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评这事,是个玄学。
节目开播时大家说着“喜欢把野心写在脸上的女生”,却终于在蓝盈莹接连“强迫式努力”后转了黑。
有人说她观众缘断崖下跌是因为不仅自己努力还要强迫他人努力,有人说她是披着努力人设做尽利己事,还有人说她的努力就像“在机场等一艘船”,定位完全不对。
在阿姨看来,蓝盈莹招黑的本质与努力一事无关,而在于她所呈现出的“向上爬状态”有些过于真实和残酷。
她走的不是一条伟光正的成功道路,没有“一心向专业”的清高,种种表现一点也不高洁不艺术,反倒十分世俗地擅用“旁门左道”。
蓝盈莹败就败在,把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成功不易”之过程摆到台面上了。
蓝盈莹的努力,直指世俗化的功利目的,不是大众常愿接受的一条本职路走到黑,她就是想红想冲击顶流,要站在至高处。
因着这份“功利”,她做了不少贻笑大方的事。
先是给自己营销“艺术世家”身份,语焉不详的“蹭”老艺术家蓝天野老师。
如今已93岁高龄的蓝天野老师是话剧界泰斗,也是人艺的老艺术家,蓝盈莹就职于人艺又姓“蓝”,在微博上称“爷爷送的”,大家自然会以为她是蓝老先生的孙女。
可事实是蓝老先生原名王润森,根本不是“蓝姓孙女”的爷爷,他送给蓝盈莹的是挂历也并非书画作品,每年年末他都会送一些挂历给行业内朋友。
由此可见蓝盈莹深谙营销之道,她从来不是一个单单“为了戏为了艺术”的演员,她要做明星。
其实蓝盈莹的演技一直是被肯定的,《甄嬛传》中的浣碧在娘娘孙俪面前也不逊色,《演员的诞生》中与凌潇肃合演的《最爱》片段更是惊艳四座。
就像《隐秘的角落》中演员张颂文说的“年过40还买不起房,99.5%的演员都是我这情况,以为可以今年再努力些,能在老家买套房子,目前看好像还是不行。”
而显然蓝盈莹并不是安贫乐道之人,所以她的那份“拼”也贯穿了除演艺事业之外的领域。
《令人心动的offer》节目氛围以轻松为主,Papi等其他嘉宾穿着舒适大方,蓝盈莹却打扮的像走红毯一样隆重,夸张的巨大蝴蝶结、buling buling的亮片连衣裙、半漏肩条纹包臀裙,应接不暇。
可该做点评时她却时常微笑附和“嗯,对,哇,好帅,好可爱”,典型鸡汤“努力一定会有回报”不离口,表达内容令人匪夷所思。
节目中选手表现不好找主管律师哭诉,何老师和Papi酱都觉得这一行为不够专业,可蓝盈莹却说她很感动,认为选手敢于把自己的脆弱暴露在上级面前,是一种可贵的信任。
阿姨并不认为人精蓝盈莹会认可这样的处事方法,她只是在通过“唱反调”强调自己,用尽力气想被人瞩目。
她专注于成功,心无旁骛地一心只求成果,顺理成章地忽略了人的感受中最重要但也最无用的“情绪”。
太过结果导向,必然会少了温情和共情。
《浪姐》前几期中组员互送礼物,大家都送了睡衣水杯这类生活用品,可她送了沙袋,让队友绑沙袋训练,“学习委员”的劲儿一下就出来了。
并且在郑希怡明确表示自己受过重伤不适应高强度联系后,蓝盈莹仍然坚持“必须把沙袋绑起来,我会监督你们的”。
与其说她是自己努力还非要拉着别人一起努力,不如说“一心想赢的她不允许被拖后腿”。
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成功状态,她当然会时刻勉强队友。
最新一期组队后蓝盈莹选了吴昕,并且在吴昕不会乐器的情况下希望她学会贝斯,只为了能达成蓝盈莹计划好的“靠乐器出彩”。
吴昕崩溃哭诉“这个乐器不是十天就能学明白的”。
而队友的这些委屈和不易,蓝盈莹却好像从未察觉。
黄龄和吴昕先后表达了自己曾多次有情绪不对和生气的时刻,蓝盈莹一脸意外:“你的情绪也有不对过?”
黄龄说当时自己完全笑不出来,蓝盈莹竟说以为黄龄的表现只是因为累了,吴昕犀利总结“她不会觉得大家有情绪”。
网友们批蓝盈莹“完全没有同理心”,阿姨倒觉得她不是没感受到这些,只是因为共情别人无法推进过程加速得到结果,就干脆无视别人的小情绪。
隔着吴昕本人对她进行安排,无视吴昕和黄龄交流:“那就是让她学个别的”。
一心想成功的人擅把他人当工具人。
于是我们看到蓝盈莹慷他人之慨,提议让白冰站在中心位多些镜头,可让出的C位却是黄龄的。
(调整前C为黄龄)
(公演时C为白冰)
一向极其有主见的队长蓝盈莹到选人环节却奇迹闭麦,让只是组员的黄龄选人,黄龄说“你是队长”,蓝盈莹依然重复着”你选你选“。
得罪人的事她躲得很远,可争夺资源时她绝不落后。
几组之间是明确的竞争关系,并都配有舞蹈老师,蓝盈莹却在吃饭时提出要另一组的李斯丹妮帮忙指导舞蹈"找一下感觉",眼神直勾勾志在必得。
蓝盈莹很精明,慷慨地替别人让出利益,积极地为自己争利益,并且用“努力好强”一词来粉饰太平。
她的“利己”太不加掩饰。
一个微妙的社会共识是,当“富二代”和“创一代”的名字并列出现时,大家总会不自觉地更高看“富二代”一眼。
因为我们心知肚明快速的阶层跨越必然伴随着掠夺和野蛮,创一代们若是特别仁义道德地从底层做起,奋斗三十年后能得到富二代出生有的那些东西就不错了。
与其说社会“慕强”的本质是“慕天生”,不如说我们其实是更慕“轻松平和、顺理成章的得到”,不必用任何手段和心机。
大家嘴上说着看傻白甜看烦了,可真正的黑莲花绽放在身边时,第一反应仍是厌弃。
那倒并不全然出于嫉妒或防范,反而像是在躲避一种映照——“我如果向成功之巅发起冲击,过程也会是如此‘不堪’,张牙舞爪,浑身泥泞。”
现在的蓝盈莹,就是一面照出成功人士往日“污点”之路的镜子。
她展示了获得名利成功过程中的“阴暗面”,这一面不那么合乎诚义礼法——算计、编造、利用、抢夺,每一个词都充满虚伪和压迫,太不真诚坦荡。
蓝盈莹一切“吃相难看的努力“好像都在向大众传递:想站在顶峰,单靠一身真本事傍身远远不够,你得豁出去索取一些本不该属于你的。
全是费力,尽是强求。
而蓝盈莹不仅十分不轻盈,看起来很吃力,还没得到多少。
最大的嘲点从来不是“赤裸地把野心和欲望写在脸上”,而是“你都这样了,不也还没折腾出什么吗”。
违背父母意愿报考戏剧学院,毕业时成绩第一,《甄嬛传》播出那年又以第一名考入人艺,可在娱乐圈还没初中学历的杨超越火。
雅思8.5,为了电影《花木兰》的试镜同时准备中英文两首歌曲,连续一周每天都去武术训练,面试时还献上了舞剑的才艺表演,可最终《花木兰》定的是刘亦菲而不是她。
生拉硬拽地“折磨”队友想尽花招给表演添彩,可在PK时还是输给了黄圣依组。
蓝盈莹不缺过程,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有些人不喜欢野心勃勃奋力进取的人,同时又对已经位于金字塔顶的人无限跪舔,因为那些精英已经获得成功。
而正在努力向上爬还未得佳绩的人,正适合被嘲笑。
俞敏洪把新东方的牌子打响后接受采访,曾袒露自己当时为了吸纳招生耍了个招:在每班报名名单上写满三十个名字,让前来咨询的人产生信任感和紧迫感,便赶紧交钱报名了。
大家听后不会指责俞敏洪“弄虚作假”,只会觉得“大佬果然有商业头脑”。
我们学生时期或许都有这样一个人缘不太好的同学,她努力学习、在老师面前分外爱表现自己,可每次考试成绩都不太好,同学们便会不自觉地抱着看笑话的心态等她败落。
我们不是嘲她努力,本质是嘲她“努力的茧还没羽化成蝶”。
别再骂蓝盈莹急于求成了,我们明明就在以成败论英雄啊。
当然,阿姨也明白大家虽不苛求“定要光明正大地成功”,但对过于忽视人情的“利己”行为还是难以宽容。
所以也有个小建议想送给“浴血奋战”的攀登者们:善待一点周围的人吧,就算是利用别人也要拿捏好尺度,用劲儿不要过狠,今天你留的一点慈悲,日后可能是救你的一根稻草。
最后,希望大家所有的努力都能得时光善待,不被辜负。
P.S“轮到你了”的浪姐不出意外地转到了万茜,她频被狙“人淡如菊”是人设,实际只是想红而不得志的营销咖,以前参加综艺还遮遮掩掩。
“在看”超过400,阿姨带大家走进翻车边缘的万茜。
扫码关注S阿姨,
看小镇女孩如何逆袭上位翻身当名媛、
都市女生婚恋频遭难题如何破招,
更多精彩故事等你来~
你的每个「在看」都是
对阿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