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馆事件》是一本由[日] 绫辻行人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2016-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相较于十角馆有意思,但人称转换,实在让人太容易就猜到诡计了。可能拍成影视作品会比较好看。
●叙诡➕双线叙事➕优秀的气氛渲染 但最多也就三星,两本下来,岛田洁完全打酱油。
● 第十一章后,我猛然猜测,水车馆里的主人在一年前就不是藤沼纪一了,而是失踪了的古川恒仁,但是没有明确的推理过程和字里行间分析得到的证据。 而在读插曲一章中的调查报告时,我对尸体为什么要进行肢解焚烧引起怀疑,偏瘦的体型和年龄不禁让我怀疑被杀的是古川恒仁,戴着面具的主人其实是正木。 不得不说,麻将大师不愧是岛田的学生,除了在人物名字上有致敬外,“肢解”是诡计的一环这一手法也运用得活灵活现。
●一年前叫纪一,现在叫我
●好久没读又重新想起被馆系列支配的恐惧…如果我在馆系列里,我一定从头到尾贴着岛田洁,陪吃陪跑陪睡…
●不知道为何要更换人称,仿佛就在告诉读者诡计是什么。行人怎么还偷懒把同样的描述复制粘贴了几次
●铺陈比较多,中间有些看不下去。结局倒也还是一如既往的出人意料,不过有些脱离本格推理,后天性红绿色盲谁能看得出来啊……
●因为以前被十角馆骗过,开篇看到是第一人称视角,我以为他又要玩叙诡,所以看的格外小心。。。啊,凶手就是你。。。到揭开真相时还是愣了一下,又猜错了。。。怎么说呢,没有十角馆那么惊讶,手法也不如钟表馆,不上不下的感觉,给三星半
●总体来说这本水车馆本身在焚尸灭迹上的trick实在是太好猜这是一个事实 大家应该对死的是谁 失踪的是谁这里的真相都早就心知肚明了吧 而作为新本格 这部在动机上也是挺顺的 并没有特别牵强的部分 作案的一些手段中的事先准备和偶然性也结合的不错 不过这么自虐的手法和费力的杀人 确实难度颇高 对于仓木这个管家不关心主人的这点上除了文字还应该从行为上更多的去提现 毕竟要和每人接触的人 模仿一个人的声音和讲话 还不被发现 难度可想而知 需要有帮凶去实现犯罪也很无聊啊 毕竟我们作为读者期待的都是一个人的完美犯罪啊 色盲和密室的设定很惊人 这两点是这部小说的亮点了可以说
《水车馆事件》读后感(一):看不腻的馆系列
1.从一开始就明确了一些关于凶手的线索,猜测到动机,还知道了犯罪的大致手法,当然凶手就浮出水面了。不过解谜时还是被没发现的暗示震撼了一把。 2.这部馆系列的杀人动机很充分,不牵强。其他某些馆系列的杀人动机让你感觉莫名其妙。 3.看了一半的馆系列,觉得作者在描述人物特征是十分严谨。出场人物很多,作者一丝不苟的描述(衣着、容貌、性格等等),让你产生深刻的印象(反正于我是这样),这也是种本事。 4.目前为止他的书还没看吐。
《水车馆事件》读后感(二):平庸之作
作为馆系列的第二本,可以看出绫辻行人的功力还不够深厚。整体而言诡计很传统,叙述性诡计也很传统,没有太多亮点。当然也没太多纰漏,只能算平庸之作。
回想起来,大概觉得平庸的一部分原因是熟悉了绫辻行人的叙述性诡计吧,我这样的读者从一开始就比较警惕,没把“现在”和“过去“两个部分的叙述者当同一个人看待。
作案手法上的诡计是前人用烂了的诡计,一想到焚尸,自然想到尸体身份替换,然后结合馆主人长期佩戴面具,就会想到馆主身份替换。我觉得这个逻辑链条对推理小说稍有见识的读者都能在第一时间反应出来。当看到最后发现还真是这么一回事的时候,自然是有点失望的。
《水车馆事件》读后感(三):馆系列的中流作品
这是绫辻行人馆系列的第2部,有明显的青涩迹象。
整本书用交替闪回过去与现在的形式,所形成的画面很清晰。而刻意统一的第一和第三人称描写,实际已经埋下伏笔,我想两次的藤沼纪一一定不是同一个人,也应验了。这本书由于出版时间较早,悬疑感现在看来就有些不够强了,节奏缓慢。
所有的能量倒是都爆发在结局里面了,产生突变的任务形象,是由理绘,她从一个纯洁不经事的少女圣洁形象,突变成为了一个渴望外界的被欲望缠身的女人,令人唏嘘,转圜不够。而侦探岛田洁的形象也有些不和谐感,似乎绫辻行人要通过一整个九本馆系列悄悄在侦探形象上再设置一个伏笔一样。
另外关于结局的宿命感,我持中立态度。因为此设置并不关键,且有点耍无赖的嫌疑,如果别的系列还有呼应,那又另当别论。这一本应当称不上馆系列的优秀作品,只算中流。
《水车馆事件》读后感(四):【6】《水车馆事件》
相较于第一本十角馆,这本书的叙事手法真的提高了很多,尤其是序章部分,烘托气氛很是到位。我当时读序章的时候是凌晨一点,真的是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啊。
当然这本书的硬伤部分在我看来还是有的,那就是这个诡计,这也太巧合,不,可以说是奇迹了吧?真的会有这种管家存在吗?
也是在这本书读完后,养成了一个不太好的习惯,那就是看馆系列的时候先考虑有没有暗道和密室,有没有奇奇怪怪的机关。
然后,这个习惯成功帮我破解了迷宫馆,也许后面依旧会帮我大忙。。。
而且这个已逝的画家,也太玄幻了吧?或许真的是有这样的人存在总之我是没遇见过啦。
以及,这本书里的岛田终于不是第一本书中的可怜虫了,可喜可贺呢。
发现诡计的过程真的很有趣,设置的也算精妙,可是就是,如果真的能做到,简直就是奇迹了。
在我看来,这本书虽然算不上超级佳作,但是怎么数也算是中上游的作品。尤其是叙事的风格,很棒,真的很棒,就是时间穿插显得剧情很乱,也容易暴露很多事情,但这样做也有好处,那就是打乱了读者的思维,推理出凶手的难度也增加了。毕竟如果你从头到尾读一遍现实中的故事,相信能发现更多疑点吧。
四颗星,三颗星献给这本书,半颗星献给进步的绫辻老师,半颗星献给可怜的侦探小先生,期待你之后作品中的大活跃呀!
顺带一提,这个版本的馆系列,封皮是真的好看,让人一看就忍不住想买一整套。
再顺带一提,绫辻老师您起名字的方法我真的是。。。【仓本庄司】【岛田洁】,【岛田庄司】【御手洗洁】。。。自行体会吧多念几遍都是绕口令了。再加上后来人偶馆里面的【辻井雪人】,【绫辻行人】。。。啊对了还有绫辻老师的粉丝【辻村深月】。
仓本庄司岛田洁岛田庄司御手洗洁辻井雪人辻村深月绫辻行人×n
《水车馆事件》读后感(五):水车馆事件
合影!
时间:2018.3.25
这是第一次开始在豆瓣上开始自己的读书记录吧~
这也是从 推协的一些前辈处学来哒~之前看完书之后就扔在一边咯,匆匆过客的感觉不太好,至少,也得留下一点印记吧?所以嘞,就有了这个豆瓣账号咯!
首先嘛,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自己的名字,诶,本来是想取名“麻将馆馆主”的,可是嘞,竟然包含什么不好的词,无奈之下,只能换麻将的英文了hhh。Anyway,这不是重点。
嘿嘿,其实呢,今天上午加入了推协啦。然后加了协会的QQ群,据说大家都是不称呼对方的真名的,而是需要起一个名号?!哇塞,和《十角馆事件》中的情节可以说是一样啦,嘿嘿,真有趣。然后呢,我就小小地苦苦思索了一下,就冒出了这个名字。最近一直在看馆系列啦,然后嘛,零食据说又很喜欢麻将,那么就十分自然地冒出了这个名字咯,似乎还受到了好评诶!
好了,不扯这么多废话了。书评还是应当以这本书为主啊。不过话说书评需要写一些啥嘞?
那就想到什么写什么?
其实看到焚烧炉里面那些玩意的时候,我就觉得那很有可能不是正木本人,刻意留在外面的,可以被肯定是属于正木的那根手指,必然是用来让别人确信里面那位就是正木了。但是hhh,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最简单的表现嘛hhh。连我都看出来了,太刻意了,尸体完全是被分成了六块,那么又何必从其中一块中单独切出无名指并故意扔在外面呢???太明显了!
不过,我终究敌不过作者的重点,还是在于没有看出来藤沼先生竟然丫的也被掉包了。可以说,两个掉包之中,第一个如果是小试牛刀的话,那么第二个才是精髓所在呀!果然忽略了藤沼戴着面具这个重要特征,这。。。不就是伪装身份的重要条件么!!!哇,亏我还是把柯南的《蓝色古堡事件》反复看了这么多遍的人啊,那位大嫂连面具都没戴,但这位老哥都戴上面具了,简直不能更明显呀!另外,古川所在的密室,也真的很棒的,以及,现在突然发现,凡是有点反常或者说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的东西,往往和事件的真相会有关系,比如说,古川先生房间中那浓烈的夸张的香味,同样的,也像今天晚上迎新会上地上那堆杂乱的书一样,很古怪啊,果然隐藏着杀人手法呀!!!那么,真是很棒的启发呢!明天,哦不,已经是今天了,要继续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