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世间万物本无对错
日期:2020-06-16 06:32:01 作者:许添盛医师 来源:许添盛 阅读:

世间万物本无对错

  ▶每天的生活,都是灵魂精心创造

  指责亲密关系杀手

  学习整本有声书,请扫描

  作者许添盛

  摘自|有声书《心想事成魔法书》

  文字整理|佳静

  编辑 | 麦田心

  图片麦田一角实拍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许医师认为,每个人都要很清楚知道自己人生在做什么,以及自己为什么做这些事情

  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观点,以及自己内心解决生命课题投射,而且每个人的心灵功课都不一样,所以有些功课不是自己的,是别人的投射。

  比如,慈济医院证严上人很喜欢说:“不要因为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如果从心成长方面诠释——每个人都有他的投射,及内心没有解决的恐惧,或是内在的不平衡和没有面对的一个黑暗部分

  我们所有的人际互动,或是在任何的团体中,都会有投射,但是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如何借由这样的投射而来观照自己的内心。

  打个比方,从某种角度,在学校老师是一个很不健康生态,因为在所有的小朋友面前,老师是一个大人,所以不知不觉地习惯于认为自己是对的,老师会不知不觉以一种以上对下的心态对待朋友

  当我们在工作当中,有比我们资深的同事、会批评我们的老板、还有厂商和往来的客户,我们面对的这些关系,基本上都是和我们平起平坐个体,因此我们对人会相对比顾忌尊重

  但是有些老师在工作环境当中,不知不觉地就会觉得:“反正我是大人,你们都是小孩子。”但是他们忘记孩子就算再小,都必须要顾虑他们的自尊心。所以对于老师来说,他们也要开始面对一个非常重大转变

  我想对老师和家长说:“事情发生时候,不是去论孰对孰错,评论对与错,是最不必要做的一件事。”因为人们不但会认为自己对,还会联合认为他对的人,对方也会去找认同他的人,于是开始“分派系”。

  其实,对立和批判争论对错,都是很不可取做法。从心灵的角度来看,最不想论的就是孰对孰错,这和社会标准不一样,社会标准是一件事情出来,先论对与错,整个社会的角度都是发生事情后就要找谁负责

  那么,如果有人要找谁负责,有人就要逃避责任,于是我们的社会开始了一个猫捉老鼠游戏。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父母或是夫妻吵架也都是在争对与错。

  在我们狭隘头脑当中,很喜欢分对错。可是,就算你对了又能怎样?我们的心灵一旦起了分对错的心,就没有办法成长。

  人的心灵最后是要回来自我面对、自我探讨,而更深地觉察到我们的内心世界,不是表面对错的标准,因为对与错的游戏规则会因人、时代立场而异。

  比如说战争的时候,两军交战,各为其主,谁对谁错呢?你所击毙的对方是敌人,而这个敌人可能是别人的好爸爸,又或是别人孝顺的儿子,也可能是他爱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伴侣。

  所以,当我们要进入心灵成长的时候,不是在表面上争论对与错。比如说长和老师起纠纷,常常是彼此没有对话的基础,必须要证明对方是错的,所有的吵架都是这样产生,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也是如此。

  我们很喜欢玩对与错的游戏,在探讨很多问题的时候,习惯于指责对方。其实,指责是人类最差的习性之一。

  许医师常说:“在心灵成长中回来观照。创造自己实相的时间都不够用,我们的人生这么快乐、自在,我们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吗?”

  而且,指责别人会带来好处吗?指责别人,别人就会改变吗?指责只会带来防卫,或这个人为自己行为的更多辨解。老师和家长、孩子和父母、人和人的对立,皆是如此。

  许医师常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果人不是用一种“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不这样做就不正确”的心态生活,就会发现,其实任何人世间发生的一切,都是要我们回来反观自己的内心。

  如果从心灵的角度来看,你们要问自己:“我生命的模式有没有重复?为什么我每到新的单位,就会和主管起冲突、和同事不愉快?”这是因为你出现了自己的重复模式。

  比如说亲子关系,你习惯于要让孩子听你的,你都是给出你想给的,而不是孩子需要的。当你在某一个团体里面,你都是希望按照你的意思行事,因为你觉得你的意思才是对的。

  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经常会重复我们内在未完成的心灵功课。所以我常和很多学生说:“你去看你们夫妻吵架的样子,与当年你父母吵架的样子有没有一样?你去看孩子和你顶嘴的那些话,与当年你和你父母说的,有没有一样?”

  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一直在重复我们心灵没有完成的功课,但是心灵是伟大、慈悲的,他一再地引领我们,回来面对我们没有完成的功课。

  我想对大家说,无论发生任何事情,请你们不要先去指责谁对谁错,先把情绪放下。因为人永远认为自己是对的,都喜欢当正义的一方,你是正义的,那谁又是邪恶的呢?人都喜欢认为自己是对的。

  所以我们怎么样去看整件事情的因缘,以及怎样看待一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缘由?通过这件事情,宇宙的大生命要教会我什么?它要引导我看到哪一个我自己的执着点?

  “烦恼即菩提。”你和任何人所发生的喜怒哀乐,或是你生命中发生的每一件事也好,都是要帮助你看清楚你的心,帮助你看到你的心是如何运作的,帮助你借由外境的演变,而觉察到你内心的变化。

  所以,一切皆有因缘,事情无论好坏,皆在帮助洞察你的内心!

  相关主题延伸学习

  【收费学习】

  1.有声书:《超越的力量》

  扫描下方进入:

  2.微课:许添盛医师 | 连接心灵创造力的冥想练习

  扫描下方进入:

  【公益学习】

  专栏:9堂课,读懂你的孩子

  扫描下方进入:

  麦田心灵致力于将许添盛心灵动力学,以及源自美国的赛斯哲学体系的专业知识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使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得到专业、温暖而有力的支持,全方位提升每个人的身心灵整体健康成长!

  【戳阅读原文,学习更多!】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世间万物本无对错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