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珍爱陪你的第1323个夜晚
未来,会有更好的TA陪你度过
互补型恋人
比相似型更好
有一位女作家曾说:
并非因为我不喜欢诗歌和小说,而是因为他们会做的这些,我也会做,所以也就不那么稀罕了;
我想要的是一个更丰富的人生,我希望有人用我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我,相对论和万有引力有多浪漫……
这是真的。
假如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爱情和婚姻,我们常常以为是物以类聚,结果却往往是互补。
但如果是两个忧郁感性的人在一起,生活就会变得更加忧郁。两个宅的人在一起,生活就会变得更宅。两个要强的人在一起,生活会变得难以为继。
别一昧付出
爱情与婚姻,很多时候不是说,你为对方付出得越多,对方就越离不开你,而是恰恰相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同样的是去看一部电影,免费看的时候也许心不在焉,花了五十块钱买票看的,反而聚精会神,害怕没看明白,白花了钱。
人性就是这样的,对一件事情付出得越多,往往就越执着,越不会轻易放弃。爱情当然也是如此。
反过来,如果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其中一方一直在付出,而另一方一直在索取,那么索取的那一方,慢慢地就会习以为常,甚至要求得越来越多,还觉得理所当然,最后导致感情严重失衡。
况且,人都是寻求自我认同的。
Ta既然为你付出了许多的精力、时间和金钱,就不会轻易否定你。要不然,岂不是自己打脸?
所以,如果你想要获得一份相对稳定的亲密关系,你就不要一味地付出,而要懂得适当地引导对方为自己付出。
与其试图改造
不如学会包容
所谓磨合,指的是互相包容,而不是互相改造。
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对方的缺点,是你为了获得一份亲密关系而必然需要付出的代价。
有的男人,平日里很温柔,可是缺乏责任感。有的男人,什么都听你的,可是他吝啬。
有的男人,属于居家型好男人,会做饭,仔细了解却发现他没什么上进心。
但不管你选了哪一个,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你也不能总指望对方改变。一直试图去改造他,结果往往是失败的。
就像日剧《最完美的离婚》里,男主角喋喋不休地教育女主角,牙膏要从底部往上挤,说了几十次,对方还是会忘记。
其实这些所谓的“缺点”,除了出轨、人品、家暴、好赌等原则性问题之外,很多时候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严重。
而我们经常被对方这些“改不掉的缺点”触怒,也不过是因为“为什么说了那么多次你就是不肯听”?
可这种纠结,真的有必要吗?
选择了一个人,就应该多看看他的优点,然后包容他的缺点。
总想着把对方改造成自己想象中完美的样子,难道不是因为我们太自私吗?
爱情比物质更重要
很多人会告诫你,婚姻面前,物质比爱情重要得多。
请你不要相信他们。
因为说这话的人,通常没见过爱情。他们说这话,意思不过是:横竖爱情都是假的,倒不如看钱来得实在。
伊能静曾说:婚姻很真实,所以一定要相爱。
只有爱才能让彼此愿意跨越时间,不断磨合。一开始就不爱,路真的很难长久。
到时候逼你结婚的任何人都帮不了你,你只能拿一生买单。
我们结婚,不就是为了爱情,为了幸福吗?
要不然,我们为什么要结婚呢?钱这种东西,我们一个人也能努力赚到啊。
结婚,
说到底是两个人的事情
结婚以后,你的原生家庭和你的新家庭,就是两个独立的家庭了。
既然有了新家庭,就要明白新家庭的界限在哪里。
结婚会涉及两个家庭,但婚姻说到底是两个人的生活。
男人纵容自己的母亲来管束自己的老婆,婆媳纠纷就会不断滋长,最后搞得自家鸡飞狗跳。
女人总是把私房钱拿去贴补娘家兄弟,丈夫就会心理失衡,长此以往感情也会破裂。
所谓的妈宝男,扶弟魔,无非都是犯了一个错误:混淆了原生家庭和新家庭的利益界限。
所以,一旦结了婚,就应该把新家庭这个小集体的利益,优先放在其他利益关系的最前面。
凡事力挺自己的另一半,一切以两个人的这个小集体的利益为先。只有这样做,你才有可能获得幸福,婚姻才有可能长久。
珍爱作者/丹枫
编辑/珍爱主创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