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北京的网友发帖子说,跳楼的过程中,他一直在歇斯底里地呐喊,非常绝望。
今年52岁的黄巍在朋友眼中是正能量的代名词,他学识丰富、幽默风趣、意气风发、积极向上,活力四射,非常有能力。
2012年,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国内放映的时候,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能播放120帧、4K、3D规格,博纳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影视寒冬时期,万达、华谊等多家影视公司连年亏损,动辄几十亿,只有博纳不亏反赚。
可是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全国影院已经歇业半年,据权威估计,总损失高达300多亿。
博纳作为一家领军级别大型影视公司,所承受的压力恐怕非常人可以想象。
黄巍的朋友透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一直饱受抑郁和失眠困扰,和所有电影人一样,他每天都在热切期盼电影寒冬赶快过去。
3月 10日,他还在朋友圈发了一首诗,题为《老黄五十二岁生日记》,言语间充满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4月13日,他转发了中国电影家协会发布的《观众观影调查报告》,并评论说,“虽然现在院线复工遥遥无期,但是有72%的观众对院线观影抱有期待,尤其是男性观众,他们是院线开业后需要有针对性地首先拉动的消费群体。”
那个时候,他虽然焦虑,但还是充满期待,甚至已经做好了应对计划。
可是等了又等,这一天似乎遥遥无期,而世界却等来了他自杀的消息。
逝者已逝,没有人知道他生前曾经历过怎样的挣扎,才会完全没有了生存意愿,选择以这样决绝的方式离开。
如今,一个多星期过去了,很多事情已经悄悄发生改变,但是在我们所不知道的地方有很多人依然在承受着和黄巍一样的压力。
生于现实、活在现实、生活没有那么多奇迹,有时候,能按部就班地努力已属幸运。
成年人的世界,除了快乐是假的,钱难挣是真的,心难交是真的,无助是真的,迷茫是真的。
尤其是中年人,身边都是依靠自己的人,而没有一个人可以让自己依靠,崩溃到了极点,甚至以为放弃生命是最简单的选择。
实在是太难了!
02
难做的事情和应该做的事情,往往是同一件事情。凡是有意义的事都不会容易,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关于生活,谁都不比谁容易。
以前说起,多多少少有点调侃的味道,而今年,大家是真的过得很不容易。
开培训学校的朋友,因为疫情迟迟不能开业,错过了春季招生高峰期。为了留住老生,他们正月初八就安排老师线上给学生免费上课,可是等到5月份疫情解除的时候,有一半的学生依然因为各种原因没来上课。
对于一家小型培训机构而言,这就是生与死的考验。
整整半年,没有营收,但是教师工资、房租照付,去年辛辛苦苦一年挣的钱全部赔了进去。
一想到这,他就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在大学外围开烧烤店的朋友,以前一个月随随便便挣一两万,现在因为学校不开学,他只能卷铺盖回家种田。他还告诉我,因为大学不开学,周围大大小小的商户生活全都没了着落。
为了生活,很多企业白领在疫情期间都做起了零工。
现在,很多人下班后纷纷趁着夜色,支起三尺摆摊架,活跃在城市的各个广场、街头,学着小摊贩吆喝起来。
这样的生活,想必很多人曾经是想都没有想过的。
刚刚经历了生存危机,惊魂未定的我们,又纷纷被迫卷入一场经济危机,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张春泥为代表的的调研组在网上发起了一场万人调查,名为“面对疫情,你还好吗?”。
结果显示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和巨大的不确定性,大部分人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感(66.9%)、恐惧感(58.2%)和担忧(71.7%)。其中,非常焦虑、非常害怕、非常担忧者分别占23.6%、22.5%、32.6%。
可是,他也发现,73%的受访者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特别耐人寻味的是,高学历群体比低学历群体的态度更悲观些,而低学历群体大都觉得“无所谓”。
张春泥说:“不知是因为低学历人群吸收信息的渠道和内容导致他们 “无知者无畏”?还是因为高学历者 “知道的越多越害怕”?需要进一步观察。”
原因暂不可知,但是这种明显的差距恰恰证明,当我们无法改变事实的时候,至少可以改变心态。
在无常的世事面前,好的心态就是我们人生的救生圈。
金星曾说:“心态对了,你就不累了。”
如果事与愿违,换个心态再试一下?
03
只是被卡主了,并没有被击垮
说实话,作为一名独自在深打拼的中年人,这半年我的日子也不好过,但是著名心理学家罗斯·哈里斯一直激励着我,给我力量。
她说:只是被卡住了,并没有被击垮。
仔细想想,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痛苦。今天的生活是很难,但是历史正是由一代又一代敢于直面生活艰辛的人创造的。
维克多·弗兰克曾被关入世界上最恐怖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经受了非人的折磨,可是他凭着信念活了下来,并写出了流传至今的《活出生命的意义》。
纳尔逊·曼德拉一生历经坎坷,但是他坚强不息,勇往直前,晚年写就的自传《漫漫自由路》激励、鼓舞了整整一代人。
虽然,我们不一定要成为他们这样的伟人,但是只要学习了他们的精神,就能够更游刃有余地地走过人生的黑暗,最终迎来光明。
尼采说:当你知道为什么而活,就能够忍受任何生活。
“为什么”就是弗兰克所说的“人生的意义”,曼德拉的“自由”,哈里斯的“价值”。
心理学家根据他们的经历,创立了ACT(接纳承诺疗法),它能够缓解我们的痛苦体验,最重要的是,让我们能够从痛苦中学习和成长,创造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ACT的三个字母分别对应着三句话:
A=接纳你的想法和感受并且活在当下(Accept your thoughts an,and be present.)
接纳(acceptance)意味着以开放的态度为各种痛苦情感、感受、冲动和情绪腾出空间。我们不去与它们斗争,给它们喘息的空间,接纳它们的本来面目。
与其同它们战斗、抵抗、逃避或者被它们淹没,倒不如打开心胸,顺其自然(注意:这并不是说要喜欢或者想要它们,而仅仅是为它们腾出容纳空间)。
比如,心烦意乱的时候,闭上眼睛,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好好审视情绪对身体的影响,将注意力一点点扫过自己身体的每一寸肌肤,在脑海中对它说:放松,放松。
然后,像观察身体一样,观察自己的情绪,对它说:放松、放松。
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要排斥,保持观察一朵花开、一壶水开的心态观察自己的身体和情绪。
情绪是一种信号,也像是一个孩子,它兴风作浪,不过是提醒我们去关注它。
所以,像拥抱一个吵闹的孩子那样,拥抱自己的情绪就好了。
C=选择价值方向(Choose a value.)
价值(value)具有渴望持续行动的特点。
在你的内心深处,你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在生活中你赞成什么?在这世上,凭借这短暂的一生你想做些什么?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下,什么对你真正重要?
价值勾勒出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本着持续的态度想要去行动。澄清价值对创造有意义的生活至关重要。
T=采取行动(Take action.)
如果仅仅盯着手里的指南针,那么我们的旅程便不会取得太多进展。我们只有在选择好的方向上昂首阔步向前迈进,旅程才会真正开始。以价值为导向的行为会引发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感受,包括愉快的和不愉快的,心情舒畅的和痛苦不堪的。因此,承诺行动意味着“为所当为”,即按照我们的价值去生活,即便这样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和不适。
ACT既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慢慢地,我们就能够变得更从容、淡定、更有行动力。
最后,以里尔克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的一句话结尾,与君共勉: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请你相信:无论如何,生活是合理的。
首发平台:萨提亚实用心理学(),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转载仅限微信公众号,请联系授权。
猜你还想看:
《乘风破浪的姐姐》疯狂刷屏,揭露了4条最扎心的生活真相
235亿天价离婚没上热搜,好聚好散才是成年人分手的最好姿态
沙溢一句话,道出婚姻幸福的秘密!
如果你有儿子,一定要教他这样择偶
毁掉一个孩子,催他,催他,催他……
95后校花出轨绿地高管并怀孕,喊话丈夫“他给我3000万”:“自利思维”是怎么毁掉婚姻的?
张柏芝点赞王菲照片:女人最潇洒的活法,无非两个字
阿娇闪婚又闪离:婚姻里输得最惨的,往往只有这一种女人
妈妈看不起爸爸,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深度好文)
欢迎关注优秀的育儿公众号
萨提亚育儿
——————————————
简介: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尽在萨提亚育儿!
关注每天和孩子共听一首睡前故事!
让心理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欢迎关注实用心理学平台
萨提亚实用心理学
——————————————
简介:亲子|婚姻|个人成长|管理实用心理学
关注回复“2”得100多篇婚姻家庭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