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人生边上(增订本)》是一本由杨绛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24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本不忍读完的书,越读到最后越动容,书的最末先生的两段音频迟迟不敢扫来听……一个年逾百岁的老人,走到人生边上,能够给我们这些后辈最大的教诲全在这本书里了,然后,先生却是那么的和蔼谦逊,全无训诫,娓娓道来,对生命对意义的不断追问,对知识对真理的不断渴求,让年富力强的我们深深汗颜……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愿先生远离尘世一切苦,在天堂一切安好!
●读起来比较吃力,可能因为我还在和杨绛先生作此书时的人生边上的对面,人生刚刚开始不久。并未开始思考人生,中年,老年之时再拜读,应该会有不同的感悟。
●“百岁答问”凸显人生高度
●平静的看完
●附录的“百岁答问”比较有意思。「我由宽裕的娘家嫁到寒素的钱家做媳妇,从旧俗、行旧礼,一点没有“下嫁”的感觉。叩拜不过跪一下,礼节而已,和鞠躬没多大分别。如果男女双方计较这类细节,那么趁早打听清楚彼此的家庭状况,不合适不要结婚。」杨绛真好啊,的确是大家闺秀。
●还行吧 随便读读 印象最深当属秀秀的那篇自白 是当代多少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啊
●实在难以想象96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思维逻辑还是如此清晰,毫不混乱。杨绛先生自认为此书是自己的一些“嬉闹”之言,殊不知读者会跟随她的文字进行思考与探索。一直很喜欢先生的写作风格与文字表达,质朴美丽。
●作为一位“过来人”,杨绛先生为我们解答了一些她的或者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问题,关于生命,生活的意义。后半部分的一个个小故事也很有趣,我想杨绛先生能高寿也和她的乐观通透豁达有关的吧,活着,还是要开心点。
●0120~0127人生边缘的思悟和自问自答
《走到人生边上(增订本)》读后感(一):摘录
很多人活明白了 觉得人生切实的是:赚钱 享受 离开 ?信仰是否科学?然而有时科学也是从相信开始的。每个人自负为怎样的人 就以为自己是这样的人 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自欺欺人 人在当时处境中 像漩涡中的一片落叶或枯草 身不由己 人做的了主吗?人各有命 命是全不讲理的 外面
《走到人生边上(增订本)》读后感(二):读《走到人生边上》有感
杨绛先生不愧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比起钱钟书的《围城》,我更喜欢杨先生的语言,从《我们仨》到《走在人生边上》,字里行间充满了各种人生哲理,不免给了我更多力量。人生在世,每个人都要主动亦或被动的接受不同程度的洗炼。把自己洗干净了就可去到天堂,否则还要到地狱接着炼。读了这些在今后面对人生苦难的时候不免就明朗了许多!
《走到人生边上(增订本)》读后感(三):走到人生边上
文中的经典语录如: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人生实在够苦、够酸、够甜。我们经历欢喜的时候,后面总会有悲伤等着我们。我们在痛苦中煎熬的时候,快乐也会随之而来。
《走到人生边上(增订本)》读后感(四):思考到老
走到人生边上之时,应该所有人都会回头仔仔细细看这过往的一生。但少有人会像杨绛先生一样站在哲学的高度去探寻灵与肉,人之本性。
此时的自己站在人生的第二阶段,刚刚从人妻转换角色为人母,似乎才开始学会思考和自省,总觉得从前的自己还小,没心没肺无忧无虑。到什么阶段做什么事,处什么样的人。年幼时,总有年长之人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这告诉你那,自己却又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等自己到了过来人的年纪,回头看,年少的自己实在无知无畏无所惧。错过的和过错的,有些可以弥补,有些却再无机会……
那么多人生的台阶要走,那么多过来人要去做,这之后便要到边上了,一点一点学着思考,学会感受人之本性,体会灵与肉的真谛,不管从哪个阶段起,我想应该都不算晚。
《走到人生边上(增订本)》读后感(五):她的百岁问答
刚刚结束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的阅读,内心感慨万千,就像是进入一个悠久的年代,和一位和蔼可亲的奶奶的一次促膝长谈。的确,初读书籍前半部分里杨绛先生对世界、对人性、对鬼神、对命运的解读,语言略显深奥,让我有一种在读哲学的感受,但不难感受到,先生是个博学之人,我印象深刻的也是先生在书中多次提到的灵性良心。读到后半部分,越发觉得有趣了些,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篇“她的自述”片段,尤其她那句“我活这一生到底为了什么?”让我内心一阵触动,片段中的她的真真切切的一生,她的倔强,她的执着,她的经历,都让我感受到,人生究竟可以有多曲折你永远无法知道。其次是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爱情,他们对学问的追求与认真,他们对彼此的欣赏与支持,让我看到了爱情最美好的模样。
读完全书,真真正正地感受到杨绛先生是个有才华的人,书中她一生对学问的追求让我感受到,原来人生也可以这样过!