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副总统》经典观后感1000字
日期:2020-06-29 22: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副总统》经典观后感1000字

  《副总统》是一部由亚·麦凯执导,克里斯蒂安·贝尔 / 艾米·亚当斯 / 史蒂夫·卡瑞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传记 / 历史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副总统》观后感(一):钓出来的权力 玩的就是大

  觉得全片最有有意思的一幕, 小布什邀请切尼当副总统这段,切尼和小布什初始两次见面,用钓镜头穿插,切尼的老谋深算和小布什的稚嫩表现很到位。总统内阁会议,都是切尼主导着,面上副总统,实则总统。后面伊拉克战争,911事件等都离不开切尼。。。贝尔剧中演技真不是盖得,小布什还原很高,那个国防部长是不是演喜剧的。。。

  《副总统》观后感(二):亚当 麦凯延续了大空头 的水平

  亚当 麦凯延续了大空头 的水平,大空头 是 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对 金融业从业者处理非常的合适,麦凯是 纽约 政经圈子里的人,老哥银行家,所以对 美国政治比 一般人更熟悉搞笑的是 douban上的 五毛钱 影评人 觉得自己比 亚当 还懂美国政治,还说什么 政治儿戏化。这就是 外行评价内行,劣币驱逐良币,豆瓣一些 有名的id 都是没硬知识水军呵呵

  《副总统》观后感(三):妙不可言揭露

  真的是一部妙不可言的电影!虽然只是点到即止的揭露,虽然只是呈现冰山一角,虽然早早已经对电影所要表达的有所了解,但完这部披露信息密度如此之高的电影,也是惊叹不已!

  如果以这部电影的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对白作为线索源,追寻下去,都可以导向深入兔子洞”。

  关于揭露,这部电影既是一个重大里程碑,也是另一个阶段重要开端

  感恩有这部电影!

  amaste

  《副总统》观后感(四):拍电影真的不需要负责任啊

  只要没有审查制度,能拉到投资,组个有名的班底,雇几个记者攒点故事,谁都能往总统身上扣屎盆子。这些事是不是真的不重要,影响造成了,态度表达了,提名拿到了。一句based on true story, 但还是艺术创作当事人就算再气,除了派个杀手法律上还真不能拿他怎么样。拍电影真是liberal们最好的手段了。(怎么还没人拍川普?)当然,这位liberal导演非常聪明使用了戏谑手法规避了政治故事的枯燥感。就像最后讽刺大众的那一段对话,对只热衷"速度与激情"的观众,政治轻浮化的处理真是最好不过的操作,导演驾轻就熟,让人看得过瘾

  《副总统》观后感(五):幽默辛辣,就差给切尼画上恶魔的小尖角了

  新年第一天去看了Vice,算不上公正的切尼传记电影,因为太左了。不过我又特别喜欢里面带着幽默的辛辣讽刺。你瞧,政治从来都是不干净的,无论哪个派别。关于伊拉克战争,很多时候人们先预设了一个立场,然后再寻找蛛丝马迹去证明自己的假设,最后事实往往告诉我们这些假设不过是自以为是。尽管电影有些地方或明目张胆或拐弯抹角的抨击他,这个角色却意外的招人喜欢。其实还是能看出芭乐表演时的一些习惯性动作,尤其是他讲话时五官的变化,时不时会让我出戏。演小布什的竟然是三块广告牌里的Dixon(Sam Rockwell),难怪这么眼熟,小布什也是被黑得特别傻…不说了自己看吧。对了,电影后面有彩蛋,别错过。

  《副总统》观后感(六):政治不正确的BP提名

  很喜欢罗马和宠儿的directing,但导演奖我投vice。知道很多人要喷整部影片的观点和塑造的潜在形象,导演自己在彩蛋以一个关于 libtard 的讨论回应了,这个彩蛋安排的绝妙。

  贝尔拼命三郎式增肥,并且表演也水准之上,在这个时候还真不知道他和拉米到底谁能胜出了。如果参考小李子和马修叔的例子,似乎可能性不弱lol

  Amy Adams成功演活了一个绿叶,但在宠儿两个不输主演的精彩配角表演夹击下…Sam Rockwell演一个被操纵的小布什也把 politically green 这个层次拿捏的非常好,但不是很出挑。

这部政治不正确的电影提BP就是成功

  《副总统》观后感(七):老米的反思

  老米的强大在于一直有人说真话,小布什那场莫须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战争,无端摧毁一个主权国,简直是米国霸权帝国主义的极品之作,是造成中东乱局的罪魁祸首。各个美国公司在战争之后赚得盆满钵满,那才是战争的目的。这种千年老大的思想我们中国人民不想对抗,不愿对抗,但也不怕对抗,中国是汪洋大海,狂风暴雨后,依然在那里。美国的所谓民主,所谓的政府不过是财团,富豪,社会精英的傀儡,哪里是真正的民选总统,一切的内外政策不过是幕后老板的意识体现而已。

  回到电影本身,把切尼描述成美国的影子总统,甚至于凌驾于小布什之上,这个角度很新颖,也但不太很真实,贝尔真是一个橡皮人,可肥可瘦,为了角色而生,拼得不是一般,太敬业了吧。

  《副总统》观后感(八):Requiem of American Dream

  本片刻画了美国战后两个大鹰派Dick Cheney和Donald Rumsfeld。也记录了美国盛极而衰的历史。有趣,但深度不够。导演在片头也做了免责声明,表示Cheney太神秘,资料不好挖。

  片中对小布什的刻画还是蛮有意思的。不过正如其他人物一样,制作团队让我感觉他们在迎合大众的刻板印象而不是相反。当然,Bush,Rumsfeld等作为次要人物,这么处理情有可原。但很不幸的让这部电影失去了那种纪录片的质感。剪接和头,本片明显是沿着导演前作《大空头》的套路,但是略显脸谱化的人物让其看起来更像是一份美国左派的政治檄文。

  盗用一下Noam Chomsky的书名作为本文的标题,感觉它代表了导演是想表达但没说到位的那点意思。

  《副总统》观后感(九):Vice and vice president

  看完整部电影是震撼的,本人比较喜欢看这种政治斗争,或者换一个角度看历史重要事件的剧。让我想起了纸牌屋和之前看过的一个关于911的纪录片。

  美军攻打伊拉克,这场战争应该说是陪伴了九五后的童年到青年,因为切身体会不大,记得小时候也只是经常开玩笑。慢慢体会到了人命的珍贵,情感的珍贵,感觉也就不一样了。

  总体来说,电影不错,但是缺少了很多细节,好像很多事情都是很快达成的。

  喜欢电影里一点就是时刻将那种政治之争和钓鱼类比。

  其实没有对与错,存在即合理,存在即合理。

  也对电影中切尼夫妇的爱情有点感觉,和纸牌屋不同,这部电影里,在整个政争之中,切尼夫妇的感情似乎都一直很好。尤其是他们在床头吟诵莎士比亚。

  最后,喜欢贝尔。

  《副总统》观后感(十):漩涡中的有限自由

  政治系统是一个漩涡→

  卷入其中的人总想掌控其中的权力,掌握那个按钮,但是那个按钮背后的权力漩涡输出的巨大代价(后果),却往往不是他能掌控的。

  总统是这样一个角色,副总统也还是这样一个角色。没有人真正掌控整个漩涡。

  同样选举的人也是这个政治漩涡的一部分,在有限的息下在被操纵,被舆论修改过,编辑过的信息之下,选举的人以为自己是判断自由的,但其实也是不自由的。

  选举人,所能获取的信息,非黑即所能得到的情报都是经过修饰过、有目的的。

  所以投票的瞬间似乎是有权利的,让自己的那一票能够选出什么样的人,是纨绔子弟一般的无能的总统还是选出权力魔鬼,却不是选举者能够左右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副总统》经典观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