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这一年》经典观后感集
日期:2020-07-04 22:00: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这一年》经典观后感集

  《这一年》是一部由路广华执导,贾换荣 / 王秋生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这一年》观后感(一):真实感

  在山西省岢岚县,有91个贫困村、贫困户4580户、贫困人口10181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按照岢岚县脱贫攻坚的整体部署政府计划将115个整自然村易地搬迁。电影《这一年》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用镜头真实客观记录了几个深度贫困庭在搬迁中的矛盾纠葛,以及在新生活中重获希望的过程。十分真实感人

  《这一年》观后感(二):真实最感人

  影片真实记录了老百姓扶贫搬迁的过程,虽然故土难离,但是为了每一位百姓的生活计,为了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有房住,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能上学,影片很真实,很感人!从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到安居乐业幸福安康,从电影中看到的是中国脱贫攻坚的决绝,立下扶贫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扶贫攻坚是大事件,是伟大民族奋进缩影,这样的电影难得!!!为用心点赞!!!

  《这一年》观后感(三):故事还远未结束

  

完这一年深深记住了老贾这个大叔,对新生活的向往,刚去城里的“怂样”,照顾年迈母亲孝心,一个父亲担当...他是多元化,是复杂的,来的特别真实,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你我身边是不是都有这样一个老贾呢,或许我们自己就是。

我觉得导演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他用自己的坚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启示,让我们看到了看不到的东西感谢

  《这一年》观后感(四):观《这一年》

  小化沟村,地处深山条件恶劣资源匮乏村民,贫困已久,向往城市,生活幸福。 整村搬迁,政策入乡,村民虽喜,心有担忧。 扶贫干部,走家入户,沟通工作困难不断。 动员支书牺牲小我,带动整村,实现搬迁。 支书牺牲,带头拆房,废墟残垣,人垂泪。 村民见状,纷纷行动,年底之前,搬迁实现。 进城分房,喜笑开颜,时逢过年,红红火火。 年关一过,工作难找,没处挣钱,倍感挫折。 心生退却,想回山村,种田养牛,一切照旧。 扶贫干部,劝导帮扶重拾心,再次奋斗。 找到工作,拿上工资县城生活,步入正轨新房建好,准备搬家,钥匙之上,再起风波。 工作刚有,资金短缺,高额缴费,难以负担呼朋唤友,交谈诉苦,同乡好言,自我奋斗。 波折度过,住进新房,窗明几净气象一新。 精神面貌对比从前,大相径庭容光焕发老人康健,日子幸福,人生之路,新的征程

  《这一年》观后感(五):“我用了10年时间,换得与你一同探讨电影”,看到TA们的生活,我感恩自己原本拥有

  纪录片用了2年进行创作,影片时长100分钟。 山西岢岚,是首批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在2014年建档立卡时,岢岚县辖2镇10乡202个行政村,人口8.6万。全县有贫困村116个,贫困人口20271人,贫困发生率31.8%。 以上数据来自网络,侵删。 数据只是数据,背后是活生生的人。我很喜欢去听一些华北、西北口音的方言,不是很好听,但是亲切。 也曾去过相对比较偏远的农村,那里真的很穷。 昨天和以前的老同学聊起来南北方差异,真的太大了,我观察过南方农村里的人的外貌和生存状况,大多数南方农村是富裕的,人们皮肤也很好,但是北方,尤其是西北的很多农村,真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有体验过这样生活的或是没有观察过这种生活的人可能难以想象那里的贫穷和苦楚,很多人不到50就满脸的皱纹,因为重体力劳作可能还会身体不太好,手非常粗糙,剌手的那种粗糙。但是TA们真的又很朴实和善良。 前公司组织过两次面对农村校园的大型公益,那是我最近距离看到的农村城市孩子的差别,令人心疼和无奈。那里的留守儿童或许有可能的话,永远上不了兴趣班,学不了舞蹈和画画,没有人给TA们念童话故事,成长过程中没有文学和绘本的滋养,而这些是城市里一个物质条件好的家庭里的孩子有机会拥有的。我曾看过一个女孩画画非常有天赋,但是她没有办法去上兴趣班,因为没有,她是留守儿童。 标题是以前公号大火时某个喜欢的公号长文标题,原文怎样已经忘记。但是内容表达了因为教育资源的差异和物质差异,人和人不一样的路途和人生。有的人可能仅仅生活就要拼尽全力,又怎能去有条件阅读,看电影,培养爱好兴趣。这篇长文给我的印象深刻,以至于多年后仍记得它的内核。 所以能造福贫困地区的人们,让TA们生活能好一些的事情都是很有意义的。尤其是关于女童们的教育公益事业那就更好了。 题外话,黄土高坡的风景,羊群瞬间就回到了童年所见的风景。

  《这一年》观后感(六):观《这一年》有感

  人说山西好风光, 地肥水美五谷香。 左手一指太行山, 右手一指是吕梁。 而这部纪录片的主角是晋西北黄土高原中部的岢岚县。正如影片开头所述:“从这一年夏天开始,岢岚县的百姓感到了“脱贫攻坚”这四个字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力量正汹涌而来。在这股力量的催动下,一个个家庭在兴奋、喜悦、迟疑、惶恐中,踏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岢岚县水峪贯乡的脱贫之路,也是全国脱贫之路的一个缩影。 影片开始,我们可以窥见水峪贯的整体风貌,山青,天蓝,原生态。而村民们通往城镇,需要走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在这里,因为交通不便,移动通讯困难,需要走很久的山路,才可以找到信号;在这里,最密集的居住地,是一排一排的土窑洞;在这里,人们只能靠天吃饭。做农活的时候,在田间烤土豆,烤玉米,这大概是小孩子最香的“野味”了,就像我们小时候田间的“燎小麦”。上学的小孩回了家帮忙打猪草,放羊。村里的老人,不敢生病,不敢住院,住院可能会花掉打工挣来的辛苦钱。这就是农民的疾苦。 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水峪贯乡也加入的搬迁队伍。老百姓们有兴奋,有迟疑。可以搬进新房子了,但是进城了不能种地,做什么营生?老一辈人舍不得离开故土。面临重重困难,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缓慢。 乡里的领导班子开展全体村民会议,了解群众想法,向乡亲们解释新政策,深切体悟群众难处,寻找解决方法。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随着挖掘机轰隆隆的开工声,第一家拆迁户开始搬迁,自己生活多年的家轰然倒下,难免心疼不舍。这一走,即是穷日子的结束,也是新生活的开始。 进城之后,一片新气象,以前人工挑水,新房子自来水送到家;住的土窑洞成了新楼房;在村里只能种地放羊,进城了工作机会多了,收入也增加了。 领导班子有句话说得好,扶贫扶的是“志、智”,志气和智慧。走出来的志气,能生活的智慧。 脱贫攻坚能扶持的是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还需要个人的上进。住进新房子,摘的是物质上的贫困帽;自己努力奋斗,创造价值,才能摘掉精神上的贫困帽。 这一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这一年,是贫困老百姓的跨越之年;这一年,也是希望之年。 这部纪录片在优酷上映,虽然没有上推荐位,但在我心里,是今年纪录片的top1。九十九分钟的影片,是摄制组历经两年的跟踪拍摄,还有整个团队的心血。看到这里的你,去优酷搜索一下,保证会看到停不下来。

  最后,这部影片还获得了环球国际电影节Globe Award奖(阿姆斯特丹),实至名归!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这一年》经典观后感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