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跟几个同事一起吃饭,谈到仪式感的问题时,安安突然就抱怨起自己的男朋友,说他真是太直男,太没有仪式感了,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跟他在一起。
安安说前几天自己生日,原以为男友会为自己的生日准备个惊喜,结果那个憨憨,一点也没藏着掖着,买好礼物后直接告诉安安是什么,顺便还把要一起去的餐厅发给她看。
谁想,安安听完更生气了:生日就是因为有惊喜才算完整,现在他提前将谜底透漏给我了,实在是太没有仪式感了!
就因为这个,两人还冷战了好几天。
讲真,听完她的话我着实有点无语,人家百忙之中记得你的生日已经着实不易,现在你却还要在放大某种细节,这跟拿着放大镜找茬有什么两样?
更可怕的是,我发现有安安这种想法的人身边竟然比比皆是:吃大餐前不拍照,没有仪式感;逢年过节不送礼物,没有仪式感;甚至在做一件事前,没有进行准备工作,也是没有仪式感……
之前就有个相亲节目,女生为了过仪式感的生活,跟男友设置了众多纪念日,什么见面要纪念,接吻要纪念,就连普通周末都以各种理由成了纪念日。
这样做,确实达到了他们想要的仪式感,但是在如此繁琐的频率下,他们真的能感受到过纪念日的快乐吗?
谈恋爱时,很多人会抱怨对方好像对待感情没有那么认真,很敷衍;那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一年只过一次纪念日,那对方必然会精心准备,但要是每天都是纪念日,这跟平常有什么区别?
有时候不是对方变了,不上心了,而是被你这所谓的仪式感榨干了他所有的金钱与精力。
所谓仪式感是叫我们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我们的感情和生活,应该是自然,令人舒适的;而这些只在乎表面的精致繁杂,忘记初衷,使人内心疲惫不堪的行为,根本称不上仪式感。
而是伪仪式感。
更有甚者,有些人还要将精致奢侈这种形式主义,错误地当成是生活必要的仪式感。
刚开始我还很疑惑,当我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我真的很想撬开她的脑壳,看看里面到底装着啥。
瑶瑶是个大二女生,她告诉我,学校里有个男生对她很有好感,一直在追求她,表白了很多次,她就是迟迟不答应,不是因为她不喜欢对方,而是因为她觉得谈恋爱是件大事,需要有仪式感。
接收到她的要求,男生也很机智,当天晚上就带着几个朋友在瑶瑶途径的宿舍楼下布置起来:鲜花铺地,烛光摇曳,还有一大束花,对于大学生来说很浪漫的场景。
原本以为这次肯定万无一失,但瑶瑶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拒绝了他,理由是她觉得不够有仪式感。
男生觉得自己被耍了,转身跟另外一个女生交往了。
我问她什么是仪式感,瑶瑶倒是理直气壮的说:那肯定要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要么在漫天烟花下告白,要么在高级的餐厅啊,那样才叫有仪式感!
我听完后嗤之以鼻,表个白还要漫天烟花,高级餐厅,那是不是还要请个明星给你表演助兴啊!
后来我想了想,其实这件事情也不能完全怪她,要怪只能怪她被伪仪式感荼毒太深了。
不知从何时开始,“仪式感”成了很多人的生活标准,“要过精致有仪式感的生活”,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他们甚至可以为了所谓的“仪式感”,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前段时间的一个90后姑娘,为了追求精致有仪式感的生活,高额消费,买各种名牌,成了“信用卡奴”,最后因无力偿还债务,烧炭自杀的新闻,令不少人在惋惜的同时纷纷感慨“伪仪式感害死人”。
然而这样的案例并不是特殊个例,网络上关于伪精致的新闻一搜一大把:
某新婚夫妻为了追求仪式感的婚礼,负债几十万,最终离婚;
97年女生在宿舍把日子过成诗,却被室友爆出照片背后的秘密;
一年轻人为了追求仪式感,负债辞职去旅游;
……
这些人,他们都错误的认为有仪式感的生活,就是要精致奢侈,像明星网红那样。
却忘记了我们普通人跟明星网红的差别:明星网红的仪式感之所以精致,那是因为他们有资本,这样的生活只是他们很小的一部分开支,既普通又能感到快乐,所以充满仪式感。
而我们普通人,明明收入不高,却妄想要过跟网红明星一样精致的生活,甚至不惜为了过上精致奢侈的生活,透支自己,让自己变成生活的傀儡,欲望的奴隶,这不叫仪式感,而是在自欺欺人的扮演精致。
到底真正的仪式感是怎样的呢?
我想应该像我身边的朋友陈陈那样。
陈陈的朋友圈里,没有网红餐厅的渲染,亦没有大牌奢侈品logo的堆砌,却令我觉得特别精致。
就像李子柒,虽然没有别墅,但她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人们印象中繁重的乡村田园生活,变得像诗一样,充满仪式感。
而陈陈的朋友圈里,也是通过自己的感悟,让人感受到她对生活的仪式感。
比如,疫情期间,她每天在家锻炼,看书,学习,闲暇之余还自己做了几个花盆,学了几道菜。
后来她有了男朋友,尽管两人性格天南地北,兴趣爱好也是天差地别,最后却还是在一起了。
身边很多朋友问她,是什么让她们的感情保持的如此完好,陈陈说大概两人都有仪式感,所以能够让彼此感受到重视。
他们没有像安安那样,吹毛求疵的要求每件事都尽善尽美,也没有像网红明星那样去网红餐厅打卡,送奢侈品礼物。
他们的仪式感很简单:是特殊节日两人互相赠送的小礼物;是每天起床睡前的早晚安;是不能按时回家的短信通知;是周末一起学习的新技巧;是你累了,我静静帮你按摩的舒心……
后来,我也去了他们的婚礼,很简单,却依旧很有仪式感。
我一直在说,生活是自己的,需要自己把控,自然仪式感也没有绝对的定义。
那些只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在朋友圈里扮演精致,活在别人艳羡里的生活,不是仪式感,而是伪仪式感。
就像丰子恺先生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
我们每个人都有对仪式感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只要是你认真负责对待每件事后,感到舒服,高兴,自然的,那便是仪式感。
愿每个人都能远离伪仪式感,做真正有仪式感的自己。
-----------
今日互动话题:你是如何看待仪式感与伪仪式感的?
- END -
柏松 - 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音乐|
网络|图片|
小花|文字|
往期文章:
能给我一个免费的“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