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自然界的印象》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05-27 23:1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自然界的印象》读后感摘抄

  《自然界印象》是一本由[法] 儒勒·列纳尔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自然界的印象》读后感(一):自然界,原来真的很奇妙

作家榜《自然界的印象》

  对于大自然,大肯定有很多的期待,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鸟兽,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们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自然界中有成千上万生物,每种生物都有各自的色彩,都是那样的绚烂。而《自然界的印象》这本书就是让我们去发现大自然,而且是学习大自然的一本非常有趣的科普读物,这本书的定位虽然是童书,是一本帮助小朋友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书籍,但是对于我们成人来说,这也是我们发现并认真研究大自然的书籍,更是一本可以体验童趣的书籍。那么你对大自然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来一起探索吧。

  这部书中对于自然界中很多的生物都有描绘,而且作为一种科普读物,其中的很多的图片也是十分的逼真,可以让孩子们充分感受每种生物的形态,而且可以充分开发朋友们想象力,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画,都是很好的科普内容,其实这得益于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有人说,《新月集》中的诗句仿佛一幅绝妙的淡色水彩画,《树林草原》的叙述如同一卷厚实静物写生油画,那么,列那尔的作品就恰恰像是一本素描,没有绚烂的色彩,没有宽大画幅,只是几笔随意的勾勒,几根简约线条,就已经让一个充满了灵性变化的大自然,呼之欲出,这可能就真的是文字的魅力

  作者不仅是研究自然的专家,而且是研究儿童的专家,他知道用什么样的文字将大自然的美妙表现出来,而且这种文字深受儿童的欢迎。我们可以列举几点:蜘蛛,“通夜,它用着月亮名字,在贴封条儿。”蝴蝶,“对摺的情书,在寻找花儿地址。”这真的是神仙文字,蜘蛛用着月亮的名字在贴封条,蝴蝶是一封对折的情书,这些比喻,这些拟人的句子真的直戳人心,让人有种口气读完的冲动

  总之,我要强烈地地安利这本书,这本让小朋友大人们都上瘾的书籍。无论你处于哪个年龄阶段,都有必要一看这本书,书中的设计精美,内容也非常灵动活泼,值得我们反复的品味

  《自然界的印象》读后感(二):自然界 真奇妙

  大自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充满了好奇心,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的神奇,简直让人不可思议。每个物种都有着自己特色,很多事情只有你想不到的,直到看到了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然界真的太有趣的了,什么都有,奇形怪状。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的自然界物种是非常有限的,而且也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只有从一些自然书籍中才能够学到和了解关于自然界事物的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自然界的事物认识也是越来越深刻,关于这方面的书籍也是越来越多。最近看到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自然界的印象》,看到这本书名,立刻就有了兴趣。

  《自然界的印象》的作者是法国的作家儒勒·列那尔,作者不仅是一位作家,还是戏剧家、以及诗人 。作者幼年生活在法国乡下,从小就对于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具有超强的观察力,在幼年时候就积累了相当多的知识,这些曾经的经历为作者的创作提供了素材。作者的文笔具有特定的风格色彩,在他的笔下可以看到真实,而且幽默风趣,不仅在法国文坛,甚至在世界文坛也是独树一帜。 作者出版了多部作品,受到读者的喜欢和关注。本书就是作者的一本代表作品,起幽默的风格,对于自然界动物的描写也是非常的真实,文笔朴实,因此被读者喜欢。并且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在书中有着几十个简短的小故事,里面介绍了很多的动物,这些动物大部分都是我们熟悉的动物,当然还有一些动物是我们不太熟悉的。但是通过作者的讲解,我们对于这些动物都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这离不开作者风趣的语言,还有作者对于这些动物的观察和描写。这些小故事本身就非常的有趣,在加上是对于自然界动物的描写,无形中更加有趣,更加吸引人。尤其是里面还有一些插图,简单的文字,小读者也是一样可以阅读。而且在文章后面还有注释,让我们可以更加容易阅读理解。

  自然界的动物是神奇的,也是非常有趣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经常的走进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自然界给予人们很多了,因此我们也应该保护自然界,爱护这些小动物,让它们也可以更加享受自然界的美好。爱护自然界就是爱护我们自己,我们也是自然界的一份子。通过本书的阅读,更加热爱自然界的小动物吧。

  《自然界的印象》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通过本书的讲解,可以让孩子展开想象力,感受神奇的大自然。本书的作者是法国的作家儒勒·列那尔,本书与《昆虫记》并称为法国自然文学双璧。是一本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本,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很喜欢。

  《自然界的印象》读后感(三):万物有灵且美系列

  在偶然的机会下翻到这本小书,看着名字怪像什么自然科普读物,没想到里面净是妙趣横生的万物寓言,继李娟的牧场、哈利的兽医生活后,又找到一个可以睡前撒泼打滚的桃花源(简称睡前读物)。

  借用书里一篇写鹦鹉的来概括全书的特色,

  “不坏!在别的禽兽不说话的时候,的确是他有本领;但是,到了今日,所有的禽兽都有才能了。”是的,里面的动物全都具有“开口说话”的才艺,儒勒·列那尔赋予了他笔下的万物以人的思维,仿佛洞悉了小动物行为背后的理活动,这使得一篇篇观察手记读起来灵气逼人。

  全书主要采用的是隐身叙述者与主要人物视角的叙述方位,叙述角度几乎都是从所观察的动物出发的,然而叙述者有时候是隐身——以第三人称站在场景之外仔细地观察描述,有时候又现身——“我”参与到与小动物的“互动”中去。这种写法乍一看散乱,实则与作者所记录内容紧密勾连。一是与题材有关,既然是观察自然万物手记,势必最佳视角是从作者出发,但本书的特色就在于观察者会尝试揣摩花鸟鱼虫行动拟人化背后的行为逻辑,所以混用动物与“我”的视角实际上还是只有“我”而已;二是与体裁有关,因为这其实是小短篇寓言的集合,故手法灵活多变不至于腻烦,像《蜗牛》篇就是第三人称素描式、《黄鸟》又是故事式——“我对他说:‘即刻还我樱桃来!’黄鸟答道;‘好!’他还我樱桃,同时还我三十万条的幼虫,这是他一年中吞下肚的。”

  除了自然万物拟人化的特色以外,最有趣的就要数其中寓言体的写法了。如《黄鸟》那篇,就用寓言对话体点出了黄鸟(又名黄莺)的习性特点;喜食虫类、坚吃果实。但同时以略幽默地道出人类对这种鸟类的又爱又恨,既想责怪又不忍责怪的心思。

  再来说这本书的语言特色,极富诗意与童趣,字里行间都溢满了纯净质朴的想象力。

  比方说写蜘蛛:“一只黑色有毛的小手卷缩在头发上。每天夜里,她奉了月亮的命令,张贴她的封条。”

  说松鼠:“秋季里活泼的点火者;他一再经过树叶下,带着他尾巴的小火把。”

  要说唯一的缺点吧,就是定价略虚高。但八万字薄薄小书一本还是做得很漂亮的,字距行高设置得恰到好处,看起来很舒服。另外,内文插图很好看。(附上一幅我很喜欢的插图,选自篇目《鸭》)

  《自然界的印象》读后感(四):大自然的奇妙之旅

  自然界,一个抽象、笼统的名词,又是一个具体、细致的群体。我们目力所及、脑力所至,都逃不过自然的边界。天上的星星自不必说,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它们作为一种独立的生命存在,从出生、长大,到最终回归自然,生命的轮回让自然界增添了色彩,充满了生机。

  这些生活在自然界的小生物,我们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它们的身姿、它们的声音、它们的相貌,我们也或多或少都认真观察过。但是,以《自然界的印象》中呈现出来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恐怕对很多人来说还是第一次。

  这是一本充满童趣的科普之书。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这本书的语言显得有点过于儿童化了,好像不符合成年人严肃、庄重的性格特点。其实不然,小朋友读起这篇文章固然更容易进入文中的意境,但成年人读起来可能更是一番心情上心头。书中的小动物或是小昆虫,大都以拟人化的方式出场,好像有着一副人类的表情,或者是人类的心理活动,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不管是动作、语言还是情绪都跃然纸上。这种童话故事般的自然界百科全书,开创了科普类读物的先河,读起来确实让人欲罢不能。

  这是一幅简洁美妙的自然画卷。书中描写了近百种生活在自然界的生物。这种描写,不像课堂上的说明文那样一板一眼、规规整整,而是像歌、像诗、像画、像散文一样美丽而又富有意境,简练的笔法,奇妙的想象,肆意挥洒的笔墨,都让这本书充满了瑰丽的色彩。书中在描写蚯蚓时,就用了一句话:“这里是一根能屈能伸的面条子。”把蚯蚓的特点表述得很形象很直观。描写群蚁时,“他们每个都很像数字3,有很多!有很多!有很多的3.至无穷”,这无穷多的“3”甚至用曲线的形式排列出来,不能不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原来文章还可以这样写!

  这是一场直达现场的灵魂低语。这本书不止是描写自然界中林林总总的小生物,它以“猎想者”开篇,到“狩猎的闭幕”结束,作者笔下小生物们的生死也在作者的关注关怀之中工业革命时期对自然界的破坏性挖掘与利用,导致自然环境持续恶化在人类吃够了自己种下的苦果后的今天,保护生态、修复自然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可以说,从作者所处的历史时代,到现如今的新时代,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大概也是本文想要传播的一种声音。

  《自然界的印象》读后感(五):深入田园山丘,上一堂大自然的写作课

  宋代诗人张道洽在他的词作《岭梅》中写道,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大自然带给人类众多的启示,一花一草,一鱼一鸟都有自己的特点。人类模仿鸟儿发明了飞机;人类模仿蝇子的楫翅发明了振荡陀螺仪;人类模仿鱼类造船和木桨,逐渐改进为橹和舵,使得人类造出来的船舶能够回归自然,航行自若。滴水可以穿石,人类用它比喻持久以恒;沧海能容纳百川,人类想要像海一样心胸宽广;青松不畏严寒,人类告诉自己要坚强勇敢。这些来自大自然的良师益友向人类传达了至深的哲理,然而,要想看见、抓住、理解这些哲理,首先要有一颗敬畏自然之心,因为只有心细的人才能从万物的一举一动中,品味自然之美。

  翻开有由法国知名作家儒勒·列那儿所写的《自然界的印象》一书,自然的细腻、万物的灵动全都跃然纸上。我们会惊叹作者极强的洞察力,一只小猫,一条野狗,一匹骏马……在儒勒·列那尔优美幽默的笔调下,都变得生气勃勃。

  在写他在马儿时,儒勒·列那尔说,他的马并不好看,身上有许多疙瘩,头上有许多凹凸,腰部是扁平的,老鼠尾巴,牙齿豁着。但是这匹马替主人服役,便听从主人的调度,毫不反抗。主人坐着车子游玩的时候,只要用鞭子打他,他便会加快速度。主人用缰绳向左拉,他就向左斜行,绝不向走,他也决不会一蹄把主人踢到沟渠里去。

  在写到蜥蜴时,儒勒·列那尔说,他是石缝生的儿子,我依靠石缝立着,他就爬上我的肩膀。因为我立着不动,又穿着灰色的大衣,他以为我是墙壁的连续部分。他觉得墙壁和我的肩膀同样使他愉快。也许墙壁会问,我不知道是谁爬过我的背脊。蜥蜴便会回答说,是我。

  这段简短的文字让人读起来十分轻松愉悦,蜥蜴这个形体像蛇一般的爬虫类动物,一下子生动而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蜥蜴常栖虫草石垣之间,捕食虫类。被敌人追逐时就断尾而逃,断掉的部分还能再生。作者将这个四脚蛇爬行的瞬间刻画得极富趣味,让人读了之后就有过目不忘之感。

  写到鼬鼠时,他说,贫困,但清洁而优雅,他跳跃着一再经过路上;他从这一沟到那里沟,从这一洞到那一洞,去教授他的课程。通过这两句简单的文字,黄鼠狼骨骼极富弹性,伸屈自由,能出入小穴的特点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儒勒·列那尔对大自然的描写弥漫着浓郁的诗香气息,这种带着泥土的田园气息给人一种返璞归真之感,不得不说,这本《自然界的印象》一书,便是大自然的系列写作课,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值得一读。

  《自然界的印象》读后感(六):大自然是一本透明的书,静观生命就能获得启迪

  覆盆子:为什么玫瑰树有刺呢,没有人吃玫瑰花啊 池中鲤鱼:说得好!因此谁要吃我,我就用我的芒刺他 白术:话是对的,不过你刺他太迟了 ……

  每一个小故事都不长,每个小故事都充满了想象,每一个小故事都如此真实,仿佛走进了丛林深处,走进了每一株植物、每一个动物的内心世界……和孩子一起读法国现代作家儒勒·列那尔的经典之作《自然界的印象》,能感受到他敏锐的观察力,朴实的文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通过他极富趣味的文字,孩子不用刻意去背诵一段段篇章,但是大自然中一个个小生命的形象已经深深地映入了他的脑海。

  在描写一只贪吃的猪时,儒勒·列那尔说,那只猪的面部不离开地,他第一个逢见的东西就嚼,任意在地面上耕,像犁头一般,又像盲目的鼹鼠,他的鼻子从不疲惫。他只希望把他的肚子长得肥圆,他的肚子已经像腌肉的木筒,他从不想到肥圆后的结果。他绝不放弃一口之量。他甚至尾巴都不容易动摇一下。满身都被冰雹打了,他才勉强吐一些怨气:这许多邋遢的珠子!

  在看到群蚁这一章节时,还没读这篇一共只有十几个字的文章,单看到插图中一大片3,孩子赶忙说,你看,这些歪歪扭扭的数字,像一群蚂蚁还是像一堆蝌蚪呢?过两天再打开这本书时,还是会主动给我讲,他们每个都很像3字,有很多,有很多……因而儒勒·列那尔的比喻,女孩子的想象力是一致的。孩子的在打开这本书时,才会觉得里面的故事真实生动,没有什么距离感。

  读儒勒·列那尔的作品,需要静下心来,感知自然界的每秒。若不是读了他的作品,都不知道一木一草也可以这么美,他细腻而充满情趣的描写,让喜欢静观生命的读者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情感共鸣。读者可以从自然界的视角细品儒勒·列那尔的浪漫情节,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文字段落让无论是大读者还是小读者,都有了一种想要立刻回归自然的冲动。而在探秘自然的同时,又忍不住想起儒勒·列那尔描写大自然的篇章段落及里面的奇特想象。大自然仿佛变成了一本透明的书,每一个善于观察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启迪。这也许就是文字最大的魅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自然界的印象》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