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不少人感叹:这个世界上投机取巧的聪明人太多,脚踏实地的笨人太少了。
上班偷个懒,以为把上司哄好就行了;方案不容易通过,每次过去都带点“小礼物”;这个单位不好进,塞个红包吧……
不踏踏实实做事,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耍小聪明上,奢求不用付出任何努力,就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实际上,那些真正成功的人,背后都下足了笨功夫。笨,才是最高级的聪明。
1
笨:是做事不走捷径
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生精通12种语言,有人问他学习语言的诀窍是什么?
季羡林说:“学习语言就是聪明人用笨办法,多读,多练;聪明人用聪明办法,学不扎实;笨人用笨办法,还能记得住一点,笨人想用聪明办法,那就完蛋了。”
很多人认为孙俪是幸运的,一出道就演女主角,演艺事业顺风顺水,表面的风光背后,孙俪也是下足了苦功夫。
每次拿到剧本,孙俪都会用心揣摩人物角色。剧本上面密密麻麻做满了笔记,入组前台词已经背得行云流水,为角色体验生活,甚至还会从头开始学习角色的技能。
拍《甄嬛传》时共有1500场戏,孙俪一人就有966场,光剧本就有50多本。孙俪根据人物不同时期的不同心境把剧本分门别类,揣摩得滚瓜烂熟,以至于一开机就能快速进入状态。
为了拍好《芈月传》,孙俪查了大半本词典,甚至跑去复旦大学找历史系教授补课。
她曾说:“我没有诀窍,我的方式很‘笨’,做一件事,就重重地把力气打下去。‘笨’对我来说,就是最直接的力量。”
其实,不管是谁,想把事情做好,先下足功夫再说。所谓的捷径,走到最后都是死路一条。
很多人的聪明都透着自以为是,看似少走了很多弯路,实现了目前利益最大化,实际上都是在给未来的人生路挖坑。
真正的聪明人,都懂得下笨功夫,稳扎稳打,踏踏实实,看似走得慢,却能走得远。
人生路上,不走捷径,才是最大的捷径。
2
《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八面玲珑,圆滑世故。为人处世,可谓耍尽花招。
她毒设相思局,整死贾瑞;
她弄权使权,逼人退婚,导致一对痴情儿女双双自尽,自己却暗吞三千两银子;
她大泼酸醋,闹得天翻地覆,鲍二家的含羞自尽;
她表面上装好人,暗地里折磨尤二姐,尤二姐死后,她又指使尤二姐的原未婚夫张华状告贾府,讹了宁国府500两银子,后又想杀了张华灭口;
最后,东窗事发,她做的坏事全都败露,贾母王夫人也保不住她。
贾府败亡后,她成了贾家唯一入狱的女人,死后,被扔在乱葬岗。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句话可谓是王熙凤一生最好的写照。
费尽心机,结果把自己给算了进去。
相反,贾府中和王熙凤地位相当的李纨,却善始善终。
李纨为人厚道,从不参与大观园的是是非非,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安静地守着儿子度日;
她多恩宽厚,对下人从不苛责,还经常施以恩惠;
她善良,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园中的小姐丫鬟们都想借机戏耍一下刘姥姥,李纨听说后,半开玩笑似的劝说他们不要戏弄刘姥姥。
机关算尽,不如厚道仁心。
王熙凤百般算计,紧要关头却输给了李纨一颗善良、淳朴的心。
做人还是要“笨”一点,太聪明,反被聪明误,笨一点,反倒有好福。
《道德经》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笨”不是傻,而是一种通情达理和厚道待人的处世之道。
凡事看开一点,不斤斤计较,不咄咄逼人,不欺人,不害人,最终福气也更多。
3
笨:是心胸开阔,不计小得失
清代名臣张英,父子二人都曾在朝为相,在当时也是一段佳话。
虽然位高权重,但张家为人和气,行事低调,在老百姓中口碑很好。
有一年,张英收到一封家信。老家的邻居要扩建府邸,占用了两家公用的一条通道,张家人不同意。
两家开始打官司,但邻居家也有人在朝中做大官,双方互不相让,县官也不敢轻易判决。
张家人写信希望张英出面摆平此事。张英收到信后,只回了四句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读后很惭愧,不仅不再争地,还主动让出三尺地来。邻居家看到张英如此举动之后,也是很不好意思,也主动让了三尺地出来。
空出来的六尺地,成了一条公用的小巷,就是日后闻名遐迩的“六尺巷”。
朝廷得知此事后,特命修建了一座牌坊,写上了“礼让”二字。
一段佳话就此流芳。
《菜根谭》:“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意思是:拼命争来一场对生命无意义的富贵,即使得到了,还不如不要;匆匆忙忙度过百年光阴,即使寿命很长,也如夭折。
为了一些不值得的事,大动干戈,伤神费力,是很划不来的。
“笨”,是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宽厚包容的胸怀气度。
做人笨一点,看淡得失,不计较蝇头小利,学会放下,学会礼让,才能活得更自在。
4
刘瑜说:“笨是一种人品。”
这世界很少给“笨”人掌声,但“笨”人的精神却值得我们敬佩。
笨人,做事认真踏实,靠谱信得过,把事情交给他们放心。
笨人,不工于心计,不狡诈阴险,与他们交往安心。
笨人,宽厚善良,不斤斤计较,与他们相处舒心。
做人到最后,拼的都是人品。
那些能达到人生高境界,欣赏到人生曼妙风景的往往都是些“笨”人。
他们本本分分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可能会吃些眼前亏,失些小利益,但终有一天,时间会揭晓答案:
“笨,才是最高级的聪明。”
※ 本文系京博国学原创,作者画屏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京博国学
最 有 格 调 的 国 学 微 刊
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