跟妈妈隔阂很深。自己也讨厌这样,他总是说跪太久了,爬不起来。

  我不知如何减轻他的痛苦、不知该如何帮助真心的希望能得到专业建议

  第一图片是他最近下班回家的状态,因为兼职累,最近情绪不好

  第二张图片是他搬家我上班那天。

  第三张图片是想说他有洁癖,家里卫生基本都是他弄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答: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创作团队特别想给95后,甚至00后的后浪们一些人生忠告

  作为乘风破浪的前浪,从我们的人生经验来看,恋爱中有两件事情特别值得小姑娘注意

  第一,我们总结了一条规律叫:男人就爱救风尘女人就爱做圣母

  总有一些比较惨的男人,会勾起一些女生拯救欲。

  像这个故事,一看这男生就太惨了,六岁之前如何如何惨,后来被寄养在二叔家,又被寄养到舅舅家,他又觉得自己是条狗,然后又被老师坑如何如何。

  大家有没有注意,女主这整个描述从哪儿来的?

  显然,这些描述,一定是这个男生讲给这个女孩听的。

  所以,一个人这么出现在女孩面前,这么戏剧性的人生、这么曲折的生活,简直太不一样,太刺激了。

  跟他一比,好像我们这个小姑娘明显就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意思,从小到大都平平安安,考个试上个学,就这样。

  如果说人家就是在荒野上奔跑的孩子,那女主就是一直在安全的轨道上行走的孩子,总想走出一下轨道。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乖女孩遇上野孩子的故事。

  大家一定要注意一点,我们要警惕一切让自己变“大”的人或事。

  这句话是很深刻的。

  如果我们遇到的人可以让自己变“小”,让自己学到更多的东西,或者说有一些人可以带领我们追求更高的智慧,这种经历对我们来讲才是真正的成长。

  而如果一个人只是无底线地跪舔、夸赞、甚至错误地夸奖、宠溺,包括这种悲情故事,都是让我们变“大”、是让我们觉得自己很有能力、觉得自己特别棒,甚至觉得我们可以拯救一个人的事情。

  这时候的这种“大”,已经超出了实际,我们就一定要警惕了。

  我们要学会让自己变“小”,学会谦逊,而不是掉入到这些让自己变大的东西中。

  第二,年轻人一定要多经历、多体验。

  从个人的角度,我不太赞同只认识一个人,然后初恋,结婚,然后如何如何。

  当然,我知道按照这样的路径走下去的也有好的爱情、好的人生。

  可是,对大部分人来说,我们是需要认识一些人,经历一些事,建立过一些关系后,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

  可能现在乍一看,这种颠沛流离的悲情男很有吸引注意力,可是真正落实到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落实到安全感、落实到一个平安的人生时,就又是另外一件事了。

  在这里,特别想提醒一下这位姑娘,多看看,多选选,多经历一些不同的人,可能会更有利于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个人。

  02

  键词:我不想给他生孩子

  问:我结婚4年了,当时嫁给现在的老公,因为他对我好,说实话没有,可能有些喜欢但没有爱。

  他家里很穷,家里琐事一大堆,但是他对我家里人不错。以前家里的活我都可以不干,但是现在要求越来越多,要我学做饭、学着做家务,我们在一起没有浪漫、没有体贴。

  他家里条件不好,所以特别抠,甚至我家里所有人都知道他抠。

  以前赚的钱都会给我,最近一年也不给我了,这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我不想要孩子,现在他碰我,我都会觉得难受,不愿意接触。

  我内心拒绝生孩子,可是年纪大了家里人也一直催促,我一直觉得我俩三观不合,很多事情看待的方式、想法都不一样,所以很难沟通。

  小的时候一直觉得嫁一个疼爱自己的人就够了,可是真的生活在一起,才发现:没有爱,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同样的想法在一起相处真的难。

  我心里有个人,我爱了他十年,我现在不知道怎么办?

  我想离婚,但是家里人不支持,觉得婚姻就是凑合过日子。我也觉得他也年纪不小了,家里条件不好,我和他离婚会害了他,但是不离婚,我又不想给他生孩子,我现在很苦恼,所以请教。

  答:这个故事有很多值得剖析的点,我们今天就分享对大部分读者都有启发的两个方面:

  第一,任何选择,不管是金钱上还是情感上,通常都跟“风险”、“收益”两件事挂钩。

  大家都知道,去银行存一笔钱,收益会很稳定,没有太多的风险,但收益很低。

  而如果去买理财产品或是买股票,这时候收益可能就会变高,但随之而来的是,风险也在增加。

  得到高收益的同时,也可能亏损很多,甚至输个精光。

  本质上,这是从“储蓄能力”到“投资能力”的发展过程。

  在感情上也一样,对女主来说,她现在的老公,就像一个典型的收益很低、确定性很强的选择。

  而女主如果去找那个所谓爱了十年的人,当然有可能收益很高,有可能拥有“从此以后王子跟公主生活在一起”的美好结果;但也有可能收益是负的,最终亏个精光。

  因为她可能会发现对方根本不爱自己,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又或者真正靠近,才发现那个自己爱了十年的人跟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这些都是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简单来说,女主面临的两个选择:

  待在现在的关系里,收益低但确定性强;

  去往新的关系,收益高,但是风险很高,确定性低。

  这时候,有些读者可能会问我们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都不给提问者一个答案,帮他们做一个选择?

  答案是,人的风险模型都不一样,怎么选呢?

  每个人,只会选自己风险承受范围之内的东西。

  第二,从我们过去讲的人生成长三阶段:【生存】、【发展】、【领悟】来说,女主想要的是【发展】阶段的人生,想得一个爱情果。

  但是,她的家人,以及她现在的丈夫都还处在【生存】阶段,想要的只是平安而已。

  所以她的家人会告诉她,结婚就是凑合过日子。

  她的老公可能也会感到莫名其妙——为什么自己的老婆一天到晚在想一些不着边际的事?当然,他也不会理解。

  但是,女主需要清楚的一件事情是:她这时候的野心虽然很大,可是能力还没有跟上。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也许只是她的老公跟她的家人在为她负重前行。

  如果她自己真能一个人面对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能够扛起这些保一生平安的东西,那她才有资本追逐自己想要的爱情。

  如果生活中的这些点点滴滴,她自己不能够扛起来,没有能力,那就谈不上追求自己的爱情果了。

  所以,“现在要不要生小孩”只是一个现象,这个女主身体的现象,其实是在提醒她,她内心想要的是一份爱情。

  但显然,想要摘这个爱情果,不冒点险,不具备能力是不可能的。

  我个人觉得,人生让自己不后悔的最好办法就是去拼搏一下,这样也算努力过。

  就像女主,至少可以尝试努力找一份工作,看自己是不是能够一个人承担起衣食住行,是否拥有一个自己想要去追求的生活的能力。

  做到这一步,再去追逐想要的也不迟。

  如果自己都没能力,也就明白了自己所谓的“凑合”是怎么回事,也就没那么不甘心了。

  03

  键词:该如何帮助孩子内心强大起来?

  问:我的诉求是,该如何帮助孩子内心强大起来?

  我属于思想比较独立自强的女性,孩子学龄前拼搏了几年自己的事业,小学后为了更好地陪伴和教导孩子,一直就做着自由投资的工作。

  单身带孩子多年,女儿如今在一所211大学就读,孩子在各方面都比较出色,从小到大就是他人眼中会玩会学的孩子,也一直活跃在班级和校内的各种组织里。

  因为孩子的父亲喜欢冷嘲热讽地打压我和孩子,而我对于孩子是有原则、有底线地放养,属于她自己的事,我从不过问,只负责陪伴,所以孩子从小就很反感与父亲相处,也基本不和父亲多说话。

  后来为了能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征求孩子自己的意愿后,我“孟母三迁”式的一步步远离了她父亲以及那个小县城(没离婚只是分居了,各处一地)。

  如今越来越发现,孩子也许是受父母关系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一些问题:内心超敏感,不够强大,因为怕输,所以会选择性逃避一些事。但事后又不甘心,每逢大事,心态就出问题。

  比如高考失利(平时一直是在华五的成绩线上),大学里老师、辅导员也很看好她,平时学习能力遥居第一,期末考试绩点却只能排到第三(她表示痛苦不甘心)

  其实我也从不过问她成绩,只是当看到她事后哭得一塌糊涂,我有一种心疼的无力之感!

  我时不时反省谴责自己,是否因为我在孩子心里太能干的形象有关系,用她的话说“没有我妈妈干不了的事”。

  可能我在她面前或多或少有过一些强势的言行举止而不自知?我如今应该如何去帮助她?是否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

  答:看到这个故事,我有很多的感动。

  最重要的一种感动是,刚刚给了后浪一些忠告,现在我们马上要给前浪一些忠告了。

  这位前浪姐姐,女儿都已经上211了,想必她也应该经历过许多人生故事。

  我们今天就给她三个小忠告:

  第一,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也不要试图让其他人完美。

  在这个故事里,这位妈妈几乎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完美的人。

  这有点让人感到害怕。

  这其实不是妈妈太能干了,而是妈妈认为自己太完美了。

  故事描述的从头到尾,爸爸有错,女儿有错,其他人都有错,只有妈妈没有错。

  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也是值得所有已经有孩子的人值得借鉴的地方。

  承认自己不完美,甚至承认自己做错什么,没什么大不了。

  孩子会原谅父母,孩子会接受父母。

  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不会造成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破碎。

  而相反,一个完美的父母才常常会让孩子感到非常压抑。

  第二,给孩子一些空间。

  女主说的:“其实我也从不过问她成绩,只是当看到她事后哭得一塌糊涂”,这句话跟后面“是否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等等,形成了强烈的冲突。

  如果连孩子要不要做心理咨询都要替她做决定,怎么可能平时对她不管不顾呢?

  我看得出来,这位妈妈对女儿肯定有自豪之处,例如她说“平时学习能力遥居第一,期末考试绩点却只能排到第三”。

  可是从第一到第三又怎么了呢?

  真的,对待孩子不要太苛刻,更不要替她做什么决定。

  她想去接受心理咨询,她自己会去想办法。

  作为妈妈,可以提供一些经济支持,但不要动不动就给别人做一些人生选择,给她一些自己选择的机会。

  第三,接纳。

  这位姐姐有一个反省特别好,她说:“可能我在她面前或多或少有过一些强势的言行举止而不自知?”

  我可以肯定地说,有的。

  一个女孩从小就反感与父亲相处、不跟父亲多说话,她是在学习谁呢?她是从哪里学到反感父亲、不跟父亲说话的?

  毫无疑问,这个家里她只能跟母亲学。

  针对这一点,我要提的忠告是,这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见过太多的女孩,因为跟父亲之间没有形成好的连接,在长大后的亲密关系中遇到了各种困难。

  有些人目中无人,觉得男人一无是处;

  有些人害怕男人,不知道男人会给自己带来什么;

  还有很多很多,我就不在这一一列举了。

  但我可以说一句负责任的话:

  一个不能够尊重自己父亲的女孩,不可能尊重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男人。

  一个不接纳自己父亲的女孩,也不可能跟这个世界上任何别的男人去建立起全方位的了解和接纳。

  注意,我讲的“接纳”并不是说全盘地照做。

  不是说自己的父亲做错了什么,自己也要认同,也要去那么做,不是这个意思。

  “接纳”的意思是,“去了解自己的父亲,并且接受他就是那样一个人”的过程。

  既不蔑视,也不忽视,而是一种尊重:他就是那样的,我跟他不一样。

  这是一个成熟的女儿跟父亲之间的连接。

  在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到,这个女孩不管是出于母亲的影响,还是其他影响,她目前为止是没有机会跟父亲建立连接的。

  这是一件非常可惜,并且也是危险的事。

  希望在未来,女主能够创建一些机会,让孩子去重新公平地去了解一下她的父亲。

  当然,前提是女主也得重新公平地了解一下对方,而不仅仅是蔑视那个男人以及那个小县城。

  人啊,永远不能给忘了自己来时的路。

  ——本期主创:冷爱 方赏 梁梦觉

  今日征集

  最后,在今天的评论区,希望大家可以分享一下:自己跟父亲或跟母亲和解的故事,是通过什么方式或是因为什么契机和解的?

  也可以分享一下:曾经自己通过什么方式让自己的家人和其他家人和解了?

  欢迎来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故事,【留言】点赞前三名的,将获得我送出的创作会门票一张,感谢大家的互动和看见~

  合作与转载|请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 转载 获得作者本人许可与授权。任何未获得冷爱公众号及作者授权的转载均为侵权。

  如果你想了解我是谁,可以点击下图链接观看【个人视频——我真实的生命故事】,期待我们有更多的连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当乖乖女遇上“悲情男”,一定要警惕的爱情幻象!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