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经济思想史》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0-05-25 23:3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经济思想史》的读后感大全

  《经济思想史》是一本由[美]兰德雷斯,[美]柯南德尔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5.00元,页数:52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经济思想史》精选点评

  ●作为对一个学科脉络了解是很好的一本书。

  ●翻译很差,特别是对经典文献的引文翻译较差,个别地方像机翻,没有查阅借鉴现有经典文献中文译本。 但因本书力度强烈建议阅读。对翻译只能给3星,但对本书给5星。

  ●经济学所要面对的是有限资源,这是经济学的前提。为了解决稀缺问题需要一种社会机制在无限的选择中来分配有限的资源。在自给自足的经济中,主要靠权威配置资源。在现代社会,市场已经成为主要的社会资源分配形式;市场分配机制不断受到社会和政治力量影响;任何一种分配机制都无法满足所有需求,所以公平公正问题就深埋在稀缺性问题中。在现代经济学中,与稀缺性相连的问题一般被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虑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问题,宏观经济学考虑经济体稳定增长问题。

  ●翻译还是有问题的

  ●非常不錯的經濟思想史教材表示當年選這個課程時候的老師講得實在太差,要不是這本書我可能

  ●好厚的一本书,但收获颇丰。“在现代经济学中,对方法强调普遍胜过对思想的重视,这是一种很大的遗憾。”本书并不是“百科全书式”全覆盖的,但主流正统经济学派别主线与非主流非正统经济学派别的辅线相结合主次清晰,都给予客观讨论评价融入了主流观点作者意见普及性与启发性都很大

  ●仅读到马克思。有时讲得不少但仍含糊不清,理解起来有难度,对经济学新手略有困难

  ●经济学梳理各个思想流派很好的著作,最棒的是每章最前面会有主要经济学家及其著作。不是经济学系就作了解性阅读了。

  ●引导我至科学哲学领域

  ●虽没完全理解,但读完已经有模糊框架受益匪浅真理是越变越明。可惜数学作为一门语言掌握的太少了。

  《经济思想史》读后感(一):适合有基础的人阅读的一本好书

  书中某些经济学家的思想让你赞叹不已,而你正在为理解了他的思想而兴奋时候,另一些经济学对这些观点进行批评,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些新观点又让你恍然大悟,哦,原来前面的经济学家确实考虑不周,后一位才是正确的。而你再次兴奋的时候,又一位经济学家提出了批评...

  大师的思想引领前行,让你无法停下来.

  《经济思想史》读后感(二):经济史必读之作

  较之其他经济史,介绍了20th后半叶的发展;非常好读,一气呵成;有助于对各支派进行整体把握和比较;针对提到的经济学家及著作之现实意义,理会有个分寸,不至于抱着本过时的经典顶礼膜拜。

  另外,读毕更加感叹经济学家被大众神化,在涉及世界和人类行为的复杂系统时,他们与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等同侪们,在预期判断方面同样莫衷一是、屡屡受挫,似乎经验(历史、案例)与理性(数理、范式)都无法向内全盘校准、向外抓住未来。

  当然读这本书的前提,还是要有一定经济学基础。

  《经济思想史》读后感(三):经济史类首选 9/10

  国外的教材,相比于部分国内的骗钱“典藏版”经济史要好上很多。

  需要一定的经济学和哲学基础。一上来的方法论讨论章节会让初学者很头疼。不过直接跳过的话也不会影响阅读。

  本书章节的连贯性值得称道。没有给人一种“历史脱节感”,国内的经济史都是把各派敲成碎片拼出一本书,没有什么系统性。本书把学派脉络贯穿成轨,结构清晰,读起来令人难以释手。

  摘要:

  I.方法论

  II.前古典、重农、重商(管仲、配第、休谟)

  III.古典(斯密、李嘉图、马尔萨斯、穆勒、马克思的批判)

  IV.新古典(边际革命---门格尔、马歇尔、奥派)

  V.现代(凯恩斯、弗里曼)

  ---可配合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一同阅读

  《经济思想史》读后感(四):对第十三章奥地利 缺失内容的机翻补译

  我对照英文版,用软件补译了本章绝大部份缺失内容,略加改动和删减。

  可点击下方链接下载我所作本章的PDF版本。

  https://pan.baidu.com/s/1oDhTSvFXKvT2wnrgV4eJEw

  我对书中内容有些不同看法,但这些看法是题外话了,在此不表。

  lablabla凑字数blablabla凑字数blablabla凑字数blablabla凑字数blablabla凑字数blablabla凑字数blablabla凑字数blablabla凑字数

  《经济思想史》读后感(五):翻译太差了。

  英文原文:As a professor in Glasgow giving a series of courses that encompassed what we now call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he was basically interested in moral philosophy, which colored a good part of his economics.

  原译: 作为格拉斯哥大学的教授,斯密讲授一系列课程,其中包括我们现在所称的社会学与人类学,他主要对道德哲学感兴趣,这为其经济学的主要部分增添了色彩。

  社会学与社会科学分不清,社会学是Sociology,而social sciences应该译为社会科学,是包括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

  人类学和人文学科分不清。人类学的英文是anthropology ,而原文是humanities。

  which colored a good part of his economics。

  a good part of 应该是很大一部分的意思,corlered,我认为不是增添色彩,而是影响的意思。意思是斯密的道德哲学对斯密的经济学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她连字典都懒得翻一下!!

  周文,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博导,她的水平不至于烂到这种程序。合乎逻辑的猜测应该是这样,她把全书分解,每个学生一章或若干章,然后她复制粘贴到一起,统稿这个过程可能都没有,然后就这样堂而皇之出版了。

  现在经济学方面翻译质量最高的,我以为是萧琛组织译的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值得同行借鉴和学习。

  那么多给好评的人,你们真的看过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经济思想史》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