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许倬云说历史02:现代文明的成坏(精装珍藏版)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04-12 23:16: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许倬云说历史02:现代文明的成坏(精装珍藏版)读后感100字

  《许倬云历史02:现代文明的成坏(精装珍藏版)》是一本由许倬云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磨铁·文治图书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19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许倬云说历史02:现代文明的成坏(精装珍藏版)》精选点评

  ●脉络清晰逻辑推理符合正常思维关注终极关怀思考有待进一步讨论

  ●现在的政治形态经济形态、社会形态是什么样子,怎样变成这个样子,从历史中信手拈来深入浅出,还带着大一起思考何去何从

  ●后面确定不是扯淡

  ●一种又读了一遍历史教科书感觉

  ●前半部3星,后面有点水了

  ●五颗星 从去年十月份看到三月 但其实是一本非常易读(知识普及)的书

  ●文化

  ●国家利维坦趋势物质生活浮士德式,经济危机,钱权腐败贫富悬殊精神迷茫,现代文明何去何从?这本书一改对许倬云先生作品印象文章不在长短,点到即止,引发思考余地

  ●陈丹青局部》里一句话让我反思:“每我看到现在美院孩子画出来的画我都恨不得死掉,我恨不得我从来不会画画,那是反艺术的,反人性的。这是一种灾难。” 这一年我在追问当代,当下“我在想历史会怎么评论我们一代呢?我们带来的是不是真的全部是一场灾难呢?

  ●17书31,许倬云先生的书我一直都很喜欢,此书前半部尤好。

  《许倬云说历史02:现代文明的成坏(精装珍藏版)》读后感(一):笔记

  近代欧洲的前身,是欧洲的中古时期。欧洲的古典时代,极盛之时是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到476年。395年,分裂为东西罗马。东罗马都君士坦丁堡,又名拜占庭。西罗马都罗马。476年,西罗马帝国解体蛮族佣兵将军门佣兵割据。同时基督作为地下宗教,在蛮族间传播进入西欧的中古时期,基督教会权威取代了罗马帝国的世俗政权

  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将泛希腊文化推广大部分欧洲地区部分亚洲地区。在推广过程中,泛希腊文化演变成“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

  地中海以东的广大地区,在罗马帝国衰亡以后,是已经东方化的东罗马在波斯帝国的基础建立的许多地方政权。630年,伊斯兰教兴起,将这一地中海以东的广大地区,彻底转变成伊斯兰文明。直到今天,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个仰独一真神的宗教,还彼此仇视,斗争不断。

  此书的精装版,书页很厚,所以导致书本略厚,其实只有不到200页。

  《许倬云说历史02:现代文明的成坏(精装珍藏版)》读后感(二):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小小书生,遑论书评,暂且摘录下许老先生的一些观点

  论汉、唐的区别

  “安史之”后,虽然南北都在一个政府的法理通知之下,但南北之间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其实相当不同。。。汉代厚重,唐代宏大,“厚重”可以说是充实的一块,“宏大”却是松弛的一片,汉唐的发展,终究是不一样的。

  论西汉的崩溃:

  西汉的崩溃,也是由于大规模的内乱。王莽这个书呆子,并没与理解汉代设计这套讯息内馈系统的功能,以为只要中央不断地下命令,就可以将一个设计好的“新政”,落实成儒家思想向往的理想国家。

  论冰川期:

  “五胡乱华”的几百年,也正是世界气候史上中古的大寒冷时期,在欧洲历史上引发了所谓“蛮族大入侵”,而中国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其实都和全球气候改变有关。气象学专家,例如竺可桢先生等人,根据冰川遗迹、格陵兰冰层、加州红木年轮等各种资料,都认为这一段时期是北半球最寒冷的时期,也是中国动乱最剧烈的时期。

  论凯恩斯:

  凯恩斯理论,认为我们只有更多的小号才能得到更多的生产。这种浮士德精神,以前只是欧洲一部分民族的文化,现在却是全球人类共有的态---一切要更多、更好、更快、更舒服。人类欲望的增长没有节制,于是,终于在20世纪晚期,我们又陷入经济的灾难。

  论多维宇宙观:

  多宇宙共存的现象,也是和数学多维的观念相符合的。

  论终极关怀:

  整个世界,处处呈现的情绪乃是虚无和冷漠。这成为人类当前文明的主要征象。虚无和冷漠,无助于重建终极关怀。

  看历史,总有种苍凉悲怆之感,70年光阴,不若白驹过隙,人类社会也只是宇宙的沧海一粟而已。

  《许倬云说历史02:现代文明的成坏(精装珍藏版)》读后感(三):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看的历史书

  记得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当时是这样讲的。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近代史,然后新文化运动就开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现代史,新中国的成立则是当代史的开始。感觉现代史的时间真的是挺短暂。即便是后来有些著作将现代史划到了1840年,也依然感觉时间没有多久。

  《现代文明的成坏》一书把从宗教改革以来的近三百年都划入了现代文明。这种划分,时间提前了不止一点点。将世界现代文明的溯源如同江河的溯源一样,求其源头,然后计算长度。仔细的读下来觉得也是蛮有道理的。记得以前在阅读布罗代尔的著作的时候,布罗代尔将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段。不知道书中对于现代文明的这种考量,是否可以可以算作是长时段?不过从宗教改革来看确实比从1840年看的真切。

  在这样的一个时段内,从宗教改革开始,经过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人类的现代文明一步步的走来。从西欧开始,经过血与火,民族国家也成长起来,民族国家的思潮也逐渐在全球播散开来,当然也有民粹主义。从封建起步,资本主义逐渐在全球占了上风,到如今的现状,作者许茹芸先生都在书中娓娓道来。国家与民族、国家与社会,这些现代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在书中有了阐释。读罢之后或许有个问题就便于回答了,那就是“我们现在处于现代文明的哪一环?”

  从总体上看这本《现代文明的成坏》其实并不厚,它不是一本大部头。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显的在如此短的篇幅内写就这样的标题难度很大,需要很强的驾驭能力。它也并没有像一些类似题材的图书那样,分别写各个国家的历史,然后强行的将它们捆绑在一起,事实上变成了一个由各国国别史的大合集从而陷入国别史的窠臼。

  《现代文明的成坏》通俗易懂 ,书中也并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词语。它的适龄人群很广。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的内容也是与时俱进。作者涉及到当今的很多课题,比如信用卡、公司债券、分期付款,并不是印象中的历史书,始终沉溺于故纸堆。也就是说作为一位大家,许先生并没有止步。

  《许倬云说历史02:现代文明的成坏(精装珍藏版)》读后感(四):我们或将何去何从?

  关于20世纪以来,21世纪初的种种思索已经铺天盖地,许倬云的关于现代文明的探索或许并没有如他所说的“系统”,至少在这本《现代文明的成坏》一书中没有体现出许倬云的深度思考。也许由于本书为讲义的缘故,又也许由于种种原因,该书呈现出来的是一位历史教授为学生们准备的近现代文明形成之路以及司空见惯的现代之疑问。也许作为读者的我,现在阅读本书与该书成书之时有着极大的时间间距(按后记该书为2012年成书),有些观点现在看来不过实在属于常见之事。

  对于梳理近现代文明的历史来说,该书做得极好的。作为一本有所探索并且引发思考的书籍来说,该书也是做得到位的。同时,不足也是明显的。在阐述整个西方近现代文明的成型过程时,许倬云不免用一套再寻常不过的偏见来看待西方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以及现代经济文化的成型。而关于中国部分(后记更多着重谈到),许倬云似乎是因为文中反复提到的“民族”二字使然,更倾向于赞赏和表扬。无所谓对错,只是作为历史外行而言,又受过国内电视剧洗礼的人而言,这本小书让我觉得有点一个国家非黑即白的感觉。

  关于前面部分,似乎并不是一个重点的存在,即便篇幅很多,毕竟常识内容居多。本书的重点似乎属于后面关于现代的现象讨论部分。从神学建国到当下的一超多强的全球化时代,许倬云在肯定时代的进步的同时,又提出一些关于某些国家是否过于强大,并且由于金钱政治而导致新的一轮人与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在科技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化似乎让人陷入了无限空虚和迷茫的状态,以科技为出发点重构人伦关系,能够再一次让人类社会的运转更合理,人能够更有尊严地存活下去。全球经济的聚拢与分离,国家政权的膨胀与人民的尊严,人类价值体系的重构是否真的已经是迫在眉睫,或者真的已经在重构中了?

  许倬云认为人类经过“从科技研究的职业伦理引申出来的生活伦理,以及我心观照他心引发的共同一体的体会”可以让我们在新的文明时代更加平等,有尊严地活着。也许我们在谈论关于黑天鹅的时候可以很嗨,或许我们更应该回归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与生存的谈论,我们的价值真的需要新的构建吗?在如是文明之下,我们又将何去何从呢?

  《许倬云说历史02:现代文明的成坏(精装珍藏版)》读后感(五):不文明的现代文明

  同是许倬云说历史系列的这本《现代文明的成坏》没上次看的《大国霸业的兴废》来劲,我想可能因为一是中国史比世界史要熟悉,《大国霸业》一书不着眼细节的铺陈,而在于大历史视野格局,再加上针砭时弊的有力劝诫,读来也更亲切、更多共鸣;二是《现代文明的成坏》里主要探讨大国崛起中文明的兴和亡,人类与科技的关系,人类价值体系与未来发展,现代文明遭遇的严重困境等问题。这类的问题有点宽泛。

  许倬云的文字依然是大刀阔釜式圈点勾画出文明的大脉络,但因为从各教宗势力与政权上分分合合的斗争与发展讲起的现代文明的起源,到近半个世界以来,现代文明的衰落,涉及政经文教等各方面的内容实在太多太庞杂,远非一个中国史可以比拟。虽然作者在230页左右的篇幅内力图完成了这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却忘了,读者可能在世界史版图特别是宗教演变史知识上的贫血或缺漏而可能跟不上节奏并掉了队。所以本书得多读两到三遍,脑海里渐次随着作者讲述勾画出清晰的历史脉络图才算是有收获。

  作者考察的现代文明是指起源于西欧,逐渐普及全球主宰人类生活近三百年的主流文明。作为信仰与政权的“公教秩序”,虽然给了教众行为规范,但没有动力促进文明的发展,直至以宗教立场为借口的十字军东征接触新的东方文明。长达十年的十字军东征,释放了人们禁锢的头脑,促进了文艺复兴,敲响了“公教秩序”的警钟,也打开了欧洲各种世俗力量权力与欲望的大门。民族国家兴起,近代文明初露水面。与文艺复兴,民族国家兴起同时而来的还有宗教改革,近代思想启蒙,由此引发的个人民主性,主权国家的成立,近代资本主义萌芽,近代科学发展以观念改变,城市,民主,人权等等近代文明的发端。影响发端的各因素里,作者并没有详尽分析各因素内的因果,而是统一用标杆代表性的大事一笔带过,不在过程而在于结果。

  从现代工业革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直到20世纪全球经济体系,从发端发展再到衰落,作者有条不紊从容而谈。在我看来,作者这些有所选择的发端发展和当下现状的分析都是为了回溯到文明的源头,遍历人类发展的足迹,反思现在、思考未来。

  成、住、坏、空,世界生灭变化的四劫。现代文明也逃不开这个命运,如今各种不文明,在作者眼里已是坏的境地,擦着空的边缘,让人忧心忡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是“无可拘束的世兽”“其寄寓的现代文明体系,也不免已经走到崩溃的边缘”。现代文明不文明,人类下一个阶段的文明将走向何方?这也是一个暂时没有答案而需要后来者不断寻找、思考超越的命题。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许倬云说历史02:现代文明的成坏(精装珍藏版)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