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青年节,大家的创作才华全部在一部浪不浪的视频所激发,其中有一个段子特别出类拔萃发人深省,那就是后浪正在得瑟,前浪说:该还房贷(租)了。
其实我一向不喜欢用年龄划分群体,因为不科学,有些人年纪轻轻就老态龙钟,有人天命之年还为老不尊,年龄不是门槛,阶层才是。不管横观还是纵观人类,阶层的跨越最为艰难。并不代表你用了一部最新发布的手机,就成了新贵,也不代表你刷着抖音,就是新兴人类。
阶层是什么?这是一个社会学定义,指的是依照共同的社会经济财富状况而将人们去区分为不同群体的分类方式。大家要注意的是,这里主要指的是经济财富状况,而不是其它的什么,否则很多明星的粉丝群体也会误认为自己是一个阶层,不是的,爱好,并不是阶层划分的依据。
要判断自己属于哪一个阶层很简单,网上有人用了一个标准,我觉得简单又清晰:
那就是你刚脱离的阶层;
你在哪个人群中最感无趣,
那就是你正所处的阶层;
你在哪个人群中最有激情,
那就是你想要处的阶层。
当一个人身处一个阶层的时候,他就会不自觉地维护这个阶层的集体利益。比如说一部分掌握了房产的中产阶层,他们可以通过出租房子就可以压榨掉年轻人每个月三分之一的收入,这时候有人提议说让房价降低,他们当然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但大致上会趋向于不同意,因为这损害了他们的既得利益。而这个群体如果又有可以影响一些政策出台的权力,那么自然你觉得再好的改善年轻人居住状况的提议,都不会通过。
简单说,阶层的固化,是由本阶层的人一起努力来达成的。年前大热的一部电影《饥饿站台》就很形象化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下面的人想爬上来,上面的人会想尽办法把你踢下去,因为你分散了他们这一层的利益,可是再上面的人也这么想。这种默契一旦形成后,社会趋向于稳定和僵化,这部电影只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把希望寄托于孩子,希望孩子能够出类拔萃穿越阶层。
其实穿越阶层也不是不可能,因为决定阶层核心指标有四个:一个是收入状况;二是职业状态;三是受教育程度;四是资源掌握。有人说为什么没有精神层面的东西,抱歉,阶层这个定义本身就不是对精神层级的划分,特别是对当下的中国而言,君不见大家熙熙攘攘地在追逐财富。你独守书房的结果发现,自己也去知识付费了。变现能力,成为了主基调,全民营销,笑贫不笑娼。
根据这四个指标,社会的阶层大致可以分为神仙阶层,富豪阶层,富裕阶层,中产阶层,谋生阶层,贫民阶层和血汗阶层。神仙阶层一般不出事你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只有他们稍微不小心开奔驰进故宫了,你才知道还有这号人。富豪阶层可以决定政策的制定,比如一些行业的领袖。富裕阶层一般是企业高管等,他们衣食无忧,财富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个符号罢了,流动现金至少一个小目标一亿起步。
中产阶层是最大的一个群体,属于橄榄球的凸起部分,能承担起自己想要的奢侈品,但是已经有些吃力,所以他们最喜欢写帖子分享,一个买保时捷跟买棵葱一样的人会写买车日记吗?这个阶层还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负债多,因为负债多,所以跟银行形成了稳定的关系。各大商家最喜欢收割这个群体,因为他们错觉到自己未来还有希望,又有闲钱来装点自己的门面。
谋生阶层就是终日为了自己下个月的房租房贷饭钱奔波的人,他们跟中产的不同在于,他们还没有积累起足以享受的现金流,因此不敢停下来。早起,挤地铁,随便糊弄顿饭,熬夜加班,是他们的典型生活。贫民阶层是被挤压到社会边缘的人,他们一般是靠体力来维持着自己的生计。血汗阶层就不细讲了,简单说他们只能靠低保维持生活了。
其实无论哪个国家都大致如此,因为这个社会的媒体都掌握在中产以上的人手里,所以我们看到或者听到往往都是歌舞升平。这种错觉就好比,你经常听说这个直播发财了,那个靠打赏赚钱了,你会觉得全中国只有你在靠努力工作赚钱一样。这个社会怎么大家赚钱都那么容易呢?是因为媒体聚焦在他们身上罢了。
那么一个人要穿越阶层,也主要靠四个指标来努力,首先是收入状况,你要找到自己的收入模式并且努力保持它的稳定,才有提升阶层的可能性。血汗阶层靠低保,贫民阶层靠体力,谋生阶层靠技能,中产阶级靠资产,富裕阶层靠金融,富豪阶层靠垄断,神仙阶级靠传承。
不管如何首先积累起自己的原始资本很重要,万事开头难。曾经有经济学家去非洲,观察了穷人的生活后,建议他们先从养一头牛开始,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养了一头牛,他们有闲钱就不会轻易挥霍掉,而是想办法让自己养的牛活下去。而牛长大后就可以提供牛奶,甚至你可以卖掉,换取相对一大笔的收入。对于城市生活的人来说也是一样,你的支出在各种购物app中不自觉积少成多,就被你花光了。而一个始终为生计奔波的人,永远只会生活在谋生阶层以下。
其次是职业状态,不管你是在打工还是在创业,你的职业状态是否稳定,并且始终让你觉得还有提升空间,这决定了你是否还有阶层跃迁的可能。如果你发现终日碌碌,一眼就能看到退休,那么也就意味着你所处的阶层,不会再有大的变化。
再其次是受教育程度,我们这个社会到目前为止有四大比较大的创业热潮,分别是改革开放的大胆潮,谁胆子大谁发财。后来是房地产潮,谁从事房地产行业谁发财。再后来是互联网,只要照搬国外的模式进来就发财。现在到了移动互联时代,别看各种人物在短视频里手舞足蹈,其实真正的大佬是这些平台的搭建者。
不管后浪还是前浪,都要佩服的是沙滩,浪来来去,沙滩永存。而搭建沙滩平台的人,现在靠的很多是受教育程度,你没看见现在这些行业的从业者,都学历泛滥了吗?你想进银行工作,至少得是985优秀毕业生,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相当的教育背景,你连上牌桌的资格都没有。未来也一定是这个趋势,如果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很难参与未来的核心竞争,因为现在很多人的毛病是知道一大堆名词,但是根本不懂其背后运作的原理。
最后是资源掌控,也就是你可以调动整合的资源有哪一些?如果你只能调动一群人吃宵夜吹牛,那你只能是一个开路边摊的资源整合者。资源包括了人脉、资金、信息等要素,你可以掰着指头想一想,如果你要做一番事业,能够帮到自己的人、财、物大致是个什么情况。资源掌控能力跟前三个指标密切相关,但是在互动互联时代,出现了小小的转机,那就是你或许也可以整合到之前不能想象的资源。因此只要你具备了前三个指标,其实资源自动会来找你。
所以别在乎自己是后浪还是前浪,
只有更高的阶层,
才能对着下面的阶层,
随便浪。
·END·
回笼教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进回笼教分舵,请加回笼教教主个人微信号: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