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坚持》是一本由李洪文著作,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271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4-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太一般了
●华为一直在成长。华为的狼性文化、基本法、人人持股、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实干,离不开灵魂人物~创始者任正非。
●很喜欢这本书,创业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只要有心。吃苦耐劳是幸福 ,感恩老天让我出生在一个单亲农村家庭里。我觉得很幸运,还能够读大学。我一直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没有抱怨,只有感恩。
●语言一般,可以了解华为作为一个公认成功的企业的成长,他的精神他的文化。印象最深的是从国内的竞争到海外市场的扩张,非常精彩。华为不是我所想的那么简单的运作,所以企业都不是。
●之前也看过讲任正非和华为的书,这本算是写得最完整最全面的。书中讲述了华为得创办和成长经历,涵盖任正非性格、用人和管理等多方面,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生动的任正非形象,读完让人受益匪浅。
●人到中年,发现我时不时的拿华为阿里等出来立志一番
●2019看完的第一本书1 书柜必买
●任正非在多年的军营生活中,除了发明创造,他还通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对四卷本的《毛泽东选集》也有深刻研究。《毛泽东选集》的精华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任正非的脑海中,以后他在华为的经营和管理中,借鉴了许多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并借此开创了独特的华为企业管理文化。
●故事不错,但作者这文学水平太差了。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非常差
《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坚持》读后感(一):华为第一
这本书不仅写的励志,而且真实的写了华为公司的崛起,可以说, 每个成功的人每个成功的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方法,只要她自己的这套方法能形成闭环,那他就是对的。没什么对错,任正非教华为的员工要艰苦付出,能上能下,规范思想,而华为员工艰苦付出,并不吃亏。放心的能上能下吧,坚持下来的都凤凰涅槃了。这就是任正非,这就是华为,强烈推荐。是一本好书
《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坚持》读后感(二):任正非是华人企业家中的佼佼者
任正非习惯“冰雪”,因为他生活在充满危机感的“冬天”,他为了华为的发展壮大,最终能够在国际的舞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承载了太多的褒贬,同时也担负了太多的压力,任正非为我国电信业的稳步发展,逐渐壮大,不再受制于国外的跨国公司,他为了那个在国际的舞台上,挺起中国人的腰杆的“中国梦”,他正在‘穷经十年图破壁,“舍身”一跃兴华为!……
《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坚持》读后感(三):20年后,全球通信产业三分天下,华为有其一!
1991年12月31日晚,任正为了庆祝BH03型的新交换机研发成功,顺利上市,他备上了自助餐,决定和华为的员工一起,召开一个庆祝会。
参加酒会的人,至今还不能忘记,任正非当年站在纸箱子上,喊出的话:“不拼,就活不下去!每周工作40个小时,只能产生普通的劳动者,不可能产生科学家、工程师,更不可能完成产业升级……20年后,全球通信产业三分天下,华为有其一!
《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坚持》读后感(四):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郭平成了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个到华为公司吃“螃蟹”的人,他断定二十一世纪,绝对是华为人的天下,他为了给公司,拉来更多的技术性人才,他就把目光锁定在了自己的同学郑宝用的身上。
郑宝用和郭平的人生轨迹也差不多,他在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后,便留校当了老师,1989年,郑宝用经过努力,他考上清华大学博士。华为是人才的高地,汇聚了大量的人才,取得了最大的成功。
《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坚持》读后感(五):书写的牛啊
任正非传中,描写了华为和竞争对手的战斗,影响最深远的就是和思科的世纪之讼,最开始为了不得罪思科,主动下架诸多产品,却没有换来思科的退步。后面通过联合敌人的敌人3COM,让律师参观华为,借助老搭档IBM的能力,和思科打成了平局。世纪之讼虽然耗费了华为不少精力及金钱,却在全世界范围之内的,提升了华为的品牌知名度。也是因为 世纪之讼,让华为成长为 真正的跨国明星企业。延伸到个人层面,千万不要害怕战斗,要敢战斗,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这是一本好书,值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